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颈部解剖
冯越蹇等报道:面颊部和颈部的固位结构(假性韧带)是浅筋膜的膜层在特定的部位和深筋膜紧密愈着,其纵向纤维相应增厚,从而将皮肤固定于局部。
人年轻时,由于面部固位结构的支撑作用和皮肤本身的结构特性,使面部软组织可以抵抗重力的影响而维持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组织内脂肪等结构含量的变化,使其对局部支持作用的减少或移位到其他部位,其最终结果使皮肤的固位结构作用减弱,局部脂肪组织的异常堆积使面部软组织的移位,在特定的位置上出现袋状或皮肤皱纹变化,如颈横纹、颏下袋、下颌袋、鼻唇沟加深或颊部皮肤皱纹等。在对一张老年脸衰老征象分析时,发现面颊部的老化主要位于颊部、下颌部面动脉经过处的前方及耳前方的皮肤。
就颊颈部一般结构来看,该区的层次为皮肤、浅筋膜浅层、表情肌、浅筋膜膜层、腮腺包膜及深筋膜。浅层为脂质膜,它在腮腺表面和颈阔肌的部分内含纤维组织略多,而在其他部位的脂质膜含脂肪量较多,使皮肤和深部的结构连接较松,其间有面神经颞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通过。颊部是面部表情肌从深筋膜到口周的位置,因此,此区域的脂质层和表情肌之间的联系密切,脂质层既作为皮下的浅筋膜,也作为表情肌之间的填充脂肪,形成了颊脂肪垫的前叶。此区的外侧界是颊脂肪垫颊突的内侧,下界是颈阔肌和下唇方肌的交界处。颈阔肌位于脂质层的深面、膜层的浅面,其上端以纤维膜起于颧弓的下缘,在此处它和深面的膜层很难区分;但其内的肌纤维出现的位置存在个体差异,平均距肌起点3.5cm的位置。颈阔肌的内侧部起于下颌骨下缘的内侧,和下唇方肌的起点相邻,前内侧以一薄膜层与对侧的颈阔肌连接,其后缘也以薄膜层与深面的膜层融合。
膜层在颧弓和颧骨下缘与此两骨分离进入面颊部,走行在颈阔肌和腮腺包膜之间。在其进入面颊部时,膜层在颧弓和颧骨的下缘增厚,其表面的连接皮肤真皮的纵向纤维也增厚,形成皮肤固位结构。在腮腺包膜和膜层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其间无血管与神经。但在腮腺四周,膜层和腮腺的包膜结合较紧密,并包裹在从腮腺深面穿出的血管神经周围,形成增厚的结构。膜层由腮腺前缘向前行,越过咬肌并与咬肌筋膜紧密粘连,但与颊脂肪垫联系较疏松,其与颊脂肪垫的包膜亦有纤维交叉;在前行的行程中,膜层穿过表情肌,逐渐止于该部位的真皮,达鼻背处;向后行与耳周围及胸锁乳突肌的深筋膜粘连紧密,参与耳位置的固定。包裹在面神经额支和颧支周围的膜层和颧弓下缘的膜层是一体,包裹在面神经颊支周围的膜层形成腮腺前缘韧带,包裹在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颈支的膜层形成腮腺下缘固位结构,而且颈支周围的膜层呈片状增厚,一直向后延伸到耳后筋膜。膜层在颈阔肌深面走行时的层次是很清楚的,但在一定的位置增厚,如在颈部第一颈横纹处,膜层增厚,且其与真皮连接的纵向纤维增厚,使皮肤和深面的组织连接紧密,活动度减少。但膜层在颊脂肪垫颊突与口周和颊部交界处之间的位置较模糊,表情肌从深筋膜起始后浅出,穿过膜层后止于口周。在下颌骨表面,膜层走行在骨膜的表面,被下唇方肌穿过后,经过颈阔肌内侧部起始后仍旧走行在颈阔肌的深面。但在颈阔肌和下唇方肌之间,膜层和纵向纤维也增厚形成特定的结构。
关于颈横纹:颈横纹是每个人在颈部特有的皮肤横纹,一般分为两条。位于颈横纹处的纵向纤维增厚,纤维含量较丰富,皮肤和深面的颈阔肌及深面的膜层连接较紧密,颈横纹的两旁有多支皮肤血管从颈阔肌穿入皮肤。位于颈阔肌深面的膜层和局部的深筋膜连接较紧密,这样在第一颈横纹处的皮肤通过纵向纤维而固定在局部。第一颈横纹位于颏颈角下方1cm的位置,它是下颌下区域和颈部的分界线,由于它通过纵向纤维将皮肤与膜层,甚至与深筋膜固定在一起。当颈部皮肤松弛,需要通过手术矫正时,彻底离断第一颈横纹的纤维结构是很重要的步骤。
下颌骨前1/3下颌缘处为下唇诸肌与颈阔肌的交界,皮肤与肌肉结合紧密,此处外缘为下颌松垂的前下缘,因而矫治下颌松垂皮下组织提拉线不必超过咬肌前缘,更没有必要超过鼻唇沟。另外,在颈部松弛者,颈阔肌悬韧带已松弛,其位于腮腺、颌下腺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分离颈阔肌后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