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三国志,刘辩乱汉登帝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内官司

曹操此言一出刘辩心中顿时怒火中烧,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

“曹操,我性命何忧?难道还需你孤身一人来救?”

曹操却不急不躁缓缓说道:“陛下,本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实行举孝廉之制,因此世家频出,大族不断。

这其中的根本,就是他们掌握了向朝廷举荐人才的权力。

如今陛下下诏唯才是举,无非会有两种结果。”

刘辩眉头紧皱沉声问道:“那有何结果?”

曹操条理清晰地说道:“其一,世家蜂拥而起,所举荐的,全是自家的门生故吏。

这些人或许有些小才能,但他们忠诚的并非陛下。

陛下若采纳他们的意见,朝堂之上,就会尽归几家几姓所掌控。

如此一来,必出霍光、王莽之类的权臣,到那时,天下就不再是陛下的了。”

刘辩听得心惊胆战,又问道:“那其二呢?”

“其二,”曹操继续说道,“陛下选贤举能,若有智才之士争相举荐,陛下从善如流,广为任用。

但此举会重伤朝中世家大族的根本,他们的族人难以与天下士子争锋。

然而门阀世家影响广泛,若以此为契机,纠合门生故吏,天下必将大乱,同样不再是陛下的。”

说到此处曹操也觉得自己言语有些过重,于是跪在刘辩面前道:“因此,臣特来救陛下性命。”

刘辩此时瘫坐在座椅上,面如死灰。他终于清醒过来,虽然自己有奇书《三国志》,但现在天下之势与后世完全不同。

曹操推行求贤令,是在天下大乱之时,世家大族的权力重新洗牌,因此可以唯才是举。

而现在天下未乱,朝堂之上世家大族林立,自己这一举动无疑触动了这些世家的根基。

刘辩慌忙问道:“孟德既来救朕性命,不知有何对策?”

曹操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他进宫之时,只觉得陛下诏令有失,却忘了自己乃是武官,不得妄议朝政。

说到最后,曹操才醒悟过来,生怕陛下问罪。

此时刘辩不仅未怪罪自己,反而向自己问计,曹操更笃信眼前的刘辩是明君。

曹操跪在地上继续道:“陛下,臣以为世家所欲,乃朝堂之权。

陛下求贤若渴,但不可使其入朝为官,或为官者,亦不可与世家相争。

臣建议陛下以宦官逆乱为名,另设一司,名为内官司,掌管宦官监察。

设司正一人,司丞一人,从事无定。

凡举荐者为寒门者,皆可入此司。”

刘辩听着曹操的话,心中暗暗盘算。曹操说的不错,唯才是举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与世家争权。

重设一司,确实能够缓和这种冲突。

但问题在于,其职责仅是宦官监察,基本上等于无权无势,那自己还有必要唯才是举吗?

刘辩沉吟半晌道:“孟德之言不假,然此司所职,是否过小?求天下之士,仅为监察宦官,这……”

曹操笑着道:“陛下莫急,此司之职虽小,然如何调度,全凭陛下一言而决。”

刘辩心中暗暗感叹,曹操这家伙真是狡猾。

他虽然年纪小,但却不傻,尤其在读过《三国志》之后,更是深谙权谋斗争。

曹操这一番话的意思,刘辩瞬间领悟了其中精髓——步步蚕食!

内官司的设置,除了不与世家争权外,更重要的则是培植自己的势力。

在内官司内汇聚属于自己的人才,等他们有了履历之后,自然可以调任地方或出任重职。

更重要的是,缓和了自己求贤令与世家大族的正面矛盾。

刘辩看着眼前的曹操,越看越欢喜:“孟德,卿任内官司正一职如何?”

“陛下,臣愿为陛下镇守西凉。”

刘辩听得心里纳闷儿,怎么说着内官司,突然跳到西凉边陲去了?

“孟德,西凉近年平安无事,匈奴、鲜卑不敢来犯,因何突发镇守西凉之语?”

曹操此时趁着刘辩高兴,将先前董卓之事和盘托出:“陛下,董卓在西凉耕耘多年,先帝在时便拥兵自重、任意妄为。

如今陛下任其大鸿胪一职,断绝其与西凉联系,无异于动其根基。

今日朝会之上,臣闻听董卓面无愤懑之色、从善如流。

董卓素来蛮野,陡然顺从必有所图。

臣料定西凉必乱,特此请旨愿为陛下镇守西凉。”

此时刘辩对曹操的敬佩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曹操所想比自己不知远出了多少。

要不怎么这个人能一统北方当魏武帝呢?

刘辩只能这样在心里安慰自己,也庆幸自己有上天眷顾得到了《三国志》,所以才重用曹操。

然而刘辩此时又舍不得曹操离开,毕竟帝位初稳,朝中上下只有卢植与曹操两个心腹。

卢植年事已高难堪大用,而曹操才三十四岁正是年轻力壮之时。

如果将曹操调任出去只怕自己孤木难支。

刘辩在心中打定了主意,西凉虽有两州但毕竟地处边陲,即便董卓作乱也可失而复得。

现在京城外戚、宦官方除人心动荡,稳定京中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刘辩摆手道:“孟德乃朕肱股之臣,片刻离身不得。

左将军皇甫嵩历守边陲,可使其领并州牧。”

曹操见刘辩这么说也不好再加反驳,于是道:“圣上英明。”

正说话之间小黄门急匆匆地跑进来道:“禀陛下,太傅袁隗、太尉杨彪、五官中郎将陈纪、光禄勋荀爽、太仆卿袁逢求见。”

刘辩闻言与曹操对视一眼,二人心中都清楚,当朝的四大世家的人来了。

他们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今天刘辩颁布的求贤令。

这些世家大族基本上代表着天下世家,这些人个个能言善辩,可谓是极其难缠。

曹操是个聪明人,此时知趣地道:“陛下,臣告退。”

刘辩点了点头,然后对小黄门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