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本草初始
——懵懂时代的人草战争
话说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随手拈起一茎草递上;文殊接过,呈起示众,说:“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
虽然这只是《五灯会元》中的一则语录,却也一语道破了世间草木的终极奥秘。但菩萨的禅锋不易参透,神通更属虚幻,古老的中华,究竟是谁,第一个勘破了这个玄机呢?
都说是神农。来自洪荒深处、那个遥远得如同传说的时代的神农。
那是一个帝皇成群的时代。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究竟是哪几位,千百年来史家各说各话一直没个定论。三皇有的说是天皇、地皇、泰皇;有的说是天皇、地皇、人皇;还有的说是燧人、伏羲、神农;或者伏羲、女娲、神农……如果撇开实在太过缥缈的天皇等几位,神农无疑是其中最没有争议的一位上古圣皇。
相对已经围绕太阳转了四十多亿圈的地球,人类满打满算的几百万年历史不过只是电光石火一刹那。如果地球有知觉,如今看着人类肆无忌惮地在自己身上挖掘轰炸,痛恼之余它肯定会大惑不解:这些暴发户般的新贵到底是从哪里学得的这般神通——当初,比这些两脚直立的小生灵强壮不知多少倍的恐龙,苦苦爬了一亿多年也没看出有了多大长进。
可纵然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人类对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经历也还是只能摸索着猜测着,勉勉强强拼凑出个模糊的轨迹。至于文字出现之前的很多人和事,更是注定成了永远没有答案的谜——混沌成一块冷冰冰的化石、一片乌蒙蒙的陶片、一捧不及细看便消散在风中的劫灰。
神农便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走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想搜寻一些神农和他所在时代的资料,可最终无奈地发现,这人间,早已经没了他任何可靠的痕迹。他就是司马迁。《史记》中“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一句话,包涵了多少的惆怅与遗憾。
但有些人是必定要在后人的传唱声中复活的,神农也是其中之一。
后世的典籍中,不时又出现了很多有关神农的条目,唐史家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纪》应该算是比较详细的,说“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云云。当然,也必不可少地收入了那个著名的典故:“(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关于此典,记载更早更细的是《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蠬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燥湿肥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神农之所以成为神农,一来是他教民农耕粒食,二来便是他尝百草知药性,创立了医药学。
于是,他的结局便没有疑义,定然是尝草药太多,终于在劫难逃,中毒不救,死了。
但究竟是什么东西要了神农的命,说法却也不少,可古老相传,嫌疑最大的元凶应该是断肠草。
断肠草又是什么草呢?又说不太清了。上海科技出版社的《中药大辞典》中,此名之下有十二种之多,包括了雷公藤、草乌、狼毒等著名的毒物。但最多的人认为,这些家伙的毒级还不够档次;起码还有一株草的烈性,是它们所望尘莫及的,也只有那样的剧毒,才有可能终结神农的性命。这种可怕的植物叫作钩吻。
钩吻是种卵圆叶开小黄花的藤,南方分布较广,多生在向阳处,并不起眼,但在行家看来却是世上极危险的物种之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这种草是“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并说他在闽中亲见当地人有用这玩意自杀的,“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陶弘景更是对这药名做了一番形象的解释,“言其入口则钩人喉吻”,故称钩吻。
如果神农真的是不幸遇到了这种植物,那么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肯定是极其痛苦的。《本草纲目》载,此药“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即黑烂”。现代医学的表述是此药中毒后眩晕、言语含糊、口咽灼痛、吞咽困难、肌无力、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很快,死亡。
是什么原因驱使神农满山遍野地寻觅、咀嚼、品味着不知来历、不知名目、不知作用——不知会不会要了自己命的草药呢?
后人看来,这简直是废话:寻药治病救命,还需要理由吗?
需要!那个懵懂的时代,是谁首先发现,人的身体难受了,可能不一定是鬼神作祟呢?是谁首先猜测,刚才还生龙活虎与自己一起争夺着撕咬兽肉的伙伴突然脸色发黑倒地抽搐,也许不是上天的惩罚呢?是谁最先怀疑,有人活得久死得安详,有人却短命死得痛苦可怕,或者不是祖先的意思,而是另有原因呢?
是谁,最早发现了,天意神灵之外,人自身避免不了会出故障——会生病呢?是谁,最早在绝境里也不服所谓的命定,一口咬定那不过是某种与道德无关的疾患,是有可能挽回的呢?
或许,最早的启示可能从动物中来。一匹看上去虚弱不堪的野鹿挣扎着来到一片沼泽,喘着粗气东倒西歪,耷拉着头急切地寻找着什么。终于,它低低呻吟了一声,叼起一株草,使劲嚼了起来,没多久,原本呆滞灰暗的眼珠竟然越来越亮,哆哆嗦嗦的四脚不知什么时候站得笔直,再一会,它一声欢鸣,撒开腿箭一般地冲入了山林。
这一切,被某位躲藏在岩石后的猎手看在眼里。不知什么时候,他垂下了已经瞄准的弓,若有所思;直到野鹿消失后,他才慢慢走过去,捡起地上被嚼残的叶片,细细看着,良久不动,不知在想着什么……
地球如果有记忆,它一定不会忘记这一刻,就像不会忘记人类第一次从枯木中钻出火星那样:人类日后令它欣慰令它诧异令它恐惧令它痛苦的力量,源头之一,正是人类对这株不知名野草的凝视。
神农尝百草,其实有着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人类从此开始试图掌握身外的力量,试图控制神秘的自然界,来壮大自身,一步步逃离冥冥中鬼神的魔掌,一步步走出听天由命的绝望——一点点汲取大地的能量来对抗冷酷无情的上苍!
但婴儿迈出的第一步,尽管意义巨大,毕竟还是蹒跚无力的。神农的时代,挑战隐藏着蛇虫猛兽或者本身比蛇虫猛兽更恐怖的蛮荒山林,几乎是赤手空拳的人类绝对是渺小可笑的——后世传说,神农用来解毒的,不过是几片茶叶。这些以嫩为佳的树叶,在我们的时代,连解酒都往往不能胜任,别说一日遇七十毒,也许只一毒就得要了命。所以,神农应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组织、无数辈人——一代代人类派出的、更可能是自愿的、以生命为代价探索绿色未知世界的开路先锋。
人类有个极可贵的优点:永远不想忘却为他们的幸福做出牺牲的先烈。但人类还有个缺点,就是也善于忘却,他们记不住太多的名字。何况,一路走来一路遗忘,原本就是轻装前进的需要。
因此,作为那群人的代表,神农出现了。他被尊为炎帝,列入三皇之一,受到了后人感恩式的崇拜。(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炎帝与神农更可能是两个人)
人类又有个特点,希望自己所崇拜的人越了不起越好,仅是英雄还嫌不够,还应该是更有力量的、最好还有神通来保佑在香火前虔诚跪拜的凡夫——现实的人类潜意识里甚至希望那炷香在纪念之余也能发挥些实在的贿赂效果。
于是,后人传说里的神农便自然有了一些神力。连《补史记·三皇本纪》都记了,神农有一条神鞭,一打草木便能知道药性;不过根据却可能不过是干宝的《搜神记》:“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好事者甚至附会出了神农的神迹:“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述异记》)民间传说更要生动有趣,说神农是个玲珑玉体,能看见自己的五脏六腑。这样的身体就像后世的玻璃试验器皿,天生是用来做活体药物试验的,因而能明明白白知道草药如何进入人体、在哪里发挥作用。既然如此神奇,那么能令神农倒下的植物,必须得是天底下最毒最烈的,挑来拣去,最终由断肠草背上了这个罪名。
理所当然,神农也就成了中国医药学的开山鼻祖与精神图腾。
人类还有个毛病,远来的和尚才会念经,远古的世界铺满黄金。得这毛病也有些年头了,孔子向往周公,周公向往尧舜禹。《淮南子》有句话,言词间含着讽刺:“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所以神农死后多年又出现一部《神农本草经》也是很正常的了。一般认为,此书非一人一时之作,大致是经过秦汉以来医药家不断搜集增补,最终成于东汉。
这部托名于神农的药书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提到上药,说“无毒,久服不伤人”,有“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功用,甚至有的药久服竟能“神仙不死”。
谁也搞不清,从神农时代到《本草经》时代之间究竟有多久,但无疑,到了《本草经》时代,人们已经对大自然中的草药有了个初步的认识,根据对人体的效果,将本无高低贵贱之别的生物界,硬生生地划分出了层次:有高高在上的君王,有权重身贵的大臣,还有奔走打杂的助手伙计——你可见山林丛中,曾有一花一木君临万草发号施令吗?
显然,在当时人的心里,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仅人类本身应该有尊卑,天下万物,也应该有三六九等。
神农一株株品尝野草之时,可曾想过,自己拼出命去辨明药性,是不是应该得到些额外的待遇呢?比如,多得一条野猪腿如何?但他难道不明白即使得了再多的肉也得有命去享吗——他为什么从不停下脚步呢?
也许,在神农的时代,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还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什么叫君王什么叫臣民。当然,都说神农本人就是氏族头领,可韩非子也曾感慨过,连尧舜禹都把当天下主看成是一件极辛苦的活计,弃之如敝屣,何况更早更原始的神农。
《淮南子》有句话“尧瘦癯、舜黴黑、禹胼胝”,当然,还有一句“神农憔悴”。憔悴的神农,慢慢品着野草时,应该是不会想着分别手中草株的贵贱高下的,在他看来,众草的区别只在于治疗的是人体哪一部分的病痛。
辨药治病尚且不及,神农一门心思琢磨的,应该只是寻求草药的帮助以从神灵的打击里逃脱夭亡的厄运,而从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凭着这些草根树皮升天做神仙吧。
但沿着神农的起点,同样的植物,后人却陆续发现了更多的玄机:尽管飞升成仙必然只能是梦想,但天地间还是有很多妙药的,只要合理服用,不仅可以救命祛痛,轻身益气,乃至于不老延年,都是可能的。
当神话与巫术逐渐剥离,当神秘的面纱一寸寸掀开。进入理性的中医中药终于发展成了一门体系严密的东方科学。
所谓中医的中,非中国之中,乃中和之中。而所谓中和,更大意义上属于动词,譬如开空调,过冷调高,过热调低,总之以达到一个最适合的程度。这个使命,往往由中药来调整完成。
是药三分毒。一味药的价值,原本就在于它的毒性,抑或说,偏性。
在中医师眼里,每一株植物都有生命,都具有各自的鲜明性格,有七情六欲,懂喜怒哀乐。因此,很多中药被冠以“将军”“盗贼”“侠客”或者“君子”之类的名号。衡量一个中医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就是他对于中药的理解。他应该与自己的药物建立起深厚感情,最好还能有几种亲密程度不亚于情人的私密品种。一个合格的中医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味药物的秉性脾气,并明了它们相互之间的恩怨纠缠:与人间一样,中药群体内部也充满了种种尊卑和争斗,有帝王将相,有士农工商,情投意合的协同使用会功效百倍,势不两立的陡然接触则会两败俱伤。医家世代传承的“七情和合”“十八反”“十九畏”,更是直接将人间的恩怨套入药物的配伍。于是,撰写中药方的过程充满了权谋与博弈,绝不亚于老谋深算的大将军排兵布阵——的确,某种程度上,“治身如治国,用药如用兵”,药界人间,本是一体。
总之,中医师的治疗过程,就是一个用生命救助生命,以偏性纠正偏性,从自然界汲取力量,以调整病体失衡的玄妙过程。
既然将用药比作用兵,那么,这支作战于人体内部的植物军团,第一任指挥官,无疑就是神农。
那是第几代神农呢?
反正都是瘦癯黧黑胼胝憔悴的。他紧闭着眼,如美食家一般,仔细品味着,同时慢慢感受腹内的动静。等着哪个部位或痒或热或胀,或者,痛。
他慢慢咽着那株从未见过的植物的汁水,味道很苦。根据经验,他猜想有这种味道的草大概会是凉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该用来消除哪些痛苦呢?同时,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另一只手紧紧抓着一把那种被他称为“茶”的树叶,因为入口时这草在苦涩之中有股辣味。经验告诉他,有辛辣味的草木大多不是平和好惹的。
几乎是在他刚咽下最后一口草汁的同时,神农突然感到了一阵刺痛,从舌头开始直接到达肠子,好像从咽喉里猛然被伸进了一双锋利的狼爪,在肚腹深处狠命地乱抓乱挠。他立即想把“茶”塞入嘴里,但竟然发觉,片刻间全身的力气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手指都无法动弹一下。
神农软软地倒了下去,剧痛伴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倦笼罩了他,他的眼皮越来越重,眼前的一切开始旋转迷糊……
他早知道会有这一天,这就是他的宿命。甚至可以说,他一直在等待着这一天,等待着这株草。
他的嘴角颤抖着,但已然不能说话,可他还是挣扎着睁大眼,对身旁的人比画了一下腹部;同时,他浑浊的眸子变成了一种冰冷的灰白。
身旁那人,看来还只是个瘦小的孩子,他目睹着这一切,却一声也不出,只是狠狠咬着唇,脸上却早已是泪流满面。
许久,他终于擦干泪,弯下腰,从神农身边取过那只盛了半篓草药的竹篓。
从这一刻起,他成了神农。
老神农倒下的那一瞬间,地球好像微微停了一下,似乎连风也凝固了,满山遍野的枝叶在同一时间停止了摇摆。
如果草木有灵,看到这一幕,定然会感到害怕。那种害怕就像一位百战百胜的傲慢将军,突然发现身上的铠甲开始慢慢龟裂。
原本,草木不应该恐惧,毕竟,地球上几乎任何一株草的历史都可能比人类更为漫长。
然而,草木确实也有理由恐惧。它们与人类之间其实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战争,没有声息没有硝烟,却残酷而凶险:胜则自由自在自生自灭,败则千刀万剐受煎受熬。世间毒草,便是它们防守自身阵地的猛帅悍将,那断肠草,更是悍将中的霸王。可天下又有哪株毒草,能抵挡住神农们简简单单的这一招呢——
管你是什么,轻轻采来,端详明白了,塞入嘴里,慢慢咀嚼。
反正,身后还有人准备着。
这世间,还有多少毒草呢?但只要出现在了神农眼前,无论胜负存亡,都必将成为战俘。
即便是瞬息夺命的钩吻,也被发现了,以毒攻毒,外用可以治疗一些疥癞疔疮湿疹之类的皮肤顽症和风湿痛,近来还有人试着用来对付一些恶性肿瘤。
药店里的药橱便是这些战俘的集中营。
药橱上一格格排列整齐的药斗,每格都囚禁着一种比人类历史悠久得多的植物或者动物,甚至还有亿万斯年不老的矿石,随时被驱使着奔赴另一个战场。
药橱旁的墙上,往往悬有一轴画。画中是个慈眉善目的汉子,赤裸上身,腰间围着树叶,手里执着一株草,微笑着向画外俯视着。
画中人就是神农。
从前很多药店都会供奉一幅这样的画。
因为古籍记载神农“人身牛首”,所以常有画家在他头上添上两只小小的角。
相关医药知识摘录:
本草:由于中药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即以草为本,故而古来相沿,把中药学称为“本草学”。同时,也将中药学典籍与文献资料称为“本草”。
七情和合:指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伍在同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各种反应。医家将这些反应归纳为七种,故称“七情和合”。对于“七情和合”,李时珍概括为:“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制宜,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不合用也。”
十八反: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者降低和破坏药效,属于配伍禁忌。“十八反”,即三组开方配药时应该避免同时使用的药物,最早见于金代医家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口诀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九组十九味开应该避免同时使用的药物,与“十八反”同属最著名的配伍禁忌。最早见于明医家刘纯的《医经小学》,具体为:硫黄与朴硝,水银与砒霜,狼毒与密陀僧,巴豆与牵牛,丁香与郁金,川乌、草乌与犀角,牙硝与三棱,官桂与石脂,人参与五灵脂。
“十八反”“十九畏”,并不是绝对的禁忌,历代有医家特意反其道用之,屡得奇效;但一般情况下,应采取慎重态度,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合用。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成书于公元二世纪,原书已佚,现存各版本为明清以来学者考订、辑整而成;分三卷,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载药物疗效大多证实有效,今尚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