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20年第1期/总第5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党建研究

论党的政治建设引领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价值意蕴[1]

潘超[2]

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理念上要不断强化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全面提升高校党建质量的思想认识,正视新时代影响高校党的建设质量的突出问题,分别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上完善高校党建质量的制度体系,夯实全面提升高校党建质量的制度根基;实践中要不断激发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高校党建质量的活力,推动高校党建质量建设上升为理论,不断总结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高校党建质量的宝贵经验,推动党的政治建设在全面提升高校党建质量上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 高校 基层党组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3]高校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建质量的重要阵地,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思想认识,坚定政治信仰,把握政治方向,发挥政治功能,营造政治生态,切实提高高校党建质量,构建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提高高校党建质量的制度体系,夯实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根基。

一 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高校党组织作为领导学校事业发展的政治核心,担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重大任务。充分认识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性,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既是党的领导有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高校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夯实政治基础,切实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为高校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提供根本遵循和正确引领。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是实现高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要求。高校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不断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以高校党的政治建设引领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不断提升。

(二)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当务之急

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尺,更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战略资源。目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要牢牢把握好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权、主导权、话语权。努力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关键在于高校党委的政治领导力,使高校党委更好地肩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要立足于民心这个最大的问题,以人民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鲜明的特色和最大的优势,确保高校始终是拥护党的坚强领导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不断将高校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不断夯实高校党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切实提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能力。

(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高校要想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凝聚团结师生、教育党员和模范带头的作用。着力提升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能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自觉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去,把握学生成才规律,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书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帮助大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正能量。

二 正视新时代影响高校党的建设质量的突出问题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需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和夯实群众基础,切实增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组织力,将高校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成高校治理的优势,就必须正视影响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的突出问题。

(一)腐败危害高校党的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建设中必须正视的突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4]在高校,从基建到招生,从科研到学术,腐败均有渗透。高校腐败问题的背后是权力的肆意任性,一所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党组织。高校腐败虽然局限于基层单位和部门,但其隐蔽性让人深恶痛绝。高校腐败侵害师生利益、侵蚀大学精神、破坏教育公平、影响人才培养、破坏基层民主和政治生态,其危害不亚于“老虎腐败”。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腐败使高校背离了根本,使立德树人成为空谈,影响高校党的建设质量。

(二)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缺位导致党的建设质量不高,是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建设中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

新时代高校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创新,也是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战略之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就要突出抓好政治建设这个纲要和灵魂,牢牢牵住政治建设这个“牛鼻子”,以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党的政治建设与高校内涵建设。[5]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哪一个地方的政治建设搞得好,那个地方的工作就能取得大发展。高校对党的政治建设认识上的不到位,是高校党建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思想上对高校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人认为党建是“软的”,教学是“硬的”,对于党的政治建设常常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高校党员干部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组织观念涣散和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的内在思想根源在于不讲政治。另一方面,高校忽视党的政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就会导致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方向不清、失去灵魂和根脉,就会造成高校弊病重生、人心涣散、斗志丧失和党建质量下降。

(三)高校党的建设能力不足导致党的建设质量下降,是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建设中必须正视的普遍问题

高校党建质量与抓党建的能力密切相关。高校党的建设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高校党组织创新能力不足。高校应对某些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不足,习惯运用老思路应对新问题,高校党建工作缺乏系统性、创新性,同时相关制度不完善,党建工作的系统性推进不得要领。第二,高校党组织政治站位不高。跳出党建抓党建、内容空洞、形式呆板和千篇一律导致高校党建工作“上下一般粗”,不善于总结经验和进行制度创新,不能有效地把“上接天线”和“下接地气”有机融合起来,高校党建工作的效能就无法彰显,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就成为一句空话。第三,党组织建设协同性不强。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作,不能把党建与其他工作割裂开来抓、孤立起来看。倘若党建工作不能协同联动、同向而行、同频共振,最终将导致高校党建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无法发挥。

(四)高校党的建设创新能力不足影响党建质量的提升

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是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重要驱动。目前,高校党建创新能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原因。第一,高校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方法陈旧、理念缺乏创新、公信力不强等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还停留在仅仅落实上级会议和文件的总体要求上,不能认真区分高校党建工作的对象、时间、特点、方式和方法,按部就班、生搬硬套、“上下一般粗”,因此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和效果并不明显。第二,高校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足。高校基层党组织有赖于扩大和增强高校师生参与面、影响力和组织力,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有效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平台和阵地,让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教材、走进课堂、融入师生头脑,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满足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第三,高校党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高校党建质量管理缺乏可操作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是导致高校党建质量不高的重要因素。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建质量管理是促进高校党建创新的基本要求,科学合理地设定党的建设质量管理预期目标,以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党的建设质量管理工作,推动人民导向的党的建设质量管理问题被发现、质量控制和品质改进机制建设,实现党的建设质量管理稳定、可控并不断走向卓越。[6]

三 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几个面向

高校能否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党建质量,关系高校能否积极应对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组织和制度保障。

(一)提高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质量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高校只有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才能从政治高度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从而构建起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三线联动”的组织体系;将党的领导贯穿高校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过程,推动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育人,为提升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质量注入“源头活水”。

(二)提高高校党的思想建设质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7]全面从严治党,根本在于思想从严,将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加强理论武装,有利于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推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质量提升。新时代高校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强化政治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引导高校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志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新人。提升高校党的思想建设质量,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在学通弄懂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增进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根本在于认清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先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再把实践活化升华为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

(三)提高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质量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才能实现。“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工人阶级的大军。”[9]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把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高校党的组织建设质量的关键在于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成办学治校的优势,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发动组织师生、团结带领师生,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

(四)提高高校党的作风建设质量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和宗旨问题,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涉及教风、学风和文风等方面。新时代高校作风建设是提升高校党建质量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要素,提高高校作风建设质量,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是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根本前提。通过不断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广大师生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倡导风清气正的教风、学风、文风和良好的政治生态,营造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美好校园环境,全面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育人育才水平。

(五)提高高校党的纪律建设质量

加强高校党的纪律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0]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切实履行监督、执纪和问责的任务,紧紧围绕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增强纪律意识和强化底线思维,真正地把党章、党规和党纪学深、学通、学透,把党的纪律要求摆在前面,切实做到守住底线、不踩黄线、不越红线,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党的权威和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总之,加强纪律建设是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六)提高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质量

新时代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应深化高校党的制度性改革,加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有效性制度供给,加强高校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实现依规治党、依法办事和依法决策,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各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设科学规范、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高校党组织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党的规章制度,加大对高校党的规章制度的完善、梳理和审查力度,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制度建设质量。高校注重将党的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条例衔接和协调,以确保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以党的制度建设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落地生根。此外,要加强对高校党组织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高校党的制度化建设的成效,使其成为规范高校党员干部权力的红线。

(七)提高高校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质量

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是建构牢固的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廉洁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师德师风建设的始终,积极引导高校教师把教书育人和提升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提高高校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质量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高校要把提高反腐倡廉建设质量与改进高校领导干部作风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高校师生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高校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质量工程促政风、带校风。

四 全面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的基本路径

针对新时代影响高校党的建设质量的突出问题,着力从党的政治建设、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政治生态、夯实组织制度保障等层面入手,全面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

(一)强化高校党的政治引领,切实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统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意味着党的政治建设高于其他建设、包含其他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总纲和灵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11]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关键在党的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和办什么样的大学的根本性问题,更是实现高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高校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守初心、担使命,牢牢站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问题,明确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初衷,全面提升高校党建质量,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思想和政治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高校党的建设其他方面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将党的政治、组织、思想和制度的优势转化为高校治理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政治优越性才能得到有力彰显。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2]理想信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和精神追求,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概念范畴,这种具体的概念范畴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和实践来实现的。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建立在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真理认识得越深刻、理解得越透彻,我们就越能被真理的强大力量折服,理想信念就越坚定。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3]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能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力量源泉和强大精神支撑。因此,理想信念的本质规定就在于言行一致、知行合一。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能否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能否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能否构筑起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检验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的重要标尺。

(三)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切实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态,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和党风。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学理阐释,让高校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严格高校管理办学,教师要行为世范,学生要尊师乐学,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共同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深入人心。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全局、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着力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高校要选优配强院系基层党组织书记,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四)夯实组织制度保障体系,切实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

制度治党是习近平有关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党的建设领域的重要体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构建一整套高校“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控权”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制度是提升高校党建质量的重要抓手,如何发挥其重要作用是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制度建设尤为重要。第一,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相结合,注重把办学治校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做法转化为规范性制度安排,特别是在招生录取、后勤基建、科研经费、干部选拔、领导决策等重点环节上加强过程监督和制度供给,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制度土壤,从制度层面促进高校党的建设落地生根。第二,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通过“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深化党的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在党组织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环节发挥党内民主,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高校党的建设的干扰和对制度的破坏,杜绝腐败现象发生。第三,构建系统完备的监督体系。绝对权力必将导致绝对腐败,权力监督是权力正确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不仅监督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而且要聚焦高校党组织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积极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高校基层党组织立体化监督体系,从而有效保障权力的规范运行。进一步创新高校巡视组织制度和方式方法,保持对高校腐败查处的高压态势,清除危害高校政治生态的腐败毒瘤,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高校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方世南、尤西虎:《论党的建设质量管理》,《理论探索》2018年第4期。

[2]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基地:《党的政治建设“三要义”》,《湖南日报》2018年2月8日第5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5]《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

[6]倪明胜:《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光明日报》2018年7月9日第2版。

[7]潘超:《高校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索》,《唯实》(现代管理)2018年第10期。

[8]《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 htm。

[11]中央宣传部编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On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Lead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n Chao

Abstract: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mmunist Party this major proposition,stressing that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the most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so that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put in the first place.I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From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ideological construction,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style construction,discipline construction,system construction and anti-corruption construction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building institu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ystem,and consolida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building institutions foundation;in practice,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cultivate the vitality of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and promote the quality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ise into the theory;Constantly summing up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of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reached a new historical height.

Keywords:Party's Political Construc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ic-level Party Organization


[1]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SJBFDY618)“高校基层党组织机制建设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校级思政专项(项目编号:ky-zxsz801)“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校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G-201910)“新时代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2]潘超: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44页。

[5]倪明胜:《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光明日报》2018年7月9日第2版。

[6]方世南、尤西虎:《论党的建设质量管理》,《理论探索》2018年第4期,第24页。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9页。

[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510页。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1]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基地:《党的政治建设“三要义”》,《湖南日报》2018年2月8日第5版。

[12]本书编写组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手册》,人民出版社,2016,第259页。

[13]《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