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奥武甫:古英语史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77/53450577/b_53450577.jpg)
故事梗概
上篇:鹿厅
《贝奥武甫》习称史诗,其歌吟而纪念而反思的是,英雄与民族之死这一古代日耳曼人最关心的问题。开头和结尾一对感人的“异教”葬礼,托起了史诗前后呼应、插曲交织、充满隐喻象征的壮阔的叙事。
暴君海勒摩倒台之后,丹麦大乱,民不聊生。一天,大海上漂来一叶满载金银的小舟,舟里躺着一个襁褓裹起的婴儿,头枕一束麦穗。居民惊异,小心翼翼将他收养了。这“麦束之子”长大以后平定四方,为丹麦带来了王位的继嗣和数不清的贡物。他因此得了“希尔德”之名,意为(族人之)“盾”。
史诗的引子便是写他的海葬。跟来时一样,他的曲颈木舟又堆上了珍宝,他靠着桅杆,回波涛里去了。(1-52)
丹麦越发强盛,直至国王罗瑟迦称霸两海(北海和波罗的海),筑起“殿堂之冠”鹿厅。不料乐极生悲,欢宴上赞美上帝创世的歌声引来一头怪物葛婪代——是的,此处诗人让丹麦宫廷从北欧“众神的黄昏”穿越到了基督教时代——第一夜,鹿厅就被攫走三十名卫士。从此蜜酒席变为屠场,“地狱之魔”占了鹿厅,整整“十二个冬天”。(53-193)
大海北方(今瑞典南部),风族高特王赫依拉有一个外甥,魁伟勇武,一双铁掌“不下三十个人的力量”,人称“蜂狼”贝奥武甫。他听说丹麦有难,就命人造船,组织起一支十五人援军。经海岸哨长盘问和传令官引见,他来到罗瑟迦的宝座前,请求徒手与凶魔交锋。(194-455)
原来贝奥武甫的父亲当年杀人结了血仇,曾寻求罗瑟迦庇护:知恩图报,这才是英雄本色。却有一个宫廷辩士翁弗思“松开了挑衅的念头”,他从国王脚下起身,绘声绘色讲了一段“蜂狼”少时跟人比赛游泳,誓言落空的传闻。但贝奥武甫沉着应对,公布了当年浪里博怪的真相;辩士反受了一通奚落。(456-661)
晚宴结束,罗瑟迦率扈从撤离鹿厅,留下高特人守卫。半夜,葛婪代破门而入,战士们措手不及被他吞吃一人。但贝奥武甫的铁掌已经死死钳住仇敌的魔爪,一场激战,撕下了怪物的整条臂膀。(662-836)
清晨,兴高采烈的丹麦人顺着地上的血迹,攀上峭岩,找到了魔巢:一口翻滚着污血的深潭。回城路上,歌手唱起屠龙英雄西蒙和暴君海勒摩的故事。这段插曲暗示了“蜂狼”未来的命运:他将带给高特五十年和平,直至迎战一条守护黄金的火龙。(837-915)
罗瑟迦望着鹿厅的金顶下悬着的那只魔爪,赞不绝口,当下认了英雄为义子。赐礼的筵席上,歌手又唱了一段意味深长的历史即“费恩堡插曲”:半丹麦人的公主席尔白嫁给了弗里西王费恩。她没能“纺织和平”消弭宿怨,却在两国武士准备共庆新年的大厅里,在突然爆发的冲突中,接连失去了儿子、哥哥和丈夫。(916-1159)
王后薇色欧上殿敬酒,赠予贝奥武甫一件稀世珍宝大项圈,要他答应将来支持丹麦王子接班。可是大项圈似乎并非吉祥的礼物。诗人提醒说,东哥特勇士聪明的哈马,入“光明之城”交出珍宝,收获了“永恒的回报”;而高特王赫依拉将“因骄傲而撞上不幸”,戴着这只大项圈,血染弗里西人的土地。(1160-1231)
谁也没想到,夜宴未完,葛婪代的母亲已经挨近了鹿厅。丹麦人在梦乡里被她叼走了军师,罗瑟迦的第一爱将。国王悲恸欲绝,向贝奥武甫形容深潭之恐怖。英雄劝他“与其哀悼,毋宁复仇”。(1232-1396)
于是他俩率军寻到潭畔,发现了军师血淋淋的头颅。愤怒的风族战士弯弓射杀一条水怪。“蜂狼”穿上铠衣,发出誓言;辩士翁弗思借给他一把常胜的古剑。(1397-1491)
贝奥武甫刚沉到潭底,便被捕进了魔窟。古剑伤不了妖母,英雄反被摔倒在地。千钧一发之际,他翻身站起,抽出洞壁上挂着的一支神剑,劈了雌怪。接着他寻出葛婪代僵尸,砍下首级;神剑的“波纹雪刃”沾了滚烫的妖血,却熔化了。污血涌上水面,等待良久的丹麦人以为英雄殒命,便撤离了峭岩。但忠诚的高特战士坐着没动,一直等到首领胜利归来。(1492-1650)
罗瑟迦端详着“蜂狼”从潭底带回的神剑残柄,感慨万千:那鎏金的剑柄上刻着远古洪水灭巨人的记载。次日,又赐下十二件珍宝,提议两国息争缔和。并预言,除了贝奥武甫,“高特人绝无更佳的人选”接替赫依拉为王。(1651-1887)
满载礼品回到祖国,英雄向舅舅赫依拉汇报除怪经过。他提到罗瑟迦有一嫁女弭仇的计划,但判断不会成功。如同先前的席尔白公主,新娘将看着亲人一个个倒下;而鹿厅会跟费恩堡一样命运,逃不脱战火吞噬。他把罗瑟迦奖赏的宝物名骥都献给了舅舅,大项圈则送了慧德王后。骁悍的国王与贤惠的王后,让诗人想起另一对古代君主——坏公主佘力跟贤王奥法的故事。(1888-1962)
赫依拉大喜,将父王雷泽尔留下的宝剑,连同七千户采邑并一处单独的大厅赐了贝奥武甫。从此,再无人说起他早年的“懒散”,“蜂狼”赢得了贵族百姓的尊敬和爱戴。(1963-2199)
下篇:屠龙
赫依拉父子因为骄傲和不慎,先后战死,高特元气大伤。慧德王后“献上王国的财富和宝座”,贝奥武甫做了君主。果然,“五十个冬天太平无事”,直至一个逃亡奴隶探到龙穴的宝藏,拿走一只金觥,触怒了火龙。后者立刻向风族报复,口喷毒焰,遍地焚烧,摧毁了王宫和赐礼的宝座。人们不知道,那宝藏是古代绝灭了的一族勇士掩埋并诅咒了的,大蛇守护黄金,已经“三百个冬天”。(2200-2323)
平生第一次,白发苍苍的英雄胸中涌起黑暗的思绪。但他依然决定迎战火龙。他回想起当年鹿厅的壮举,以及舅舅殁后,如何辅佐幼主,保卫祖国。他叫人打造一面全铁的战盾,挑选十一名亲信扈从组成决死队;又命盗宝奴隶带路,做了“队伍的第十三人”。(2324-2416)
走到龙穴前的岩岬,老王回顾了外公兼抚养人雷泽尔的恩情和舅舅们的悲剧,高特同瑞典如何陷于争战,感到“命运已近在咫尺”。他宣布,要跟恶龙一对一决斗,在生命的末日为人民夺取黄金。(2417-2537)
他扑向宝库赤焰熊熊的洞口;毒龙喷出烈火包围了老王。决死队害怕了,丢下扈从的义务,躲进树林——只有一人,贝奥武甫的亲戚威拉夫举起了圆盾。第二个回合,坚硬的龙头居然折断了“蜂狼”的名剑。第三个回合,大蛇咬住了他的头颈;幸亏年轻的威拉夫及时冲上,刺穿了火龙的咽喉。老王拔出短刀,将大蛇拦腰斩断。(2538-2711)
英雄自知运数已尽,命威拉夫打开宝库,让他最后看一眼用生命赢来的黄金。他要高特人为他在“大海的肩胛”上筑一座高陵留作纪念;又解下项圈和盔甲,托付威拉夫接班。(2712-2820)
威拉夫怒斥了那十个背弃主公的逃兵,他们的族亲将为此而受罚流放。然而高特的灾难已经像乌云聚积在天际:北方的瑞典人跟南方的法兰克人一旦得知英雄的死讯,必将发兵报还宿仇。威拉夫派回后方营地报信的使者说,不久,风族的家园将由乌鸦、秃鹰同灰狼主宰。(2821-3029)
众人来到龙穴宝库,明白了古人植下的黄金的诅咒——虽然为时已晚。他们把大蛇的残尸推下绝壁,将老王和他赢得的宝藏一起载到鲸鱼崖顶举行火葬。(3030-3136)
尾声,又回到“异教”葬礼这一主题。现在,英雄之死标志的不是一个民族的兴起,而是它灭亡的开端。“庞大的死之火苏醒了”,葬礼上它是唯一跳着舞的战士。那么一座大厅,“骸骨的大厅”崩塌了。一如鹿厅的公主和费恩堡的王后,绝望的高特贵妇绑起了金发:一遍又一遍,她织不尽的哀歌。
然而,英雄的死又是他走进不死的诗,即化为史诗,美名远播而被世人铭记——十二位勇士骑上骏马,环绕大陵,唱出了对贝奥武甫最高的赞誉。(3137-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