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认识钢琴卷帘窗
钢琴卷帘窗是音乐制作软件中最常用的编辑器之一,无论是在Studio One、Cubase中还是Logic Pro中,钢琴卷帘窗的编辑方式都是类似的,样式和整体的排列方式也是一样的。
在MIDI片段中双击,钢琴卷帘窗界面就会出现在窗口的下半部分。也可以选中MIDI片段,在菜单栏中选择“查看”→“编辑器”来打开。
下图即为Studio One中钢琴卷帘窗的基本界面。默认弹出的钢琴卷帘窗是在窗口下方,如果想让它全屏,我们还可以分离钢琴卷帘窗,生成一个独立的窗口。单击钢琴卷帘窗右边的箭头符号1即可分离。
打开钢琴卷帘窗的快捷键默认是“F2”,通常情况下Mac的F键是控制计算机的,所以将不起作用,需要调整设置。在菜单栏中选择“偏好”,再选择“常规”→“键盘快捷键”2,然后在“搜索”文本框中输入“编辑器”,并在对应位置3重新设置快捷键为“B”,这样操作起来就方便了很多。
可以使用快捷键来放大与缩小界面。当放大到一定大小的时候,MIDI音符的显示会发生变化,在音符中会显示音名4,这样就非常便于编辑了。
下图为Studio One中完整的钢琴卷帘窗的排列与呈现方式,左边是键盘的位置图,钢琴卷帘窗相当于竖着的钢琴,从下往上音高越来越高。每个音区的do音都是由C1、C2……来表示的,便于查找,其中C3为中央C的音高。
音乐理论中音的分组和软件中的分组有一些区别,中央C所在的一组音叫小字一组,其他的每一组也都有固定的名称。小字一组的C标记为c1,小字二组的C标记为c2,而小字组的C仍然标记为C。下面是音的分组的简写,用来标注乐器的音域时,就可以使用它,比如C1—g2,就代表大字一组的do音到小字二组的sol音。
按照上述音的分组,软件中的C3对应的是小字一组,一般称为中音区;C4对应小字二组,称为高音区;C5就是倍高音区。而C2是低音区,C1是倍低音区。
钢琴卷帘窗的中间区域是MIDI音符输入的地方,图中每一个色块都是一个MIDI音符,我们可以对这些音符进行各种调整,包括拉长、缩短、调整音高和力度等。
钢琴卷帘窗中MIDI音符的长短与标尺和网格相对应,标尺上的数字就相当于小节,数字左侧就是对应的小节线,一个全音符要占一整个小节。
下图中是5个基本音符在一小节中的长度(时值)对比。
每个MIDI音符上都有音名及音区的标记,代表的是对应的音高和音区。
默认情况下,钢琴卷帘窗的背景是深色的。如果喜欢颜色较浅的背景,可以在菜单栏中依次点击“偏好”→“常规”→“外观”,在下方的“加载预置”中选择“Light Scheme”中的“Blue Sky”或者“Bright Light”,整体风格就会变为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