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物理学家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跳跃式”突变——自然选择的基础

我们刚刚论证了基因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一般的论据,但仅此并不具备强烈的说服力。谚语说,没有一个规律没有例外。如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似性没有例外的话,我们就没有机会进行那些美丽的实验,以致无从了解遗传的具体机制,更无法理解大自然的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原理。

让我用刚刚提到的自然选择来引出相关事实吧(再一次抱歉并提醒大家,我不是生物学家):

今天我们当然都知道,达尔文受到了误解,人们他把单一种类的生物群内部发生的细微、连续、偶然的变异当成了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这些性状已被证实并不是遗传得来的。这一事实很重要,我需要简单解释一下。如果拿来一捆纯种大麦,然后测量每一株麦穗的麦芒长度,并绘制一张统计图表,你就会得到一幅钟形图。如图7所示,横坐标是麦芒长度,纵坐标是该长度的麦穗数量。换句话说,麦芒中等长度的麦穗数量占优势,越短或越长则数量都在减少。现在选取一组麦穗为例(图中标黑部分),这组的麦芒长度明显超过平均数,但数量上足够再次播种,并等待它们的种子长出来。用新长出来的麦穗再做一次统计,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新的统计图中,相应的曲线应该会向右大幅移动。换句话说,他以为能通过人工选择,种出麦芒超过平均长度的麦穗。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如果种植的是纯种大麦的话,新的统计图和原来的几乎一样。而用较短的麦芒做实验情况依然不变。选择对麦芒长度没有影响——因为这种细微的连续的变异不会遗传下去。它们不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而仅仅是偶然。

图7 纯种大麦的长度统计图。黑色组为选取出来再播种的部分。

(本图并非来自真实实验,仅用作阐释原理)

四十年以前,荷兰人德弗里斯[14]发现,即使在纯种繁育的后代中,仍然有一小部分个体,差不多万分之二、三左右,会显示出细微但跳跃性的变化,“跳跃性”不是指变化很大,而是指这种变化是不连续的,因为在变与不变之间没有任何过渡形式。德弗里斯称之为突变,重点就在于不连续。这让物理学家想到了量子论——在两个相邻的能量级之间没有中间能量,因此他倾向于把德弗里斯的突变理论比喻为生物学的量子论。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知道,这绝不仅仅是比喻而已,突变的原理就是由于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但量子理论只比突变理论(1902)早发表了两年,因此,由下一代学者去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