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教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医院教学的对象

医院教学的对象包括在校医学生、住院医护、专科医师、进修医护、医学研究生,统称为学生或学员。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及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当地医疗水平,制订出适合的临床实践课程。

一、在校医学生作为医院教学的主体对象

在校医学生包括见习生和实习生,他们在完成学校相应课程后就会到医院进行临床学习。见习生在医院一般一次学习半天,主要学习目标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步将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巩固在校学习知识。而实习生是在完成在校所有课程后到医院接受为期一年的临床实践,并在带教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基本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认识疾病和诊断疾病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在校医学生面对某种疾病时,头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学校教师是如何教的,病种的特点是什么,并开始从病因到临床的逻辑推理。对在校医学生的培养是教学的首次转型,从理论知识传授转型到实践场地的教学,从而开启了医院教学的大门。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想象的是与学校类似的学习模式,即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因此,实施医院教学的教师必须认清这种现状,从各个环节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应用。比如讲到某种疾病时,可以将学生带到患者床旁,让其与患者沟通,参与其中,而不仅是回忆学校中的理论课程。当然,在校医学生第一次接触临床,基本上都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在设定疾病时,可以先选择学生熟知的病种,从简单入手,再到复杂,不断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问时,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教会他们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最终解决问题。

二、住院医师作为医院教学的关键对象

我国的医学教育除了在校教育外,还有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校教育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正是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医学教育。经过2~3年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让住院医师获得相应学科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面对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学员,医院教学教师必须重点强调“三基培训”,避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例如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时,对腰椎穿刺术、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腔穿刺术等操作的每一细节都要讲清楚,注意事项、适应证和禁忌证更要让学员牢记,同时循序渐进地放手让住院医师实际操作,否则很难使其独当一面。教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操作过程中的突发事件都需要住院医师通过实际操作去体会。当然,在实施临床教学时,教师需要站在住院医师身旁,做到“放手不放眼”,以便能及时纠正住院医师的不规范操作,处理突发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专科医师作为医院教学的核心对象

住院医师经过三年的内科培训或外科培训后,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亚专业科室实施专科医师培训。在专科医师培训过程中,需要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并对现有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实施医院教学的教师需要结合专科医师培训大纲,因材施教,对本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具体落实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另外,还应着重指导专科医师加强科研培训、提升学历、查阅文献、总结临床经验、设计临床试验科研方案、发表高质量论文。

四、进修医师作为医院教学的提升对象

进修医师往往具备了本学科相应的基础知识,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不够,需要到上级医院接受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在职进修教育,以期掌握本专业医学前沿知识和临床技能。在实行医院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进修医师的特点和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在地医院医疗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五、医学研究生作为医院教学的补充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学教学中,尤其在大型综合教学医院,还有一类人群作为医学教学的对象,即医学研究生。医学研究生包括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是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一般情况下不要求进实验室,但仍需做临床试验课题。在培养过程中,专业型研究生需要承担住院医师身份接受住院医师培训,有些研究生疲于临床一线工作,而在科研课题上花费时间较少。导师作为专业型研究生的具体负责人,应及时专注本学科前沿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对研究生的指导能力,同时结合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制订出一套兼顾临床和科研的培养方案,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科研素养,以及具备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而学术型研究生需要进实验室做课题,并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课题方向,如细胞实验、动物实验。科研课题的开展需要一个团队完成。进入科研团队的研究生,会先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再进行复杂的实验(如单细胞测序等)。科研团队中的每位学员应相互帮助,不同专业导师间应相互交流,多学科交叉融合,取长补短,共享资源,共同协作攻克难题,这才有益于团队建设,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