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25万年
人们很容易将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浪漫化,认为它是一种充满冒险的哈克贝利·费恩①(Huckleberry Finn)式的生活——生活在原始世界里小型、亲密又平等的社会中。但事实上,诸多迹象表明,生活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地狱。他们的平均预期寿命约为30岁,但这也不是说,每个人都会在30岁时去世,而是说大部分人早逝。多达一半的人在十几岁之前就去世了——很多人在出生时夭折或死于感染。那些平安长大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恐惧之中,常见的威胁有:饥饿、失血、干旱、野兽袭击,以及更为频发的感染、事故和谋杀。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活到现代社会的退休年龄。当然,也有狩猎采集者可以活到70岁甚至80岁。因而,长寿本身并不新奇,长寿的人越来越多才是比较新奇的。大约1万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最重要的一次转变:农民出现。原始社会并非一夜之间就被农业社会取代了,由游牧到农耕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在几个世纪的时间中逐步过渡成功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可以简单总结为:一个更大的地狱。尽管饿死的风险已经很低,但30岁左右的平均寿命和如影随形的死亡威胁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取而代之的是,遭到谋杀的风险日益增高,因为随着争夺食物和资源的手段不断进步,更多的争抢随之而来,等级制度也更加明确。除此以外,还出现了各种传染病(将在后文中详解),劳作内容千篇一律,劳作时间也越来越长。饮食也更加单一,早餐、午餐和晚餐几乎都是谷物。
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们称,向农业社会过渡是人类犯下的最愚蠢的错误。如果事情在向更糟的方向发展,那为何又要做出改变?主要原因也许是,在同一片区域,农业的生产效率比捕猎更高。为温饱四处奔波的人不具备抱怨饮食不平衡、工作乏味或待遇不公的资格。
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更多的人不再为温饱发愁,这解放了人力,促成了更专业化的分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也愈发复杂化。这一切带来的后果就是爆炸式的人口增长。1万年前——向农业社会过渡之前,人口只有500万。到1850年,即工业革命前夕,人口达到12亿——在400代人的时间里,人口数字增长了近240倍!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章初提到的夏娃,如果告诉她:在未来,她当前已知的所有威胁几乎都不再存在;在她遥远的曾曾曾曾孙辈生活的世界里,致命的传染病几乎不存在,人们也不再需要为防止野兽袭击而守夜;在后来的世界中,死于分娩的妇女大大减少,世界各地的丰富食物随处可见,所有的“单调”早已成为历史,全球的共享知识和娱乐活动都唾手可得。夏娃肯定会对这一切产生怀疑。但倘若我们能使她相信,她的后代在未来的确实现了这样的生活,她可能会欣慰于自己的辛劳终获得了美妙的回报。那倘若我们再告诉她,每八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的情绪低落到需要药物治疗,抛开“药物治疗”这个词组令她难以理解不谈,她还可能认为我们不可理喻。
那么,我们无法看清自己有多好,是否称得上不可理喻呢?我确实会为自己无缘无故的沮丧而感到自己“不可理喻”。我已数不清有多少病人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自己的抑郁或焦虑感到惭愧。事情并非这样简单。如上所述,你我不过是幸存者的后辈,愉悦的情绪实非生活的重点。
在人类进化史的作用下,我们在基因层面注定要面临心理健康的难关,而焦虑和愤怒则是主要的问题,这不免令人感到沮丧。至于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使自己产生愉悦的情绪,后文中有详细讨论。在那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为何自己会产生快乐、担忧、冷漠、不适、喜悦、烦躁和狂喜等种种感受,而非如机器人一般简单地四处游走。那么,为何我们拥有情绪?
我们的身体是为生存和繁衍
而设计的,并非为了健康;
我们的大脑是为生存和繁衍
而设计的,并非为了幸福。
①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笔下的人物,惯于一种自由散漫的流浪生活。——编者注(本书脚注均为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