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宋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章 ‘及时雨’赵明诚

公然在外来男子袒露整条美腿,还肆意施展勾引之态。

这般行径实在是有辱斯文,公然挑衅礼教秩序,将人伦纲常弃如敝履。

按宋律,崔夫人和刘夫人罪无可恕,当以三尺白绫悬梁自尽,以死谢罪。

王清瑶须剔膝盖骨,再将蜜糖浇于伤口之上,引得蚁虫噬。

而后押至当街示众,受尽世人唾弃后,方执行死刑。

她们各自的家族也会遭受牵连,蒙羞受辱,从此抬不起头。

韩安望着眼前微微颤动的美腿,心中暗自叫苦,急忙思索应对之策。

贵妇私下里聚众豢养男宠之事,在北宋时有发生。

看这仨的举止如此娴熟,想必平日里没少干这种伤风败俗之事。

她们还能全身而退,背后定有一套周全的应对之法。

先探探。

韩安面露‘慌张’,连连后退,又听到王清瑶说的蛊惑之言。

“韩公子,你不是一直想要那青丝面料吗?只要你把我们伺候好了,要多少有多少呢。”

“王娘子万万不可,在下福薄,实在无福消受。”

见韩安如此惊恐,王清瑶心中愈发有底。

整个人几乎贴到韩安身上,伸出一指,在他胸膛上不停画着小圈。

“韩公子要学识有学识,要长相有长相,这般风姿,怎会无福消受?再说,之前伺候过我们的才子,如今早已良田百亩,富贵无忧了呢。”

怕不是百亩乱葬岗。

韩安心里冷笑,面上‘犹豫不决’,眼神四处无助乱瞟。

刘夫人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起身拉着早已湿润的崔夫人,一同朝韩安走来。

三道如饿狼般的目光,肆无忌惮在他身上来回打量,恨不得立刻上前将他活吞。

三双美腿在温玉络的包裹下若隐若现,散发着无尽诱惑,似乎都在轻轻颤抖,等待着他的抚摸。

王清瑶又来妖语:“韩公子,你也不想你的衣坊,以后没青丝可用吧?”

崔夫人颤声:“韩公子,你就不怕官府再次上门,没收你的衣坊?”

而刘夫人威胁更重:“倘若二龙山哪天遭人放了火,可如何是好?”

面对重重逼言,韩安更是踟蹰不定。

想的不是乖乖就范,而是如何脱身,再从中获利。

有一点至今尚未探明,这三淫妇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家中默许,还是私下独自行事。

这两者,可是天差地别。

韩安摸了摸口袋里的李清照新诗,终究狠不下心,将李家牵扯进这趟浑水。

一旦入局,怕是再难脱身,但这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罢了罢了。

忽地,门外传来急言和笑语。

“公子请留步!”

“不才正要找韩兄,你急成这般,难不成韩兄正在行天伦之乐?好你个韩兄,这般好事竟不叫上不才,可气可气。”

三淫妇听到外头这话,得知来者是赵家的赵明诚,泛红面容瞬间黯淡。

她们彼此对视一眼,极不情愿放下已经快提到腰间的裙摆,而后目光阴冷看向‘哆哆嗦嗦’的韩安。

王清瑶点着韩安的胸膛,低声一说:“韩公子你知怎做吧。”

韩安疯狂点头,开声回道:“赵兄还望在外面稍等片刻,在下马上就好!”

“不急不急,倒是韩兄莫急,别耽误了雅兴。”外面传回一声调侃。

待三淫妇藏好后,韩安‘踉踉跄跄’朝门外跑去。

她们终是松了一气。

“瞧他这般胆小,定不会敢把这事告知他人。”

“真是可惜,差点就尝到了小羔羊的味道。”

“迟早有日能尝到,只是还需忍耐,可真折磨人。”

..........

回到家中。

杨志见主公带回书生,不由发愣,不知两人何时这般亲近。

就在他准备回二龙山时,被书生开声拦住。

“杨兄请稍作停留,不才有一事相求。”

此话一出,韩安心领神会,让杨志一同坐下。

片刻。

书生开口说道:“家父对韩兄的提议深感意外,经不才苦苦劝说,终是同意了韩兄的想法。只是这前往沧州,以不才的身份,实在难以说服柴庄主。若能带上杨家后人一同前去,不才便有十足把握促成此事。”

这赵明诚目光如炬,早已看出杨兄心中暗藏造反之意。

韩安暗念完,摊手对杨志说道:“杨兄不是整日催我造反吗?这下有个绝佳机会,跟着赵兄干,说不定能重振杨家威望。”

“啊?”

杨志一头雾水,仔细琢磨两人的话,隐隐约约猜到了大概。

他不容多想,准备跪在韩安面前以示忠心,却被伸过来的折扇拦下,只好站着沉稳说道。

“士为知己者死,小人一生只愿跟随主公。即便小人痛恨这浑浊世道,一心想为世间换来一片净土,但只要主公不愿,小人只能忍气吞声。”

说完,他脑海中浮现出与韩安相处的一幕幕过往,对其所有行为,无一不被深深折服。

是韩安第一个走出来,给予他最大的敬重,即使杨家已是落败到极致。

就这一点,已经足够为其赴汤蹈火。

跨且还是位,德才兼备的铮铮才子。

反观那书生,做出放贼进城的恶径,他是深深感到厌恶。

入其麾下,还不如一头扎进乌江自尽。

书生看着杨志的表现,心中闪过一丝失望与嫉妒,没想到这人竟对韩安忠贞不渝。

韩安笑道:“杨兄言重了,不过还请跟赵兄前往沧州,待他事成之后,再回来便是。”

“领命。”杨志拱手,退到韩安背后。

这时。

韩安想到一个问题,“对了赵兄,你是如何得知在下在雅茗阁的?”

“恰巧今晚到达青州,又恰巧有人报信说韩兄在雅茗阁,需要救助,便急忙赶来。”

“原来如此,真是巧上加巧。”

“不知韩兄遇上的是何事,还故作慌慌张张之意。”

韩安随口敷衍。

他不想赵明诚参与这潭浑水,同时猜出这前去报信的人,只能是李清照的眼线。

尔后。

韩安拿出事先大致画出的地图,铺在桌上,说起了生辰纲一事。

“五月半后,梁中书准备的生辰纲就会从大名府出发,经过南乐县、澶州、滑州,经白马津渡口,送至开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在下觉得在斗门陂下手最为合适,且看。”

韩安指着澶州北部,续言。

“这里陂塘纵横,有三十六连环水洼,唯一的陆路便是九曲木栈桥。只需提前腐蚀桥桩,待车队半渡时便会塌桥,就可一网打尽。就是劫后财物处理起来有些困难,财物上的水渍痕迹,或许会暴露赃物的去向。赵兄,你看如何?”

“韩兄与不才是想到一处,但没想到如何破局,这下有了韩兄这妙计,加以不才带来的十名死士。这生辰纲,势在必得。”

“柴庄主向来喜爱结交天下好汉,在下对江湖侠士也略有耳闻。赵兄不放请些好汉一同前去,如此便稳上加稳。”

书生略感意外,拱手说道:“不知韩兄所说何人,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