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以泉州市为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86/40937286/b_40937286.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地形地貌
研究区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由内地向沿海逐渐下降(图2.3),海拔高程多在100~300m之间,最高海拔高程1150m。地貌形态类型复杂多样,由山地向丘陵、台地至滨海平原递变。台地为侵蚀剥蚀台地。海岸带主要有沙质滩岸、泥质滩岸和岩质海岸。惠安的崇武半岛、晋江的围头岛是沙质滩岸。湄洲湾、泉州湾为泥质滩岸。岩质海岸常与沙质滩岸交替分布。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5/21277076108311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2_4.jpg?sign=1738996523-VqT34c4xglHyzZNIY8zDFIH4sDgAwbfF-0-90bbc2f6da19da3d2d70b2f0d02aab91)
图2.3 泉州市沿海地区地形等高线
晋江的两大支流东溪、西溪的流向均呈北西至南东向,河床坡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因此建有较多的水库。河谷多属断层谷。晋江、洛阳江等河流和水系的发育,受着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晋江受永安-泉州北西向大断裂控制,各支流分别沿断裂、节理和破碎带等发育。
泉州市主要的地表分水岭位于晋江与木兰溪、晋江东西溪之间、晋江西溪与汀溪和大盈溪等溪流间。研究区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发生发展起着基础控制作用。在内陆地区,外动力作用主要以流水侵蚀起主导作用;在沿海地区,以海浪的磨蚀作用为主。所以构造-侵蚀作用是地貌发生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因此,地貌基本成因类型以构造侵蚀地貌为主。偶尔出现侵蚀-剥蚀和堆积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