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百炼成钢
后世关于钢铁冶炼的影像中,热到发白的铁水从高炉流入钢包,经过吊运、倾倒、轧制制成工业所需的各种钢材,充满了现代工业的美感。
而在朱瞻圻的眼中,大明的钢铁冶炼景象,却如同另外一种视频中的景象:
“注意看,这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名叫小帅,因为他原本长得很帅,但因为在荒野中独自生活的两年,风餐露宿让他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小帅已经建造好了属于自己的房屋,制作了用于打猎的工具,用兽皮给自己缝制了衣服。而今天,他将用泥巴搭建制作一个用来冶炼钢铁的炉子。虽然冶炼金属对于在荒野中过着原始人一般生活的小帅而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一旦成功,就标志着小帅的生活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一步跨入了铁器时代。”
大明的铁匠看起来和视频中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荒野求生的小帅没什么区别。他们用黏土和泥,用泥条一圈圈盘成一个直到成年人腰间高度的炉子。炉子的形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想法,并不统一。然后在等待炉子晾干的过程中开始选矿。
如果说出乎意料,那选矿这个环节肯定是出乎朱瞻圻的意料之外的。他知道后世冶炼之前会进行粉碎和选矿,却不知道这会儿就已经有了选矿的流程。但后世的破碎和选矿是一起进行的,全部是机器、传送带和各种筛网,这会儿的选矿却是人工完成的。
从琼州开采的铁矿石品位不错,铁匠门沟壑纵横、黝黑且木讷的脸上在捡起矿石的时候就露出了十分欣喜的表情。然后将矿石用石磨、铁碾粉碎成细小的颗粒,并在破碎过程中不断筛选,硬是用人力和畜力完成了朱瞻圻印象中需要用机器完成的工作。
从安南千里迢迢运回来的煤炭铁匠并不喜欢,他们更喜欢自己挖坑或建窑烧成木炭,然后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用来炼铁。据有经验的铁匠所说,煤炭确实也能炼铁,但炼成的铁翠硬易断,根本不能使用。朱瞻圻知道这是因为煤炭含硫的缘故——比较可惜的是中原开采的煤炭基本上都有这个毛病,在焦煤技术出来之前,煤炭也因此并不被中华大地的铁匠们应用于冶炼上。
除了铁矿石和木炭,冶炼还需要灰石。这个东西倒是并不难寻,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石头,石灰石也行。
然后将灰石也磨成粉,与铁矿石粉混合。在干透了的冶炼炉上接上风箱,然后炉中装满木炭,点火鼓风,等炉中温度足够,便开始从顶上投入铁矿石粉和灰石粉的混合物。下层木炭燃烧下落,上层便不断添加新的木炭层和铁矿石粉层,一直到熔炼结束。
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并不太大的熔炼炉也需要最少五个时辰的功夫。而等熔炼结束,费劲巴拉弄出来的熔炼炉并不能保留下来,会被直接砸碎,然后从里面扒拉出赤红的熔岩一般的内容物,然后将熔点较低的矿渣扒开,里面才是烧成块的铁。但这种铁十分粗糙,并不能直接用来打造工具。还需要后续的工序进行加工。
后续的工序就写在历史教科书上了。讲这种块状的粗炼铁用炒钢法、灌钢法、夹钢法进行后续加工,千锤百炼之下就变成了真正的钢铁。
想要很大块的铁怎么办?简单,要么将炉子弄得更大一些,要么将好几块铁烧热后进行熔锻。只要铁匠打铁的功夫够好,多大的铁都能给你打出来。
“炮管是这样弄出来的?”朱瞻圻吸着凉气奇怪地问徐青,“不应该是铸造的吗?”
徐青用更加奇怪的眼神看着朱瞻圻,道:“应天运来的火炮全是青铜的,铁的全是锻打的,根本没法用。公子你是不是记错了?”
朱瞻圻这才想起来,从应天运来的火炮那金灿灿的富贵色。这段时间朱瞻圻倒是总听到炮响,但那十几门炮已经成了朱高煦、赵恒和徐青等人的玩具,和朱瞻圻宣告无缘,很长时间没见了,所以才下意识问出了这么一个傻乎乎的问题。
“现在有没有办法能直接铸造铁器?”朱瞻圻挠了挠耳朵,换了个话题问道。
“有。”徐青点头道,“但都是小件,大的铁器是很难铸造的。想要铸造铁器,需要将铁融化成铁水才行。炒钢时倒是能偶尔得到水一样的铁水,但那是十分可遇不可求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浆糊一样的。这种铁浆糊流动性太差,没法铸造大型铁器。”
朱瞻圻这才对如今的冶炼技术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国历史从汉代开始基本上已经全面进入钢铁时代,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铁器加工基本上仍然处在“打铁”这么一个阶段,“铸铁”这种工艺依然是个技术难题。哪怕如今已经有了削铁如泥的宝刃,那也是打铁技术高超。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铸剑师铸造的都是青铜剑,而不是铁剑。
朱瞻圻懊恼地摇头:原本以为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钢铁的制造和冶炼工艺早就有了突破,没想到依然困在最后的那一两百度上。这一两百度的温度就决定了金属冶炼时金属的状态,也决定了金属的制作和使用方式。
“公子梦中曾见过钢铁浇筑的火炮?”徐青眼睛放着光,问道。
汉王爷家二公子曾得梦授天机,小小年纪掌握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这并不是秘密。上到皇帝朱棣,下到与朱瞻圻整日相处的徐青等人,都知道这件事。如今听到朱瞻圻问出之前的问题,徐青立刻就意识到,这位小公子恐怕是在梦中真的见过以钢铁直接铸造火炮这么大的铁家伙的方法。
“见是见过。”朱瞻圻挠头,“不过你得让我好好想想,然后着手试一试,才能知道能不能成。”
“下官愿效犬马之劳。”徐青赶紧躬身道。如果真的能够制作大型钢铁铸造件,这将是划时代的一笔,必将会被记载于史书之上。
“你先让我想想!”朱瞻圻脑子里转悠了半天“高炉”“转炉”“电炉”“微波炉”之类的想法,赶紧使劲儿摇了摇头,有些不耐烦地对徐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