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6章 这次是真火了
王闲、李若彤版《神雕侠侣》放映到第四周,剧集口碑、收视率进一步发酵。
证实《神雕》火爆荧屏的,除了《港岛电视》、《明报晚报》、《东风日报》等拥有无数拥趸的纸媒的大肆报道。
一周一刊的小报、杂志频频给《神雕》剧组,给《神雕》演员预留版面。
也足可说明《神雕》确实受到了巨大热议。
而如果有观众质疑纸媒、电视的真实性。
那《神雕》中饰演尹志平的演员陈启泰的遭遇,也能侧面反应《神雕》火了。
陈启泰在《神雕》里的戏份不多,仅是个配角。
按理说,一个小配角,在角色诸多的《神雕》里怎么也不该被人提起。
《神雕侠侣》可是《射雕英雄传》的续集。
剧里郭靖、黄蓉,甚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等配角,哪个不比伊志平更受关注。
但偏偏陈启泰火了。
因为伊志平在剧里侮辱小龙女而火。
只是陈启泰的火比较抽象。
他遭受到了与王闲截然相反的待遇,被剧粉骂了个狗血喷头,还差点被暴打。
几十年后的娱乐圈有句话叫黑红也是红。
1995年的陈启泰定然不会这么想,也不会要这样的红。
因为死灰复燃的狗仔对他进行了穷追猛打,全方位的监视偷拍,他近段时间简直苦不堪言。
一个配角尚且被狗仔,民众这么“照顾”。
王闲作为《神雕》绝对的男一号,所受到的待遇就更高了。
因为穷,没钱,住TVB道具仓库的事被《周一刊》爆了出来。
但与两个月前相比,这会民众的反馈却是赞扬多过贬低。
心疼多过嘲讽。
港岛上了一定年龄的民众对王闲的态度转变,倒不全是因为95版《神雕》多么好。
相反,大部分年轻人因为明星滤镜,更认可刘德桦版《神雕》。
王闲在刘德桦的巨大影响力下,可以收获这么多关注度。
一要归功于雄姿勃发的赵云。
二是因为两个月前狗仔的偷拍炒作,及72小时封嘴行动的反向输出,王闲给港岛民众留下了一个乖仔的好印象。
第三是王闲长得不差。
一个面容姣好的靓仔,总能让人莫名产生一些好感。
第四,便是《神雕侠侣》中的王闲,贡献了有别于刘德桦的演技。
王闲版杨过刚一出场时的桀骜灵动,到断臂后的内敛,再到十六后的沧桑。
不说演技多出神入化,却实打实的让观众见识到了杨过的成长,这一点,刘德桦版杨过远远不及。
从面对小龙女的柔情似水,到程英的倾慕,再到枫林渡口的一见杨过误终身,王闲的演技可谓丝丝入扣。
观众不傻。
是真的能窥视一个演员的演技好不好。
如果说刘德桦饰演杨过的方法,是从外向里式演绎,用自己的表演经验来演绎杨过。
那王闲则是从内向外的诠释了一遍杨过。
前者走形,后者走心,一眼可见高下。
王闲搬家了。
他以前坐轮渡回南丫岛,是一普通人。
现在,他依旧是一普通人,但身上多了一层明星光环。
动辄就会被同船的人认出来,南丫岛为此多了不少狗仔,王闲只能被迫搬家。
他如今连巴士也坐不了了。
租房加上走哪都是TAX,生活成本比之前涨了一大截。
相对应的,他的个人收入,在短时间内也迎来了一次暴涨。
看起来最大的一笔收入,便是TVB要用100万港币签王闲五部剧集。
王闲暂时拒绝了。
100万港币!
这是一个异常庞大的数字。
王闲有时梦里都在想,在港岛挣够100万港币就回内地,当下他只要答应,100万唾手可得。
但王闲忍住了。
他觉得自个当下没这么便宜。
TVB五部剧至少100集,一集一万片酬,5000块钱一个【收】,比出演杨过时只涨了5倍,以他如今的知名度涨幅太小了些。
王闲心里的价码是3部戏,大概七八千一个【收】。
所以,他拖着没去见曾丽珍。
虽然100万港币目前是个空中楼阁。
但此时的王闲,可不仅仅只有拍戏挣钱这一项收入。
《神雕侠侣》播放到第三周。
便有港岛多家品牌商找上TVB,要请王闲当代言人。
在TVB,方逸华恨恨不已的表示王闲非TVB签约艺员后,BOB最佳拍档公司为王闲一连接下了5个代言产品。
产品种类分别为:
西门子家电-风扇类
清至口香糖
海飞丝洗发水-1995版
翠华餐厅菠萝包
美心月饼
就连大口强,都以王闲助理的身份,从赵小勤处,为王闲抢来了吃屎雄的天天服饰代言。
由于刚刚成名,又非周闰发、张国荣等大牌电影明星,王闲的明星代言费倒是不高,平均下来每年每个代言20万港币。
这笔钱交完税,即便是在物价超高的港岛,也足够王闲狠狠潇洒一阵了。
这还没完。
代言之外。
王闲还接了很多站台业务。
商场、餐厅、酒吧开业,他只要去站一会,撂几句吉祥话,红包五位数打底。
《神雕侠侣》火了以后,王闲算是真正的尝到了什么叫捡钱。
系统的捡钱速度,和一个人成了明星后的挣钱速度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不过,从王闲,或者说从TVB手中漏掉的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满街的,满学校的《神雕侠侣》贴纸海报,剧中大小角色贴纸海报,几乎由小盗版厂家所包揽了,TVB、王闲只能吃闷亏。
录像带市场更是如此。
据说因为王闲的赵云在内地非常火,有盗版商看到了商机,已经着手将《神雕侠侣》的盗版录像往内地输送。
甚至整个东南亚。
毕竟《三国演义》不久前才刚刚在东南亚掀起燎原之势。
录像带,电视版权,可是TVB的一项大收入。
这一下,算是惊到了方逸华,惊到了TVB高层,紧急磋商加速与东南亚各大电视台的版权买卖事宜。
王闲突然而来的火,一度也牵扯到了TVB、亚视与央视的合作。
TVB、亚视给《水浒传》的发行方提了个要求。
港岛两家电视台几乎同时发函表示,如果《水浒传》里有王闲的角色,每集的价格可以适当追加。
首都。
张少林诧异的望着剧组制片人,央视制片主任任大惠老先生。
“有王闲可以适当加价?”
任大惠颔首道:“TVB,亚视都这么说。”
张少林好奇:“加多少?这和王闲有什么关系?”
“听说这小子拍了个剧很火,港岛人民非常买账,至于加多少?TVB在目前9000美元的报价上,一集追加3000美元。”
“嘶......”
张少林不敢置信的望着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