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预防接种注射
预防注射是避免小儿患传染病的最好方法。新生儿可以打哪种预防针是由母体给他对哪些疾病的抗体和他对哪些疾病易感染而决定的。对北京市婴儿来说,新生儿应注射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以避免结核病和乙型肝炎对他的威胁。如果在产院未能接种这两种疫苗,可于出生后三个月内到各区、县防疫站(结核病防治所)补种卡介苗,出生后一个月内请所住地区的保健科补种乙肝疫苗。
1.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经过人工培养的无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减毒活疫苗,它不引起发病,而有免疫原作用,接种后可以代替结核杆菌的初次感染而获得特异性的免疫,产生特殊的抗体,因此可以用来预防结核病。我国从30年代即开始生产卡介苗,但应用局限,解放后才逐步在全国广泛应用。供皮内注射的卡介苗分液体和冻干两种剂型。液体卡介苗效期短,不稳定,现很少应用,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是冻干卡介苗。
卡介苗自问世以来,已应用60余年,国内外大量的观察资料证实其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可以预防结核病。由于胎儿时期不能通过胎盘获得免疫,新生儿出生后即是易感者,所以现行免疫程序规定,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即应初种。城市儿童应于7周岁加强免疫1次,农村儿童于7、12周岁各加强免疫1次。
卡介苗的免疫效果可受疫苗效价、接种技术、当地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把卡介苗接种作为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来推广应用,对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乙肝疫苗
卫生部制订的《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在全国推行新生儿和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先城市、后农村,在贫困农村也要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新生儿免疫接种程序:按“0、1、6月三针间隔接种法”接种。“0”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1针(对其他儿童或成人为第1针起始时间),“1”为间隔1个月打第2针;“6”为小儿满6个月,即第1针后的6个月打第3针。
接种剂量则根据母亲血清检测结果而异。在老少边穷地区,无化验能力的,可每次注射乙肝疫苗10微克,共3针。
能筛查的地区,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之新生儿第1针使用30微克,第2、3针用10微克。对表面抗原及e抗原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每毫升含200~400μ)注射1针(在出生24小时内),第2~4周后按0、1、6间隔,每次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肌肉注射,注射前将药摇匀。
乙型肝炎免疫
乙型肝炎病毒存在患者的各种体液中,婴儿通过分娩期的“垂直传播”途径传播。为阻断这一重要的传播途径,对“乙肝”孕妇所生的孩子应做如下处理:
1)出生后即刻吸净咽入消化道的羊水、血液和粘液,并即刻洗澡,清除皮肤所污染的羊水、血液。
2)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疫苗20~30微克。
3)出生后3个月、6个月各注射乙肝疫苗20微克。以上为主动免疫法,使孩子体内产生抗体。
4)如母血e抗原阳性,则可加被动免疫,即生后即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毫升,出生后3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HBIG0.5毫升。
5)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的联合方法。
出生后即刻及第3个月各肌肉注射HBIG0.5毫升;生后4~7天内、第1个月、第3个月各肌肉注射乙肝疫苗20微克。
北京市已对所有新生儿,不论其母亲乙肝抗原阳性与否,均实行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
6)母乳喂养问题。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母子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期,产后如果母子密切接触,即使不以母乳喂养,同样可以传播乙肝病毒,因此母乳喂养与婴儿的感染率关系不大。如果母体已产生抗体,或新生儿已经免疫,则可以母乳喂养。最理想的是,凡乙肝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进行主动与被动两种免疫,则可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