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再回南坡
乌窟洼试验在一片欢呼中告一段落,转眼又过了两天。
县里的批文还在走程序,终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敲定。
柳家湾的大队部也慢慢恢复了日常节奏。
劳力们各自散回自家田里忙活,几名留驻村里的知青也被再次分派去做护坡、修路等琐事。
林生本想趁此空档好好补觉,可内心始终牵挂着已耽搁十来天的南坡作物。
那儿是村里重要的“红薯示范田”,先前为了乌窟洼试验,他将日常田管全托付给社员阿福。
如今工程暂且收尾,他决定亲自走一趟南坡,看看作物生长是否顺利——
毕竟,这片红薯田也是让柳家湾摆脱饥荒、提高产量的希望之一。
清晨,林生站在大队部门前,习惯性地回头望向乌窟洼方向。
十天里,自己和壮劳力在深山里风餐露宿,挖池护坝,度过了艰辛又热血的时光。
如今回村后,心里竟然有些空落落。
这正是农村常态。
再激昂的短期工程,终究要回到田里继续春播夏管,渴望秋收一片金黄。
林生轻吁口气,自言道:“还是得专心照料南坡,那边荒废不得。”
林生扛着农具上路,远远就见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正从南坡方向走来,手里提着一篮子碎草,步子轻快——
“阿福哥!田里怎样了?”林生几步迎上。
阿福停住脚步,满脸喜悦:“林生同志,你可回来了!我这十天也不敢怠慢,每日除了浇水、除草,也用你教的草木灰混粪肥,可好像藤蔓长得还算行……就是有几垄有点干黄。”
林生点头,心里稍安。
十来天没顾上,若能保持大体健康就不错。
可听到“干黄”也立马紧张:“得尽快瞧瞧。”
不多时,二人上了南坡,只见那一垄垄红薯藤已有些蔓延,藤叶在晨光下泛着翠意,但中间果然夹杂几垄发黄迹象。
土表也被烈日晒得有些裂痕。
阿福指着那几处带黄斑的地垄:“你看,浇水也照样浇,可还是这样。”
语气带着惭愧。
林生眼神一凝:“别急,让我先看看。”
俯身轻抚叶面,一股轻微的信息流霎时在意识里浮现:
土壤肥力:★★★(中等)
水分:偏低
叶面病态:可能缺磷或缺少微量元素
建议:深翻土壤+加施草木灰/磷肥
林生暗暗松口气,看来不是虫害也非严重干枯,而是养分不足、干燥过度。
这十天里,阿福虽努力浇水,但因缺肥料、没及时深翻,导致藤叶黄化。
“还算能救。”他抬头对阿福说:“问题不大,赶紧再施草木灰,翻土后浇水。只要雨季到来,就会返青。”
阿福这才笑逐颜开:“好,我立马干!”见林生回答笃定,也就笃信。
林生并未只给个笼统指令,而是撸起袖子,和阿福一起动手。
先是把几条干黄严重的藤蔓拔到一侧,留健康部分再覆盖土,让新芽有空间;
而后让阿福一起用铁锹翻开土层约半尺深,把之前阿福匆匆撒下的草木灰混匀,再补点牲畜粪水;
最后顺手把烂根和多余杂草清理干净。
光是这几步骤就花了大半个上午,炎热日头下,阿福满头大汗,林生却仍沉着指挥。
间或停下来,弯腰捻着土壤,再获取更多反馈。
忙得不可开交时,远处传来公社扩音机播音,喇叭里传出一个低沉但充满力量的声线。
“……我们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自力更生,苦战三年……”
在这当年再常见不过的宣传声里,阿福与林生互相对看,又笑了笑。
不论山洼试验成功还是继续田里耕作,日常生活中都回荡着宣传口号。
阿福擦汗打趣:“林生同志,你现在可是能吃苦的‘公社红人’啦。恭喜你啊,听说还得了奖章?”
林生略红了脸:“奖章只是形式,咱一起苦干才是关键。”
不远处田埂边出现一个身影,邵平正顺着小路踢着土块过来。
本也在林生队里,却因对山洼试验不感冒而留村,没有亲身参与。
如今听说乌窟洼试验大获成功,一边颇为不服气,一边又忍不住好奇。
“唔,林生,听说你那试验成了?啧……”邵平故作冷淡,目光却四下乱扫,显得心思复杂。
林生抬眼,平静回应:“是。十天里挺苦,算是拿下初步成绩。”
邵平撇嘴:“嘿……我看不过就是挖了个水坑吧?怎么都那么吹捧你?”
话里带着怪酸,可眼底分明想打听更多细节。
林生也不揭破他的矛盾心态,只淡然笑:“乌窟洼那口池不仅是水坑,若秋后批下来,能让村里大规模修渠。到时候好处是大家的。若你真想了解详细,也可以问沈兰或宋雯雯,她们都有记录。”
邵平一怔:“沈兰、宋雯雯?她俩都去了?哼……那家伙,从没见她们如此积极。”
话里仍是扭捏着酸味,却又带着一丝想找借口接近两位女孩打听。
林生心中暗笑,也不拆穿,只继续埋头翻土。
邵平没从林生口里得到多少八卦,索性转到另一条田埂边,果然碰见了宋雯雯正背着粪箩出来给红薯田施肥。
她们刚从山洼归来,又在队里当骨干,表面上看似寡言却办事迅速。
邵平试探笑问:“哟,宋雯雯,你们回来风风光光啊。林生是不是成了大英雄?”
言语半真半假。
宋雯雯面无表情:“公社表扬了,他确实厉害。不过大家都辛苦。”
邵平嘴角牵动:“可你们不也拿了不少功劳?沈兰听说也画了不少图?”
宋雯雯只淡淡地敷衍:“每个人都有分工。”
不想透露更多,转身忙去了。
邵平只好讪讪离开。
邵平又抓住路过的沈兰想打探:“诶,你那乌窟洼画图能给我瞧瞧吗?”
沈兰看了他一眼,冷冷道:“你想看就去问林生要资料。我要干活了。”
邵平吃了个软钉子,心中又不痛快,嘟囔几句退下。
“这群人成功了就不把我当同伴?”
林生此刻已在第二块红薯田里继续探查。
这些田由阿福没来得及照料到位,杂草和缺肥问题更严重。
蹲下身,手掌抚过土面,一串简要信息闪在脑海:
【土壤肥力:★★(偏低)
土壤水分:严重不足
建议:紧急追肥+深灌一次】
“再不及时浇肥,这块地可能减产不少。”
想到村里吃饭都成问题,一旦秋收再减产,后果不堪设想。
饥馑就在头顶,林生不得不紧张。
“得马上发动人手给这片田补水。”林生起身对阿福道,“你去大队部领水桶,叫几人来。我这几天必须和他们一起浇灌,不然藤蔓撑不住。”
这天傍晚,林生一直留在南坡忙到天色灰暗,才独自往村里走。
走到村口,灯火稀疏,昏暗巷里传来几声童音啼哭。
灰墙上贴着“反对浪费,大力生产”的大字标语随风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