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宫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前言(续)

1996年8月本书译稿交商务印书馆。由陈应年先生担任责任编辑进行审稿。后商务印书馆又将书稿交给陈炎教授审校一遍。2000年再将书稿返回到译者手中。要求译者按陈应年先生和陈炎教授的意见将书中所出现的年代(原文所用纪元多种,非常庞杂)查明相对应的公元年代后随文用括号注明,并对某些部分进一步核查。

在2000年以后至今约3年的时间内我们又做了以下工作:

(1)为了查明原文所述年代相对应的公历纪元年代,首先面临一个资料短缺问题。我们手头没有缅甸丹吞博士等编写的《英缅对照万年历》,经多方查寻,直至2002年年初才在旅美孙来臣教授等人的帮助下找到了所需的多册英缅对照年历。我们将全书中出现的年代都注明了相应的公历纪元日期。但是我们发现原文日期后注明的×曜日,有的与我们所查结果是一致的,有的则不同。这部分只好原文照录了。

(2)我们又用1993年2月新版《琉璃宫史》与我们的译稿从头到尾核校了一遍。有不同之处又按新版《琉璃宫史》改了过来。比如:旧版《琉璃宫史》第一卷中列出了164节,另有7节是重号,我们原来只好把重号的节编成某某节甲、某某节乙。而新版第一卷则没有重号,一共编成了171节。现在我们译稿按新版译出。再如:新版《琉璃宫史》中将旧版中各节出现的‘得楞’一词,全部改成‘孟’字。我们的译稿也重新改了过来。又按1992年重版的《琉璃宫史》补译了1967年、1992年所写的序、前言和出版说明等。

(3)1996年译稿交出版社时,全部是誊写的手抄稿。为了不致引起误读、排版的错误,且能较快出版,我们又下定决心将全稿用电脑录入成打字稿。(第一卷稿及前言、附录等均由李谋录入;第二、第三卷稿则是请人录入后,再进一步核校定稿的)

(4)1996年译稿曾在译文一侧切口相应位置和目录中皆注明了原书页码。现在考虑到懂缅文的人士终归是少数,所以现在稿中又把这种页码略去了。

(5)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将1996年交稿时所列的第三个附录,即译名对照索引大大缩减,只保留少数常见的地名、人名新旧译名与缅文拉丁拼音对照部分。

还应该指出的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东语系的领导们也一直对这项翻译工作非常关心。最后还由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拨款以保证书稿录成完整的打字稿。在此表示由衷的谢忱。

译 者

2002年岁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