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8章 除夕

大年二十八。

中午。

没什么太阳,乌云层层,笼罩虚空之上,幽暗,阴沉,但是也没有下雨,没有下雪,就是让人感觉,冷飕飕的。

涂阳公社的码头。

赵东阳裹紧了军大衣,这件绿色的军大衣,是他老汉的,他老汉常年都是一身绿色的,用陆娘娘的话来说,他是人离开了部队,心留在了战场。

穿军装,才能让他的心灵,有片刻之间的安宁吧。

他的军大衣可不少。

当年部队发的,后来在渝都当厂长的时候,老赵家还算是富裕了,回到向阳之后,才穷嗖嗖的,简单来说,到了冬天,他的军大衣,一个儿子传承一件,都能满足的。

天气虽然有些冷,但是码头旁边还是很热闹的,一群小孩子,穿的不算是厚实,但是却玩的热闹沸腾,几颗玻璃珠子,能让他们在地上,趴着半天时间。

码头旁边还是市集。

涂阳这地方,群山环抱,一个个大队都坐落在群山之中,走山路是非常险峻艰难遥远的,而水路最少能连接四个大队之间的交通。

所以赶集的地方,放在码头这旁边,是最合适的。

每个月,尾数,一三七是集市的日子,一般这种日子就会非常热闹,因为山里面的人会挑着箩筐,背着篓子,把山货拉出来卖,大头让供销社给收了,小的边边角角什么,自己在集市交易了。

前些年集市还是非常严厉禁止的,但是这两年,放松了很多,没说允许,但是也不是抓的很严格,你们互相之间交易一下不太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不是太出头。

又没有得罪什么人。

即使上面严令禁止,下面的人,也不会太当真的,除非有人做大做强了,这逼得上面的人来处理了,投机倒把的罪,还是非常严重的。

过年这段时间,即使不是集市日,这码头周围,也非常热闹,能看到少数民族的服饰,涂阳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居住,但是主要以苗族为主。

涂阳公社有一个苗天寨大队。

这苗天寨,就是苗族的苗。

苗天寨之中,汉族和苗族混居,其实一开始只有汉族的,但是战乱的时候,来了一支苗族,就混居在一起了,苗族人口越来越多,就把勾天寨变成了苗天寨。

苗天寨比向阳大队还要偏,向阳大队虽然隔着大山,但是起码靠近涂阳公社了,直线距离不到五公里而已,还有水路,不用多久就能到。

但是苗天寨,那是真的要翻山越岭了,保底,三十公里的山路,赶集的话,有时候一天来回都不够,所以苗天寨的人不说与世隔绝,可和外面的交流,还是非常少的。

这就是大山里面的悲哀。

赵东阳坐在码头旁边,已经等了一上午了,有些打瞌睡。

他对涂阳,越发的陌生。

当初在涂阳公社读初中的那两年,记忆已经渐渐老去了,涂阳这个地方,那破败的房子,那些古老的石头屋子,还有那些吊脚楼,看起来古色古香的。

事实上穷就是穷,即使在东关这一亩三分地来说,涂阳都是穷的代表性名词,七三年之前,涂阳连一所中学都没有,涂阳中学是七三年才落成的。

“重活一世,不能这样混日子啊,虽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是总要学会去去改变的,当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来临,外面的人日子越过越好,我们大山里面的人,难道要等他们来扶贫吗?”

赵东阳看着这样的涂阳,看着这样的家乡,看着这美丽的山,这奔流的水,他的心情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触会这么多。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当了几十年商人。

商界的尔虞我诈的,他早已经铁石心肠,不够冷血的人,不要在商界混,在这个充满利益的名利场之中,所有人都会变得面目全非,你不变,终究有一日,就让这无情的商界给吞噬了。

这商界,他挺讨厌的。

但是也充满诱惑。

即使重来一世,他依旧对那个能赚钱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如果为了向阳大队,为了自己家的家人,也为了故乡这个词语能变得更加美好。

他不介意再闯一闯。

毕竟,也算是有点经验了,能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就在赵东阳胡思乱想的时候,一艘船逆流而上,抵达了涂阳公社的码头。

“你怎么在这里?”

精神不是很好的王初夏一眼就看见了那一道绿色的身影,船一停下来,就直接跳上去了,那小脸红扑扑的,大大的眼睛,墨色的黑瞳闪烁一道喜悦的光芒。

“你信上说的,昨天就应该到了,我昨天晚上没等到你,害怕你出了什么事情,一大早就来这里等了!”赵东阳看着她有些冷的发抖的双手,赶紧双手包裹上去,使劲的搓。

涂阳属于大山里面,大山里面的气温,还是比较低一点的,即使没有下雪,也就降到了七八度左右,还是那种湿冷,风往肚子里面倒灌的,冷的人直发抖。

“我这么大人了,能出什么事情啊,这涂水的水位降的太快了,大船都出不了,只有小船在跑,但是昨天船在门洞哪里也是上不来,就停了一晚上,而且他们的小船装了太多东西了,早上搬了半天,才上来。”

王初夏解析说道。

“先回家吧!”

“都来涂阳了,要不先买点年货,我在东关没停多久,船催的着急,去供销社买点年货,再回家去!”王初夏说道。

“都买好了,不用买了!”赵东阳说道:“大队今年收获不错,前几天各个生产队都算总账了,拿到钱,大哥他们几个就迫不急的来供销社进购东西了,把咱家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票都用完了的,我们家现在想要买一瓶酱油,基本上都没票了!”

赵东阳去东关的时候,祸祸的一批。

生产队结算的时候,他们又祸祸的一批。

赵家的票,那是一张都不剩拿下来了。

往年也没这么富裕了,有票,没钱,但是今年不一样,赵东阳先开始挥霍了,一百多块钱就撒在了零零散散的东西,往年他们家一年,也就是这个定量而已。

今年生产队又大丰收,全大队的人收获都不错,大家手里面都有点钱,起码能给每个人购置一身新衣服,自然不会不舍得那点票据,高高兴兴过个年。

“我有啊!”

王初夏从手提包上把拉链拉开,拿出一叠票据,说道:“你之前写信问我要的工业票,我去问我爸拿到了,还把我爸的票要来了不少,一个自行车票,一个收音机票,一个缝纫机票,另外那些就是生活百货票……”

“你爸怎么没把你赶出去啊,谁家大老鼠进了米缸会一锅端的!”赵东阳嘴角抽搐了一下,自行车票多难搞,还缝纫机票,收音机票,三响一转,你全凑齐了。

“你爸才把你赶出去呢!”

王初夏娇嗔了的白了他一眼。

那一眼的风情万种。

让赵东阳心都酥软了起来了。

好吧。

他得承认。

自己还是一个死舔狗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王初夏只要给自己一点点甜头,自己就会奋不顾身的扑上去,这活了两世了,还是逃不开这娘们的温柔乡。

“要不去买个收音机?”赵东阳一直想要买一个收音机。

前段时间涂阳公社的供销社是没有收音机卖的,但是过年这几天有,大哥去供销社回来,还专门和赵东阳说了一声,所以赵东阳知道。

“那就先买个收音机,咱们的钱,应该够用!”

王初夏掰着指头数着:“自行车票我们可以存着,等到今年年底咱们再用,到时候给咱爸买辆自行车,咱爸天天各个生产队都要跑,走的太累了,大嫂二嫂其实一直想要一个缝纫机,她们的针线手艺都好,如果有个缝纫机,说不定还能在大队里面赚点钱,这票攒着,等攒够钱了,就去买回来,现在日子差了点,但是等我大学毕业之后,分配以后,能挣钱了,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赵东阳眼神微微斜睨,看着她那个认真的样子,她是把赵家当成自己的家了,她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嫁进来,想要好好过日子的。

可自己呢?

想以后。

想未来。

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是还因为害怕而感到害怕,因为恐惧而让自己半步不敢走上去。

自己这一个重活一世的人。

还没有这王初夏活的明白吧。

………………

涂阳公社是有收音机,但是就只有一个样式的,没有的选的那种,早知道就提前跑一趟东关,在东关接上了王初夏,再去买一个收音机回来了。

现在就两个选择。

要么过年之后再去买。

要么就直接捧一个回去。

王初夏是准备说,过年之后再买,性价比,样式,都好一些。

但是赵东阳觉得。

千金难买喜欢这个词语的,他现在喜欢,不代表他过年之后还会喜欢,他现在有冲动消费的想法,过年之后估计就不会了,到时候买回来了,也没有那种满足感。

所以在赵东阳的强烈要求之下,王初夏妥协了,赵东阳掏出来了五十块钱,王初夏掏出来了十五块钱,这收音机可贵了,用了六十五块。

天府牌的。

比之前赵东阳在东关看到了那个牌子的收音机来说,这个牌子的收音机,起码贵二分之一左右。

他们兴高采烈的把收音机捧回家。

家里面就沸腾起来了。

“这什么台?”

“这是渝都电台的岳飞传!”

听着收音机里面传来壮怀激烈的声音,家里的人,都静悄悄起来了。

收音机不陌生。

大队部有一个。

很多时候用来听新闻的。

但是私人家里面购置的。

在向阳大队来说,独一份了,家里面的人,自然高兴,多了一个收音机,就等于以后多了一个娱乐活动,对于这个简单的时代而言,收音机可是比得上电影电视机的威力了。

“初夏,这一路回来,太折腾了!”陆惋兮握着这小儿媳妇的手,心疼的说道:“都怪那臭小子,让你千里迢迢的来回奔走,他自己不走,让你走,等过完年,我就把他赶出去,让他和你去燕京,不然让你年年这么折腾,怎么行啊!”

“妈,我没事的,年轻跑一跑,多大的问题啊,他不愿意去燕京,你也不要逼他了!”

王初夏甜甜一笑,然后把她的袋子打开,开始翻东西了:“这是我爸给家里面准备的礼物,这酒是给爸的,这些麦乳精是给熊娃他们几个吃了,小孩子吃掉会好……”

“我说你这袋子就几件衣服,怎么这么重!”赵东阳看着这好像一个哆啦A梦的口袋,一个个宝物都差点笑了出来了。

王初夏的爸爸,他还是知道的,毕竟住了这么多年,绝对没有这么全的心思。

估计是王初夏妈妈准备了。

两母女又闹别扭了。

所以才说是爸爸准备的。

王初夏妈妈,那个对他挑三挑四,这个不满意,那个不满意的女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她是一个非常注重礼数的人,大户出来的人,骨子里面尊道重礼。

她认不认赵东阳这个女婿,对于两家现在的关系,礼数上,不会有半点给人说闲话的机会的,就好像她也不喜欢她的儿媳妇,可这礼数上,不会有任何挑剔。

“初夏,谢谢你爸爸啊!”赵江山拿着这瓶不陌生的国窖,倒是非常高兴,这种酒,他也就只是喝过一次,还是从老领导哪里强行抢来的,可不是一般的酒。

………………

除夕如约而至。

一大早。

一家人就开始准备开干了。

今天是不干活的。

不过赵江山是闲不下来的,还是要跑去大队部去做点收尾的工作。

家里面一些搬搬抬抬的东西,比如收拾一下那个角落,收拾一下那个地方,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了,而大嫂二嫂开始给家里面的人试新衣服了。

今年的布,都是赵东阳从东关买回来了,不仅仅是颜色鲜艳,而且布的质量也非常好,她们两个合力,给全家人都做了一套新衣服。

赵东阳的是一件中山装的外套。

这年代,男人穿什么衣服最帅。

当然是中山装了。

那些夹克外套的,喇叭牛仔裤的潮流,目前还没有吹到东关这一亩三分地,在东关这里,中山装就是一个男人的正装了的。

“咱家,说老说小,最后还是小七最帅了!”

“谁说不是,这小七要是大几年,我就不找我家哪位了,肯定相看小七的!”

妯娌两人让赵东阳试穿新衣服,看的贼顺眼了,还忍不住调戏起来了。

赵东阳都差点脸红了:“二嫂,你看我二哥,肯定在小本本上给我记一笔了,你就做做好心了,别调戏我了!”

方东宝和许东升在旁边,对赵东阳这看起来挺帅气的狗东西,顿时面色不好看了,同性相斥,这时候,没啥亲弟弟的,只有异性。

“他能比我们两帅?”

“帅屁,四眼狗,小白脸,没一个是好东西!”

两兄弟咬牙切齿的说道的。

“你二哥三棍子憋不出一个屁来的,怕他做啥,你是怕你媳妇噻!”二嫂打趣的说道。

“初夏,你可看紧点你男人,这刚刚结婚的男人,心思可不少啊,咱们大队,瞧得上他的姑娘,也不在一个少数了,那小寡妇,就挺中意他的!”

二哥许东升就是那种特别蔫坏的人,就看不得自己媳妇夸别的男人,直接爆料起来了。

“小寡妇吗?”

王初夏手中挑拣药材的手,都停滞了一下。

“二哥,你是要互相伤害吗,二嫂,我给你爆点料,我二哥在渝都小时候,可是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而且他还藏私房钱,以为藏在自己闺女被褥里面,你就不知道了……”赵东阳把心一横,恶向胆边生。

“藏私房钱?”二嫂那眼神开始变得锋锐起来了,小时候的青梅竹马,她才不管,可藏私房钱,大罪了。

“赵东阳,受死吧!”

许东升有些气急败坏了,顾不上和老大正在抬桌子的关头,手一松,直接扑过来准备和赵东阳鱼死网破了。

他一放手,桌子不平衡,方东宝的膝盖被砸了一下,显得最无辜。

“哎呀,疼死我了,老二,你要死了,放手之前不能说一下啊!”方东宝抱着膝盖头哀嚎了起来了。

“老公!”

大嫂赶紧过来给他瞧瞧,十分心疼。

“这几个混蛋,就好像都没长大一样!”陆惋兮看了看小儿媳妇,笑着说道:“初夏,你别管他们了。”

王初夏倒是对这种家庭气氛非常喜欢。

王家没这气氛。

兄弟姐妹之间,都好像有隔阂一样的。

“妈,这药材还要嗮吗?”

“最近没什么太阳,放到架子上凉一凉,等有太阳了,再嗮!”

王初夏一大早正在陪着陆娘娘整理她的一些药材。

陆娘娘学的是西医,但是这些年做的都是中医的活。

西医的药贵啊。

中医可以自己去采药。

大队上的性价比而言,当然是中医了。

大队谁有些什么大病小病的,都会让她先去看看,大多数人生孩子,也找她,毕竟向阳大队只有她这个没行医资格的村医了。

她虽然挣不了什么工分,但是看病的悄悄收入,大家你赛我一毛几分的,收入来说还不错了,有时候会亲自让丈夫陪着自己进山采药,采药制药也是她的活。

家里面,晒着一筛子一筛子的药材。

…………

下午,大家开始同心协力的搞年夜饭了

方东宝许东升杀鸡。

自己家养的鸡。

赵东阳去搞了半边鸭子回来,大队有人养鸭子的,另外还提回来了一条大黑鱼,大队的人放网去河里面捞的,他给了二毛钱就提回来了。

餐桌上,洋芋是少不来的,另外就是一个回锅肉,一个腊肉炒韭黄……

今天除夕,是团年饭。

丰富的程度是与众不同。

傍晚的时候,钱东勇风尘仆仆的从县里面赶回来了,差点都赶不上年夜饭了。

一家团聚。

年夜饭正式开始。

“今天算是告别一九七八!”赵东阳对着老天爷敬了一杯酒,是敬这个时代,也是敬过去的自己,从今往后,他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