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3/52286333/b_52286333.jpg)
第102章 李世民的心头肉
因为李承乾和襄城公主要来,冯智彧也收起了那副不着调的样子,起身和自家二哥二嫂一起去迎接。
“臣等见过太子殿下,见过襄城公主。”
走进前厅,冯智彧随着自己二哥一起对李承乾姐弟二人行礼。
“学生见过老师。”李承乾对着冯智彧行礼。
“襄城见过二哥三哥,见过二嫂。”襄城公主也福身一礼。
……
其实,现在李承乾在面对冯家人的时候是有些尴尬的。
他和冯智彧相处的比较多,平日里都是以学生的身份去面对冯智彧的,从不拿着太子的身份说事儿。
但在面对冯智戴,尤其是冯智彧和冯智戴一起的时候就有些尴尬。
冯智彧是他的老师,所以哪怕李承乾是太子,对冯智彧行礼也是没问题的,但是对冯智戴呢?
相比之下,襄城公主就显得自如多了。
“三哥。”见过礼之后,襄城便走到了冯智彧的面前。
“这是父皇让襄城带给你的,说是让襄城代他向你赔罪。”
……
冯智彧看着面前的襄城公主,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和襄城公主相处的并不多,甚至就连见面也只是见过两次而已,虽然有些交流,但都是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陌生的那种交流。
但现在仅仅只是两人的第三次见面,襄城公主就称呼自己为三哥?
看了看襄城公主手中的盒子,冯智彧觉得……肯定是李世民这么教的,如果不是……
那就是长孙皇后!
“劳烦公主了。”虽然李世民夫妇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冯智彧却不得不接招,因为他不能给襄城公主坏脸色。
“三哥……”见冯智彧将盒子接了过去,李丽慧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同时也浮起了丝丝酡红。
“这可是父皇的心头肉之一,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诧异地看了一眼襄城公主,对于对方的改变,冯智彧感觉很是惊讶,但也没有多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盒子。
“这是……”冯智彧看着盒子里面的卷轴,眉头皱起。
他能透过卷轴所用的纸张看到后面的字迹,但是……
“老师,学生证明家姊说的都是真的。”李承乾帮腔道。
“这是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父皇最喜欢的两个收藏之一,是父皇真正的心头肉!”
听了李承乾的解释,冯智彧挑了挑眉头。
《快雪时晴帖》,如果是真迹的话……那李承乾所言不虚。
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曾经利用皇帝的身份大肆寻找王羲之的真迹,而在贞观初年时期,李世民还没从辩才和尚的手中得到《兰亭集序》,所以《快雪时晴帖》就成了李世民的心头肉。
在《快雪时晴帖》之下的,则是王献之的《中秋帖》,不过因为李世民最喜欢的是王羲之的书房,所以王献之的《中秋帖》对于李世民来说也不过只是普通收藏罢了。
在没有得到《兰亭集序》的情况下把《快雪时晴帖》拿出来给自己赔礼,看来李世民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挽回自己?
“这个太贵重了,臣不能收。”冯智彧思虑良久,选择将盒子合上。
“三哥不喜欢吗?”襄城公主歪了歪头,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
“并不是。”冯智彧闻言摇头解释道。
“虽然臣对书法并没有什么造诣,也没有什么研究,但这毕竟是‘书圣’之真迹,其价值如何不言而喻。”
“说句俗的,就算是臣不喜欢书法、不喜欢‘书圣’,但总不至于不喜欢钱。”
“既然喜欢,那三哥收着就好了啊。”听了冯智彧的解释,襄城公主的语气变得欢快了起来。
“此前母后与妾身说过,说是等妾身出嫁之时,父皇允许妾身从他的珍藏中挑选几样物品作为陪嫁。”
“若是三哥你喜欢,到时候妾身再把那幅王献之的《中秋帖》也拿来。”
“呃……”襄城公主突然的热情让冯智彧有些接受不住。
“还是算了,天下谁人不知那是陛下的珍藏?”
冯智彧并不怀疑襄城公主所说的真实性,也正是因为没有怀疑,所以他才会这么说的。
从李世民几个儿子的视角来看,李世民可能不是一个好父亲。
但若是从李世民女儿的视角来看,李世民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好父亲。
无论是被魏徵死谏的长乐公主李丽质的陪嫁,还是高阳公主的恣意妄为,亦或者是“小兕子”晋阳公主李明达,还是让李世民许婚后再悔婚的新城公主……
可以说,李世民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若是老师喜欢的话,学生的东宫中还有一份书圣真迹。”
李承乾的开口,让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他。
“呃……”突然被所有人注视着,李承乾有些不太习惯。
“臣多谢殿下厚爱,不过还是不用了。”冯智彧微微摇头。
听着冯智彧拒绝,李承乾一时之间有些无所适从。
……
其实,冯智彧多少知道李承乾的想法。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心事?如果这个孩子是李承乾的话,那可能就更没什么好猜的了。
李承乾有什么喜好?虽然冯智彧是李承乾的老师,但也并不清楚。
一来是他成为李承乾老师的时间还短,不了解也算是正常。
二来就是李承乾的情绪其实一直都掩饰的很好。
冯智彧估计,别说是自己这个老师了,恐怕就连李承乾的父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不清楚。
一个从未显露过自己兴趣的孩子,再加上王羲之真迹……冯智彧觉得李承乾多半是为了讨李世民这个父亲的欢心,所以才会有王羲之的真迹。
而且,按照李承乾之前那几个老师的脾性……李承乾多半不是主动去寻找的,而是巧合之下得到的。
至于为什么得到了却没有拿出来……冯智彧看了看无所适从的李承乾,轻轻地叹了口气。
看来,太子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啊。
本来因为与李世民吵架的烦躁已经因为李承乾和李丽慧姐弟俩而消退了,但想到李承乾的教育问题,消退下去的烦躁又在冯智彧的心头涌现。
李二凤果然不是个好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