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名师论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名家的教育智慧(3)

华陀拜师求教

华陀,汉代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其中对外科尤为擅长。

华陀成了名医以后,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

一天,来了一位年轻人,请华陀给他看病,华陀看了看说:“你得的是头风病,药倒是有,只是没有药引子。”

“得用什么药作药引子呢?”来人问道。

“生人脑子。”病人听后,吓了一跳,上哪去找生人脑子呢?他失望地回家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年轻人又找了位老医生,老医生问他:“你找人看过了吗?”

年轻人回答:“我找华陀看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办法,只好不治了。”

老医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找生人脑子,去找十个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记住,一定要找人们带过多年的草帽才顶事。”

年轻人照办,果然药到病除。

有一天,华陀又碰到这位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一般,不像有病的样子。于是便问:

“你的头风病好了吗?”

“是啊,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治好了。”

华陀详细地打听了治疗经过,非常敬佩那位老先生。他想向老医生请教,把他的经验学到手。他想,如果老医生知道他是华陀,肯定不会收他为徒。于是,他装扮成一个普通人的模样,跟那位老医生一直学了三年徒。

一天,老师外出了,华陀和师兄弟们在家里拣药。门外来了一位肚子像箩、腿粗如斗的病人。病人听说这儿有名医,便慕名而来求治。

老师不在家,徒弟们不敢随便接待,就让病人改日再来。病人苦苦哀求着:“求求先生,给我治治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太不容易了。”

这时,华陀见病人病得很重,不能拖延了,便说:“我来给你治治吧!”

说着,拿出二两砒霜交给病人说:“这是二两砒霜,分两次服用,可不能一次全吃了啊!”

病人接药,连声道谢而去。

病人走后,众师弟埋怨着:“砒霜是毒药,吃死了人可怎么办?”

“这人得的是鼓胀病,必须以毒攻毒。”

“治死了人谁担当得起啊?”

华陀笑着说:“不会的,出了事我担着。”

那个病人拿药出了村外,正巧遇上了老医生回转来,病人便走上前求治。老医生一看,说道:“你这病好治,买二两砒霜,分两次吃掉,一次全吃了有危险,快快去吧!”

病人一听,说:“二两砒霜,你徒弟已拿给我了,也是叫我分两次吃的。”

老医生接过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心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陀,还有谁知道呢?我还没传给徒弟呀?”

回到家里,问了两个徒弟:“刚才大肚子病人的药是谁给开的?”

徒弟们指着华陀说:“是师兄。我们说这药有毒,他不听劝告,逞能。”

华陀不慌不忙地说:“师傅,这病人得的是鼓胀病,用砒霜以毒攻毒,病人吃了有益无害。”

“这是谁告诉你的?”师傅问道。

“护国寺老道人,我在他那学了几年。”

老医生这才明白过来,他就是华陀。连忙说:“华陀啊!你怎么跑到我这学徒啊!”

华陀只好如实说出拜师求学的原因。

老医生听过华陀的话,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你已经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医生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真对不起你呀!”

老医生当即把治疗头风病的单方传给了华陀。

郑玄千里拜师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

郑玄自幼勤奋好学,熟读经史。十二岁时,随母还家,正赶上腊会,有十多人在那里欢聚,他们都穿着华丽的服装,高谈阔论。郑玄对此非常冷淡,离他们很远,其母催促多次,让他参与,他说:“此非我志,不在所愿。”说完就离开人群到别处读书。

后来郑玄在乡里任啬夫之职,主管乡间民事诉讼和收取赋税,每逢休息时他都前往学府,向老师请教各种经学问题。从此他就不愿意担任官吏,立志读书,他父亲非常愤怒,但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郑玄辞职进入太学学习,白天在学校学习,晚间经常读到深夜。

郑玄立志求学,多方拜师,不耻下问,研究义理,力求深透。开始拜京兆第五元先为师,研读《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及《九章算术》。掌握这些经典内容后,又拜东郡张恭祖为师,学习《周官》、《礼记》、《左传》、《韩诗》、《古文尚书》等。郑玄读书非常精细,认真圈点评注,每有所得,就在书上写眉批,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见解独到。他治学严谨,从不妄加揣测和品评,不懂就问,到处寻师,山东有名的学者他几乎问遍,并不满足,还要精益求精。

马融精通经史,学识渊博,名重一时。郑玄千里迢迢西入关中,经卢植介绍拜马融为师。马融有学生四百多人,亲自进入课堂听讲的仅五十余人,多是学识水平较高者。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马融派学业成就优异的学生去教郑玄,郑玄不因为没有亲自聆听马融教诲而失望,日以继夜发愤读书,孜孜不倦,学识大有长进。有一天,马融召集许多弟子考论图纬,遇到许多问题不能解答,听说郑玄善于计算,在楼上召见郑玄。郑玄才思敏捷,回答准确,计算迅速,马融和他的学生很是惊奇,赞叹不止。郑玄借此机会,把几年来在经学上的疑难问题全部提出来,马融一一作以解答,郑玄顿开茅塞,心里非常高兴。解答完毕,郑玄就和老师马融告别返回山东。马融依依不舍,长叹一声对他的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郑玄在外地学习十多年,目睹了东汉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厌恶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势力小人,却甘愿当一个正直的学者,毅然回乡务农,自食其力。虽家境贫寒,仍办学教书,跟随他学习的近千人。当时学习的内容是六经。给六经作注释的人很多,各持己见,洋洋几十万言,往往言不及义,阅读起来不得要领,无所遵循。郑玄综合诸家所见,“刊改漏失”,删繁就简,使“学者略知所归”,减少学习难度,深受学生欢迎。

何进、董卓、袁绍多次征召,郑玄拒绝赴任,安贫乐道,一心教书,培育人才,郗虑、王基、崔琰这些名倾一时的汉魏贤臣都出自他的门下。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潜心钻研,以“述先圣之元意”“整百家之不齐”为己任,著书立说,自成一家。郑玄一生著述甚丰,所注释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等,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褅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共一百多万字。郑玄在经学界是很有权威的,他兼修今古文,融汇古今学说,见解超常,注释详实,“义据通深”。唐初作《五经正义》多采用郑玄注释,足见其影响之深。总之,郑玄为我国文字学、训诂学及史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石勒尊师好学

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发生了分裂,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势力,自称为赵王。

石勒是羯族人,他家世代是部落的小头目。他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给人家做过奴隶、佣人。一次,他被乱兵抓住,关在囚车里。正好车旁有一群野鹿跑过,乱兵纷纷去追捕群鹿,他才趁机逃走。

石勒受尽艰难,没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织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后,他投降汉朝,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他不识字,但从小受过汉族文化教育。任大将以后,渐渐懂得了要成大业,光靠有武力不行。于是,拜一个汉族士人张宾为师,采取了许多治国措施,还收留了一大批北方汉族中的贫苦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虚心向他们求教。由于他骁勇善战,加上有张宾等一大批谋士、老师帮他出谋献策,势力更加强大。过了两年,他在襄国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后赵。

他自己没文化,却十分重视读书人和尊重教书的先生。当了皇帝后,命令部下,凡遇到读书人和有学问的先生,一定要请到襄国来。他采用了张宾等人的意见,设立学校,要他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的制度,招贤纳士,凡是各地保送上来的人经过评定,合格的就选用为官。

石勒特别喜欢读书,他自己不识字,就请一些读书人和老师把书讲给他听。他一边听,一边认真思索,没有一点架子,还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次,他让人给他读《汉书》,听到有人劝汉高祖刘邦封旧六国贵族的后代的历史,他说:“刘邦采取这种错误做法,怎能得天下呢?”讲书人马上给他解释:“后来由于张良的劝阻,汉高祖并没有这样做。”石勒点点头说:“这才对啦!”

由于石勒重用人才,尊师好学,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后赵初期才出现了兴盛的景象。

顾恺之敬业称“三绝”

顾恺之(约345—406),字长康,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东晋著名的绘画艺术家。

顾恺之乳名虎头。小时候,喜欢吃甘蔗。他吃甘蔗有个怪脾气,别人是从根往梢吃,他是从梢往根吃。从不改变。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吃,他回答说:“从梢往根吃,越吃越甜,这叫作渐入佳境嘛!”

顾恺之在学习上,以至后来的文学艺术的求索上,也像他吃甘蔗一样,“渐入佳境”。

他天资聪慧,但不傲慢,反比一般人更虚心,更勤奋。他经常向当时文坛上负有盛名的谢瞻学习做诗,每作一篇,都要朗朗吟读,敬请谢瞻教正。一个夜晚,月光皎洁,万籁俱寂。他和谢瞻陶醉于诗赋的吟诵之中。过了午夜,谢瞻想去睡觉,就趁顾恺之注视诗稿之际,悄悄示意别人代替他,和顾恺之合声朗读。专心致志的顾恺之,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发现在他身边的不是谢瞻。

顾恺之由于刻苦努力,20岁时就成了东晋时代多才多艺的名家。他长于吟诗作赋,巧于绘画书法。

他作的画多数是人物、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他画人物十分注意刻画眼睛,叫作“点睛”。他说:“我的画传神的写照全在眼睛之中。”他在建康瓦棺寺所绘的《维摩诘像》壁画,栩栩如生,光彩耀眼,曾轰动一时。

他曾给一位叫裴楷的人画像。画完后,人人夸赞“如其人落落而至”。他却说:“尚未成也。”随后,提笔在脸颊上描上了三根细毛。人们顿赞:“妙也!”

顾恺之绘画重视写实,尤其重视表现事物深刻的内在精神。他画的《〈女史箴〉图》,描绘了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修养的妇女的事迹,颂扬了她们的高稚风貌和贤淑美德,全画分为9段,线条周密绵畅,活像春蚕吐丝,形态神采兼备,可谓妙绝至极。

他的绘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他“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许多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他的绘画作品主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等都是进入佳境的祖国艺术稀世珍宝。

顾恺之的求索可谓进入了佳境。后人给他的绘画以高度评价,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高度赞扬他为“画绝”、“才绝”、“痴绝”!

范缜以师为父

范缜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舞阴(今河南泌阳)人。是晋朝安北将军范汪的后代。祖父范璩之曾做中书郎。可以说出生于书香门第。只是父亲去世很早,使家道中落,生活的艰辛,形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也增加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

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不仅学习儒家、道家学说,也学习法家、墨家学说。正因他广泛涉猎群书,加上他的性格,不随波逐流,喜欢独立思考,所以他接受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9岁,他拜刘献为师,成为刘献的得意门生。刘献喜欢他刻苦钻研,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经常对他个别教育,解答疑难问题。师生一谈就是一个长夜。

范缜20岁了,按当时的习惯举行冠礼。常规做法是:由父亲把他的头发束起来,举行仪式,表示他已长大成人。互相道喜。可是范缜幼年丧父,这冠礼就由老师刘献代替父亲给他束发。同学们也都来祝贺。刘献以师代父,对范缜鼓舞很大。他虚心学习,学业大进,终于写出了继王充之后的唯物论巨著《神灭论》,无情地抨击了王公大夫无人不言佛、道鬼神的迷信浊流,对发展唯物主义思想起了积极作用。

陆爽以书为师

陆爽是隋朝著名的学者。是魏郡临漳县人,在隋建国初期做了太子洗马。曾与宇文恺等人共同撰写《东宫典籍》70卷,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

他聪明好学,以书为师,博览群书。他读书的特点是喜欢背诵。他认为只有能背诵,才能掌握它的意义,并提高记忆力。9岁时,就能背诵2000字的文章。17岁做了主簿,好学不倦,经常手不释卷。他认为世上物品最珍贵的就是书,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财富、千金难买。他立下志愿:终生以书为师。北齐被北周消灭以后,周武帝听说他是个有名望的学者,就征他入京做官。当时应征的还有阳之、袁叔德等10多名学者。他们一起去京赴任。这些人带着家眷、行李,大小包裹。每个人身后,都是好几辆车。

可是陆爽一没带家眷,二没带大小包裹,车上却满载着书籍。大约有几千卷,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他说:“什么都可舍弃,书一本也不能丢啊!”

到了京城之后,周武帝听到这件事,很感动,亲自召见了他。非常钦佩他的人品和治学精神,以大礼接见了他。

陆爽以书为师,终生不移。终于使他的学识越来越丰富,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