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实践与典型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医联体的概念

医疗联合体(medical treatment combination),是指医疗机构之间形成的联合体,简称医联体。通常是将一定区域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相互分工与协作的医疗团体。在城市,一般由一个区域内的一家三级医院与多家二级医院、多家社区医院组成的一个医疗功能层次分明的医疗联合体;在县、乡镇、农村区域内,一般由一家或多家县级医院,联合本县辖区内若干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的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城市推进建立三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鼓励康复和护理机构发展,构建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在医联体内部建立一套有效的、合理的就诊秩序,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要[1]

在农村推进县级医院带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发挥县级医院的作用,成立一个县、乡镇、村卫生室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目前,国内一些知名医院,如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成立的全国呼吸专科联盟、北京儿童医院成立的儿科联盟、安徽省阜南县人民政府牵头成立的县域医共体、陕西省富平县卫生健康委牵头成立的县域医共体、江苏省镇江市组建的紧密型康复医疗集团和松散型的江滨医疗集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建设的全区远程医疗协同网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的各种医疗联盟、私营企业投资成立的医疗股份公司等,都是医联体不同的呈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