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璀璨的文化瑰宝。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各种新思潮、新学说大碰撞的时代,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宣传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但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形的儿童来说,究竟哪些传统美德适合他们首先去读呢?这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家庭教育的深耕。习近平同志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可以说,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家风建设相结合,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也是今后孩子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勃发的生机去面对、融入更美好社会的根本。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的,“家风正,则民风淳”,“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
丛书选取人修身养性最根本的15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作为传统文化第一课,讲给千千万万个家庭,使每个家庭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起新时代的优良家风。
其中,“仁义礼智信”指的是人应崇尚、追求的五种高尚品德,“温良恭俭让”指的是人应培养、陶冶的五种高尚品性,而“忠孝廉耻勇”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三者中,品德是基础,品性显现的是品德自身的外现形态,而品格显现的则是品德表象化后的典范。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15个字作为代表中华传统美德的有效概括,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美德教育、重视家风建设的今天,在网络文化日益扩大影响,许多孩子沉迷虚幻网络文字、游戏的今天,每个家庭都很有必要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重树良好家风,让少年学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下振奋精神,培养健康心理,优化社会风气,为实现中国梦尽我之责。
编者
2018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