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哪儿来的那么多岁月静好
岷王朱楩,朱元璋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册封为岷王,初镇岷州,洪武二十六年改镇云南。建文元年,沐晟告发其不法,正好撞在朱允炆削藩的枪口上,被废为庶人,流放漳州。永乐元年,朱棣复其王爵,仍镇云南。
云南这地儿也不知道为啥,招藩王又与老朱家藩王犯冲,反正大明历史上从朱元璋那辈开始,就不断有老朱家藩王就藩云南,然后要么还没就藩就一命呜呼,要么就到了云南又灰溜溜走人。
最早来的乃是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朱守谦九岁得封靖江王,十五岁到桂林就藩,因不守法度被废,二十六岁复王爵,改封云南。结果到了云南故态复萌,骄奢无度、横抢暴敛,朱元璋不得不将朱守谦囚禁于南京。
然后便是周王朱橚。朱橚洪武三年受封吴王,后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洪武二十二年因擅离封地被朱元璋贬谪云南,“寻止,使居京师,世子有炖理藩事”。也就是说朱橚差点儿就被朱元璋弄到云南去了,不过最终没有成行而已。不过最终也没跑脱,建文元年,朱允炆削藩让李景隆突袭开封把朱橚抓了,贬为庶人发配云南蒙化,后又被囚禁于应天。一直到靖难之后,朱橚才复旧封。
第三个便是岷王朱楩了。这位在云南进进出出,搬家搬得十分频繁。而且虽然朱棣已经复了朱楩王爵,但朱楩在云南的日子非常不好过,这会儿的朱楩三护卫被削,乃是一个光杆藩王。等到永乐六年,这位还会因为沐晟告发,再次离开云南,寓居应天、后迁北京。一直到朱高炽继位,才将这个倒霉的藩王封到武冈。
第四个是朱橚的次子朱有爋。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朱棣靖难成功后封其为汝南王。因为这家伙在建文年间曾经向建文帝告发他爹朱橚谋反,弗容于父,所以被朱棣在永乐元年分封到云南大理,把父子俩远远隔开了——是不是这操作看着挺眼熟的?最骚的操作是,这哥们儿不但曾经告发他爹,后来还告发他哥哥。最后又联合他弟弟朱有熺伪造了一封另一个弟弟朱有爝和赵王朱高燧的书信,里面写了许多大逆不道的话语。结果被当时的皇帝朱瞻基给查出来了,于是哥儿俩一起被废。
接下来就是朱高煦这个家伙了。原本的历史上永乐二年朱高煦受封云南,但赖在应天不走,朱棣也拿他没办法。
这还没完,等到朱棣下去了,朱高炽继位,将自己的第八子朱瞻垲封为滕王,藩国云南,结果还没等朱瞻垲就藩,就去世了,年仅十七岁。
关于云南这片土地和老朱家王爷犯冲这件事儿,在来的路上朱瞻圻和朱高煦仔仔细细分析了一遍。朱高煦听着有些不耐烦,他好不容易放弃了与朱高炽争夺太子之位,千里迢迢跑云南来可不是为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而是为了造舰设港抢掠安南,最终帮着自家儿子打下一片能安身立命的土地的。谁乐意在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上花心思?
朱高煦又不傻,他一听朱瞻圻帮他归纳总结的自朱元璋洪武年间到自己就藩前云南藩王的际遇,就明白了其中原委。
就云南这穷乡僻壤的破地儿,老朱家的皇帝一个劲儿往这边分封藩王,可来了又呆不久就灰溜溜滚蛋,是个人就明白了这其中肯定有猫腻儿。从朱元璋那边往下数两三辈,混账行子确实不少,但总不能全让云南赶上了吧?那为啥来一个糊一个呢?又为啥从朱元璋开始,连续三代帝王都不断往云南送藩王呢?要知道,朱允炆和朱棣那可是真的不对付,偏偏两个皇帝在这件事儿的做法上出奇一致:就是往云南送人。
只是不同的是,朱棣送过来的人是实实在在的藩王,朱高煦更是朱棣的亲儿子,又有勇力、类父。朱有爋虽然在建文年间操作诡异,但毕竟年轻,有成长空间。但朱允炆送来的朱橚却是本身有些能耐、可是偏偏是以庶人的身份被送来的,并不能说是分封,而是流放发配。
既然是发配那就要有狱卒;而分封则是因为有人需要被制衡。再联系一下朱棣和朱允炆水火不容的态度,那这朱允炆时期的狱卒和朱棣时期需要被制衡的人就昭然若揭了。
而朱元璋时期往云南送人也可以理解了:毕竟只是义子,哪怕从小养在身边,那也不是亲的。
所以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亲亲友善?大家都是政治生物,感情是真的,但政治诉求也是真的。朱棣能容忍朱高煦和朱高燧、能对朱瞻基和朱瞻圻出格的骚操作一笑了之,那是因为他们是朱棣的亲儿子、亲孙子!但朱元璋只是抚养了沐英,沐家后代可没几个见过朱元璋。
所以虽然朱瞻圻知道后世历史,知道有明一代沐家并无实质上的反叛之举,但却十分理解朱元璋和朱棣的担心和举动。
所以从云南城外见到沐晟的那一刻起,朱瞻圻就在不断观察这位的态度和反应。好在沐晟对朱高煦这位皇帝的亲儿子并无反感,最起码并未表现出反感,朱瞻圻的一颗心算是暂时放到了肚里。
至于朱高煦,并不担心沐家对他就藩云南的反应。用他在船上对朱瞻圻说的话:“你有没有信心咱们父子联手,两年将安南变成大明的布政使司?有没有信心五年将缅甸、占城全部收入囊中?有信心还担心个屁!到时候云南就不再是西南边陲,而是变成了大明腹地一处布政使司!它都变成腹地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对此朱瞻圻无言以对。谁让他上辈子只是个996的升斗小民呢?哪怕这辈子接受了两年的皇家子弟教育,潜意识中仍比不过朱高煦这个上过战场、帮助朱棣夺得皇位的正统皇家子弟气场强大、自信心爆棚。
不过朱高煦的话确实十分有道理。一方面从后世的历史来看,沐家确实没有反叛的想法,最多就是排除中枢力量对云南的干预、安稳沐家在云南的势力和统治,老老实实做个土皇帝;另一方面,从沐晟的最终结局来看,这位比不得他父亲和他大哥,本事没那么逆天;至于第三,哪怕因为朱高煦就藩云南改变了历史进程,朱瞻圻也有信心实现朱高煦口中的两年短期目标和五年中期目标。一力降十会不是说说而已,堂堂正道,打的就是沐家只将目光对准云南这片土地。
况且,沐晟这会儿还仅仅只是继承了爵位而已,并未表现出真正的价值。真正起势还得等到朝廷征伐安南的战争。有朱高煦这个勇将在旁,沐晟能不能起得来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