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千字十块

赵东阳不能在这话题上继续下去了,赶紧转移话题:“《情书》的上半册你投给了《当代》?”

王初夏在回信上说过这事情。

情书上半册,投给了《当代》。

他对《当代》可不陌生。

上一世,八十年代,文学复苏的开始,王初夏订阅的报刊杂志,数不胜数,几乎是每个月一大笔的支出,其中文学杂志之中的四大当家花旦,他是印象最深的。

《十月》《当代》《收获》《花城》

说老实话,赵东阳的文学熏陶的开始,也是从这四本文学杂志开始的。

“嗯!”

王初夏点头:“《当代》是人民文学出版的,有保障,而且你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燕京文艺》和《十月》一直在和我邀稿,《当代》因为是初刊,想要在文学杂志上占据一席之地,所以给的价格更高一些。”

“能给到多少?”赵东阳目光闪亮了起来。

现在穷嗖嗖的他。

也只能靠着写写画画来点钱了。

不然零花钱都没有。

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向阳大队都很难赚到多少钱,不是能力不行,是环境来说,不合适大刀阔斧,要以稳为主,吃饱饭,吃得好,目前是所有人的需求。

赵东阳想要有点稳中求财,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全大队的人都富裕起来了,这样他又有钱,又不担责任。

可说易做难。

养猪都还没有养明白,在一个大山里面的生产大队,进出艰难,道路不通,想要发展起来了,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哪怕是一揽子计划做十年五十年的都没什么用,能做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他未来好几年,这写作,估计就是他最大的财路了,等他把自己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才气给消耗掉了,说不定就能靠着向阳大队赚大钱了。

所以现在,文学追求不重要,重要的是稿费。

稿费赚的光明正大的。

“我和嫂子聊过了,她能给我们争取最高,也就是千字十元!”

王初夏回来之前,已经把《情书》上半册投给了《当代》,还和她大嫂进行了一场唇枪舌战的谈判,争取从千字八块,谈到了千字十块。

以目前的环境来说,现在最高也是这个价格了,即使是老牌作家,写出来的作品,都是这个待遇而已。

“燕京文艺能给到千字八块,都已经是极高了,十月倒是说可以千字九块!”王初夏说道:“《当代》的待遇是最高了,另外我嫂子这一层关系,能拿到头版。”

“你还跑去和燕京文艺和十月谈了,这可不是你风格啊!”赵东阳诧异的看着王初夏:“你可是文学至上的!”

他了解王初夏。

王初夏这人,文青病很重的,拿什么谈都可以,拿文学来谈,她会暴躁起来了。

“哼!”

王初夏冷哼一声:“我在你眼里面,这么愚蠢吗,我也要吃饭啊,你要和我二八开,我不得多赚点钱,才能分多点钱啊!”

对于这个分配,不爽之言语,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开玩笑,我哪敢和你二八开啊!”赵东阳赶紧哄起来了:“作品是你的,稿费是你的,连我都是你的,全都是你的,你说给多少我润润笔,就给多少了,在你我这个小家里面,你才是一家之主!”

不过他还是很意外,王初夏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不自知的,可他是能够作对比了,上辈子七九年的她,和这辈子七九年的她,变化好大啊。

能撒娇了?

这好像……

记忆之中都没有的事情。

王初夏没有搭理赵东阳的甜言蜜语,每周一封信,那肉麻的话看多了,自然也能免疫一点了,她正色的说道:“情书上半册的稿费,估计三月份能出来,到时候给你寄回来,下半册就要等一等了,看谈的如何,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钱?”

赵东阳和王初夏把所有钱都翻出来了,开始清点他们进入一九七九年之后,还有多少身家。

“65.42!”

赵东阳挠头。

看似物资匮乏的年代,可物资还是比钱多的,这钱不经花啊。

其实买完收音机之后,他的钱就不多了,这基本上都是王初夏的钱,那个红包都是王初夏包的。

他们家的红包最大。

别人给孩子,都是几毛钱,他们可都是包上了一块钱的,给爸爸妈妈的更是十块钱的红包,可算是豪气了。

“你咋还剩这么多钱?”赵东阳问:“牧马人的稿费,你不都是全寄回来了吗?”

“开学去学校的时候,你在我包里面塞得钱,好几十块钱,后来十月一回来的时候,你又给了五十块钱,在学校没怎么花钱,很多时候是买书而已,另外我写了几篇新闻稿,得了一些稿费,还有你的《双栀船》的稿费,你那篇上了权威的稿子,这些钱加起来,不少了!”

王初夏笑着说道。

她爸爸在燕京也支援她一下,但是很多时候,她是不要的,如果没有赵东阳在背后支持,她一个人生活,说不定还真要接受她爸爸的支援。

说老实话,在同学之中,她可不算是穷了,赵东阳一直以穷家富路,把她给保护的很好,后来赵东阳又通过写作赚钱,她日子过得简朴,但是钱还真不缺。

“咱家虽然钱不多,但是我现在能干活了,能赚钱了,养你还是没问题的,所以钱的事情,你不要考虑太多,求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学习的时候,得让自己吃得好一点,保证营养,还有,你的衣服不能千篇一律,燕京这么多商场,看上就去买,我希望你能穿的漂亮点,咱媳妇,天下第一美,可不是藏起来了!”

赵东阳手死贱死贱的,玩弄着她的辫子,还一边用很轻松很淡然的语气说道。

“还天下第一美,你也不羞!”

王初夏有些红润着俏脸,风情万种的白了他一眼:“燕京的大美女可多了,我怕你去了燕京,被那花花世界给迷昏了眼睛!”

“还真有可能,所以我这乡巴佬还是留在向阳这一亩三分地,让家乡父老盯着,还真不能去燕京,不然成祸害了!”赵东阳笑了起来了,上辈子他不就是让燕京这大城市给迷失了自己一颗农民之心吗。

“那你总要去一趟我家吧!”王初夏认真的说道。

“嗯!”

赵东阳点头,想了想:“今年肯定去一趟燕京,把人家闺女娶进门了,这岳父岳母都没有见过,大舅哥小舅哥也没有掂量过,这小姨子也没有见过,怪不好的,等我忙完这一茬,我就奔一趟燕京,正式和咱爸咱妈见见面!”

他问:“说老实话,你还要认真说说咱爸这脾气,我得好好了解一下!”

“你不应该更担心我妈的脾气吗?”

“你妈是顺毛驴,你爸才是老江湖,你总和你妈对着干,她自然要和你扛到底,她可不能在自己闺女面前认输的,这不等于针锋对麦芒吗!”

赵东阳认真的说道:“我这女婿就不一样了,女婿出马,一个顶两,保证能让她心悦诚服的认了我这女婿!”

他这话可不是胡乱说的。

上辈子,他已经凭借着温顺和勤上门,天天拍马屁,在还没有进入九十年代,就已经差不多和岳母的性格和解了,让岳母认了自己这个女婿,但是往后十年,王初夏还和她妈妈水火不容呢。

两个都是硬茬子的性格,顶死了,一家子上阵,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说的好听,别溃败千里就行了!”王初夏冷笑,她可不认为赵东阳能哄得住她那个性格固执的老妈,不过她还是很好奇,怎么她爸更难缠了:“我觉得,你还是先讨好我爸吧!”

“你爸讨好不了?”

“为什么?”

“闺女是父亲上辈子的小情人,你见过哪个老丈人看女婿能顺眼的,我就算是十全十美,都能让你爸在我身上挑出来,一百八十个毛病来!”赵东阳哼哼唧唧的说道。

“噗嗤!”王初夏闻言,不禁的直接笑了起来了。

这话初一听,不太合理,但是真想想,还真是有不少的个中道理的,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岳父和女婿,那都是前世的冤家的。

…………………………

初四。

早上。

陆娘娘准备的大包小包的。

“妈,这么多东西,初夏怎么提啊?”赵东阳抱怨起来了,王初夏一个人坐火车,就已经很难了,还带这么多东西。

“那我减点!”陆娘娘也觉得这大包小包的,有些过分了。

“妈,不用,我能提的,这是你一片心意,东阳他不懂事!”

王初夏甜甜一笑。

赵家是真心的接纳了自己了,初一去爷爷家拜年,奶奶直接拿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手镯子,说传家宝,她也不是傻子,算是有见识的,毕竟当初老关家传下来的好东西也不少,但是和这个镯子比起来,都差点颜色了。

她算是见识了赵家的底气,赵东阳说当年赵家在星城,号称半城,还真不是虚的。

而陆娘娘这准备的大包小包了,更是心意,是维持两亲家的一片心意。

这其中很多是药材,贵重药材,还有一些地方特产什么的,老腊肉,洋芋粑粑,还有贡茶,东关最出名的贡茶,另外不少晒干的山货,还有用玻璃罐子装着的一小瓶酒,这酒可不简单,用药材渗泡很多年的,平时可是陆娘娘的宝,连自己家公想喝一口都难的。

“还是儿媳妇懂我,要你啥用啊!”陆娘娘鄙视赵东阳:“你以为娶了人家的闺女,就是登记一下,摆个宴席就行了,你要站在初夏的立场想想,咱们赵家和王家是结亲,这关系不维持好,你们能幸福吗,真是一个棒槌!”

赵东阳很无辜的挨骂,只能大包小包的帮提起来,准备往河边走。

“走啥,这只是初夏的,还有呢,这是你四姐的!”陆娘娘又是大包小包的挂在了赵东阳身上。

赵东阳只能好像一个树袋熊一样,身上挂着一个个包袱。

王初夏和一家人道别,就一起走向了渝都的道路。

看着这两夫妻的背影。

旁边大嫂二嫂有些苦笑:“这会才刚过完年,咱们家里面就好像老鼠过境一样,都干净了!”

倒也没有多少怨言。

陆娘娘一碗水能端平,日子过的再难,也没有短过她们,她们回娘家的时候,那也是大包小包,给她们争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