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属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图3-1)。这不仅使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实现了系统化、层次化,而且为建立同类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奠定了基础。事物和现象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两种方法。
图3-1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所谓“取象比类法”是指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即取象),从而认为两者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的类似或类同(即比类)的可能,并由此推导出被研究对象的某些性状特点的逻辑方法(类比推理)。如春季草木萌发,生机盎然,与木类特性相似,所以春季归属木。
推演络绎法是指根据已知某事物的特性,推演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特性的方法(如逻辑推理的“三段论”)。比如,秋季属金,燥是秋季的主气,所以燥的特性也属金。再如,已知脾属土,由于脾合胃,主四肢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因此可推演络绎胃、肌肉、唇、口均属于土。根据图3-1所显示的事物的五行归类,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1.虽然宇宙间的事物纷繁复杂,但呈现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统一性 这是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归于五行。比如,春季、东方、肝等都属木,夏季、南方、心等都属火。
2.五行中的每一行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可以代表不同的事物 比如,金在人体代表肝,在方位代表西,在季节代表秋;再如,木在人体代表肝,在化学中代表酸味,在音律学中则代表五音之一的角。
3.五行不是具体数字和物质,而是一种抽象的、表意的逻辑符号 五行分类中经常会出现说“水”不是“水”、言“火”不是“火”的现象(比如猪属水、汗属火),字形和语音不变,而语义却不断变化,这正是抽象符号语言的典型特征。
4.“天人合一”思想具体体现与实践 古人通过五行将万事万物纳入至一个整体中,说明宇宙世界是一个有序的统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