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全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挥舞的马刀——“哥萨克来了”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是用犁来翻耕,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到处装点着年轻的寡妇,

我们的父亲,静静的顿河上到处是孤儿,

静静的顿河的滚滚波涛是爹娘的眼泪。

——古老的哥萨克民歌

“哥萨克人来了!”没想到这样的喊声到了“一战”的战场上还能出现,可见奥匈帝国军队的处境是多么狼狈了,如果它的军队能在阵地上架起机枪狠狠地打,那么哥萨克人也没什么可怕的,但如果你在慌乱的败退中,那“哥萨克人来了”将是可怕的灾难,因为他们将如同旋风一样地冲进来,飞舞的战刀令敌人身首异处。在加利西亚战场上,败退中的奥匈军队就陷入了这种可怕的处境。早在数百年前,哥萨克骑兵就已经成名了,俄罗斯征服中亚、远东的时候,无时不闪现着他们的身影,剽悍,野蛮,甚至是死神,都可以用在他们身上。哥萨克人骑着他们特有的顿河马,举着闪亮的马刀,如同一股旋风般地冲进敌军阵营,长刀挥舞处,敌人一个个身首异处,不多时这些骑兵便又呼啸而去,这恐怖的场景曾出现在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战场上,现在又出现在加利西亚战场上了。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战刀很多,但是称得上“鹰之利爪”的只有哥萨克骑兵刀,它是属于勇士的战刀!在俄罗斯历史上,穿着黑色披风、挥舞哥萨克骑兵刀冲锋的哥萨克骑士被称为“顿河流域的雄鹰”。曾经在空中俯瞰过哥萨克骑兵的美国飞行员有这样的描述:“骑兵每行八人八骑,有的头戴圆筒卷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们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在尘土中浩浩荡荡前进,数万匹马纵横驰骋,数万把刀交错挥舞,这场景极其令人震撼,是骑兵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幕。”

哥萨克人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现多分布在顿河、捷列克河和库班河流域等地,哥萨克并不是一个民族,只不过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上的游牧社群,在突厥语中,“哥萨克”就是“自由人”的意思。它们的组织形式是军民合一的部落形式的自治体,他们建筑一种特殊的营地叫“塞契”,由土围子、堑壕、原木围墙和带有射击孔的塔楼组成,营地定期举行全体成员大会,其中以乌克兰的札波罗什哥萨克最为有名。在历史上,哥萨克人以骁勇善战著称。在18世纪初以前,俄国统治者为了利用哥萨克的力量保卫边疆,向他们提供战斗装备、给养以至军饷,哥萨克兵不仅拿着御赐俸禄,免交土地税,而且拥有相当大的行政、司法和外交自治权,成为俄国历史上享有最多特权的群体。但是这种特权是以哥萨克为沙皇效力为前提,以生命及和平生活为代价的。哥萨克军团曾一度成为沙皇俄国向中亚、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的急先锋。

哥萨克人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如果说吉卜赛人是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哥萨克人正是凭着一匹战马、一柄军刀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疆场上,驰骋数百年,纵横千万里,以英勇善战著称。在俄国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装量力。说哥萨克是一个群体,是因为哥萨克人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只是一个源流成分复杂的“族群”,其成员主要是斯拉夫人,此外还有少数鞑靼人、高加索人、格鲁吉亚人、卡尔梅茨克人和土耳其人等。从14世纪开始形成的哥萨克人主要由不堪忍受农奴生活的逃亡者组成,“哥萨克人”意为“因逃亡而获自由的农奴”,最初生活在连成一片的东欧草原和南俄草原上的各大河流域。他们在肥沃的顿河草原安家后,开始形成了哥萨克。哥萨克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国家,虽然沙皇为了表彰他们的战功也曾赐给了他们许多的封地和自治权。哥萨克人一般充当沙皇的禁卫军和骑兵野战部队,由于一般家庭比较富裕,因此装备比别的部队好,战斗力也比较强。

哥萨克人是最具有草莽风格的经典骑兵,他们的骑兵马蹄是与沙俄向外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大约组建了30万人的11支哥萨克军团,但是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所以他们在加利西亚把奥匈军队教训了几次以后,也就没有什么惊人的战绩了。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国内战争以后,哥萨克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内战结束以后,苏联采取“非哥萨克化”,对不服从者就从肉体上消灭,特别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斯大林更是对他们采取高压政策,加上随着现代武器的发展,作为一支军事力量,哥萨克骑兵早已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最终使这个存在了几百年的特殊群体融化到普通百姓当中,结束了哥萨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