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8章 商队

薛怀文依旧认真一礼,随后朝着自家老爹和兄长走去。

“怀文,官家因何事召你,心中可有底?”薛舜元见儿子到了近前,压低声音问道。

“父亲,大哥,官家下朝后传召儿子,怕是关乎今早儿子想说之事,你们无需担心。”

“既然你心中有底,那我们也不多说,你还是赶忙随小公公去罢,免得让官家等的太久了。”

薛怀文点点头,对着父兄一礼,便走回那小太监身边,小公公,咱这就走吧。

.........

沿着蜿蜒曲折的宫道,小太监带着薛怀文绕过宫墙,长廊,朝着承晖殿而去。

一路上,巍峨的宫墙高耸入云,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朱红色的宫墙在日光的映照下,泛着深沉而庄重的色泽。

廊檐下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却又为这平和的皇宫增添了几分空灵之感。

不多时,到了承晖殿外。

殿门敞开,那高大的朱漆大门仿若一张巨兽的口,威严而庄重。

小太监到了后便对着薛怀文一礼,“薛长史这就进去吧。”说完便准备转身离去。

“哎,公公姓甚。”

那小太监一顿,有些惊讶面前的男子会出口问他姓什么。

“回薛长史的话,小臣姓宋。”

“多谢宋公公带路。”薛怀文庄重作揖行礼。

宋小太监忙侧身避过,微微躬身:“当不得薛长史如此重礼,此小臣份内之事,当不得感谢,当不得......”

他心中此刻有些感动,自打进宫起,对他这么尊敬的只有这位薛长史,‘薛长史相貌堂堂,为人谦和,真是个好人。’

“公公不必自谦。”薛怀文微微一笑,能干传话活的,起码都是离皇帝非常近,久了便是皇帝身边的近侍,梁冬那里他不会拉拢,到时拉拢不得反倒让君臣两人生了间隙。

只有这种小太监是最好拉拢的,后面再送些钱财金豆子,就更能死心塌地了。

给足了宋小太监的尊重,薛怀文这才朝着承晖殿走去。

到时外出做官也能更好监控柴峪,免得他刚走就又学他哥,几个人你一嘴我一嘴,一纸诏令给他变法改革停了。

殿内,宽敞明亮,地面由光洁的大理石铺就,光可鉴人,行走其上,脚步声清脆回荡。

殿顶的藻井,绘制着精美的山川云水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破壁而出。

粗壮的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凤呈祥图案,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到了门槛,他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殿内。

一到殿中,便整顿衣襟,弯腰作揖,高声说道:“臣薛怀文,恭问圣安。”

“朕安。”柴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内悠悠回荡。

薛怀文缓缓起身,抬眸望向坐在贵妃榻上批阅的柴峪。

柴峪目光灼灼地盯着薛怀文,开口说道:“薛卿,今日朝堂之上,因着有他国耳目,朕想你所言之事,必为变法改革,这才制止。”

“说吧,是什么事情。”他放下手中毛笔,并对一旁的梁冬道:“给薛卿看坐。”

薛怀文微微欠身,“多谢官家赐坐。”

等太监搬来了太师椅,薛怀文坐在椅子上恭敬地回道:“官家圣明,是臣失察。”

“无碍,你继续讲早朝所言之事。”

薛怀文清了清嗓子,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好教官家知晓,如今我大周百姓的衣物多以麻葛制成,每逢冬日严寒,这些衣物根本无法抵御凛冽的寒风,百姓们常常在寒冬中饱受冻馁之苦。”

“而臣却知道有一种名为棉花的作物,它产出的棉花纤维柔软保暖,制成的衣物被褥,能让百姓在寒冬中也能感受到温暖,此等好物,若能在我大周广泛种植推广,定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

柴峪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棉花?朕从未亲眼见过此物。这棉花真有你说的那般神奇?”

柴峪面带狐疑的看着他。

薛怀文见状,向前迈了一步,脸上满是恳切之色:“官家,千真万确!臣向一些往来西域的商人仔细打听,也见到过这些东西,得知在西域等地,有棉花这种东西种植,当地百姓都用它制作衣物。”

“其保暖性能远超麻葛,而且质地轻柔,穿着十分舒适,倘若我大周能够引进棉花种植,不仅能极大地改善百姓的生活,还能推动纺织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增加国库收入,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柴峪微微点头,眼中露出思索之色:“你所言确有道理,可这棉花生长在西域,我大周与西域相隔甚远,路途艰险,且如今上有辽国虎视眈眈,旁有西夏虎踞龙盘,局势错综复杂,想要引进棉花,谈何容易?”

薛怀文心中一喜,知道柴峪已经开始考虑此事,于是趁热打铁:“官家圣明,此事确实困难重重,但臣以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如今派遣军队前往西域显然不可行,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极易引发战争。微臣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可行。”

柴峪目光炯炯地看着薛怀文,问道:“哦?说来听听。”

薛怀文深吸一口气:“臣打算差遣商队前往西域购买棉花种子,并详细探查棉花的种植方法和生长习性,商队行动较为灵活,不容易引起他国的注意,但想要商队顺利通过辽国的领地,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臣恳请陛下资助一些财物,好用以贿赂辽国皇室的耶律楚材,以此谋得一条安全的通道,耶律楚材在辽国位高权重,任右相,但偏偏此人颇为爱财好没人,若能得到他的支持,商队定能顺利通行。”

柴峪听完,在殿内来回踱步,脸色阴晴不定。

他心里明白,薛怀文所言并非毫无道理,但贿赂他国官员之事,实在是有失国体,要是被朝中大臣知晓,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良久,他停下脚步,看向薛怀文,沉声问道:“你能保证此举万无一失?要是被辽国识破,引发两国冲突,你能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吗?”

薛怀文抬起头:“官家,您用内帑出钱,臣找可信之人建立商队,只要您不讲,根本没人会知道,去往西域的商队虽少,但不是没有。”

“到时也能带些茶器丝绸,其实我们这个本质上的确是做生意,到时候所获的收益,七成交予官家内帑。”

“而且,一旦棉花引进成功,我大周百姓的生活将得到极大改善,国力也会随之增强,区区一点贿赂又算得了什么呢?还望陛下成全。”

柴峪重新坐回龙椅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柴峪沉重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