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茶的历史》:“茶”名的由来
据研究,地球上高等被子植物的起源是在白垩纪和第三纪时期经历了几千万年时间才演化而成的。茶是被子植物,它的起源或许也可最早追溯到这一时期,但它究竟从何植物演化而来,现在还没有定论,只能根据“进化论”和“一元论”的观点,从形态结构上来推论它是从山茶科山茶属里分化而来的,时间大约距今100万年以前。
茶的原产地是中国。人类从发现并利用茶开始,已有四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了。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相传是中国远古的神农氏。
相传神农氏非常勇敢,敢于“尝百草”。一日,他翻山越岭,口渴难耐,正没办法的时候,忽然有一片树叶飘落到他的眼前,他就拣起来仔细观看,觉得这树叶鲜嫩可人;用手一摸,汁液润滑,然后又用鼻子嗅了一下,气味芬芳,顿觉神清气爽;再用舌头添一下,又有点苦涩。然而不大一会儿,就又觉得有点清爽,香甜,回味无穷。神农氏便断定这一定是一种能够止渴、提神的树叶。于是就多采集了一些这样的树叶拿回去,茶就由此而产生了。
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树原产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的密林之中。这一带气候温暖潮湿,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所。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的生息之地。
此外,中国从发现和利用茶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人工栽培茶树,也已有3000年的历史。世界其他各国栽培茶树,均远远落后于我国,且其栽培史,均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我国的影响。茶树原产于中国,已成为举世公认的事实。
在发现茶后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茶”字从无到有,从笼统、多名演变成具体、专名,这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据《神农本草》载:“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盆州谷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
又据唐代陆羽《茶经》中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茶”。可见古时茶字在古书上的称谓及意义不同,古时候茶有很多种叫法。
《康熙字典》云:“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茶有数种,惟荼,苦茶之茶,即今之茶。”
另外,诗经《谷风》内有一篇,其中有句:“谁谓荼苦,其甘如芥。”
古代茶的另一种名称是茗。据《晏子春秋》中载:“婴相齐景公时,食之粟这饮,灸三戈、五卵、茗荠而已。”由此可见在公元前五百年前,“茗”就是作为汤食用的例子。《桐群采叶录》载:“西阳、武昌、庆江、晋陵,如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多取其叶”。
此外它还有一种名字叫苦菜。《诗经》有云:“堇茶如饴,皆苦菜也。”
许慎《说文》:“茶,苦菜也。”梁代陶弘景以茶作苦菜。
唐·颜师古《匡谬正俗·苦菜篇》:“神农本草经中,苦菜名茶草,治疗疾病,功效极多,陶弘景误当为茗,茗豆有此效乎?”从此以后,才知道茶与苦菜是两种东西。
上面所说的只是茶的称谓其中的几种,其实,茶的称谓还有很多,不专是指茶树上的茶来说。但是把茶作为“茶”的专用名词,还要数唐代的茶仙陆羽,他的《茶经》问世,便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划,成为含有一种意义的“茶”字。所以自中唐以后,一般学者因受陆羽的影响,逐渐将“荼”改写为“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