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物语:日式和风透明水彩奇妙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寂羽酱的插画经验分享

一直有很多小伙伴私信问我怎么学画画比较好,希望我能给大家分享一些绘画经验。在这里分享一些我总结的小小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配色

每种类型有6组对照

少女甜系配色

具有印象派风格,是夏日里的清新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具有透明感,没有很深的颜色,适合在少女插画中使用。

传统颜色配色

适合岩彩等厚涂的作画方式。

低沉/优雅配色

使用大量低明度的色彩,会形成低沉而男性化的气质。使用少量的深色,会使画面具有优雅的质感。

双色配色

强调画面中心,一般使用互为补色的两种颜色,并强调其中一种。

强烈对比配色

对比色的搭配给人的感觉是色彩强烈、视觉冲击力比较大,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同色彩的比例分配。

同色系配色

同一个色系里面的多个不同颜色,其明度和纯度比较协调,整体的色彩非常好看,有一种渐变的感觉,常在强调光影氛围时使用。

关于构图

有人问我,作品的创意来源于哪里?

我觉得创意来源于生活或艺术活动中的灵感,若能运用得当,将非常吸引人。

1 形式美原则

条理与反复

在有逻辑有条理的构图中加入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去破坏它,形成一种戏剧化的效果,突出画面主题。

对称与平衡

对称的构图带来稳定、庄重的感觉,处于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可以完全重合。平衡的画面不一定对称,但应是均匀的、有逻辑的。图例是在对称中寻求变化,使它看上去不那么死板。

节奏与韵律

有节奏和韵律感的画面通常会在形态上进行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在构图上,可以选择描绘同一种元素或同种形状走势的多组内容。

整体与重心

画面的重心内容应当有所强调。在构图上,可以使用各种手段去探索整体与重心的关系。图例用一条有指向的曲线,在尽端放置重要内容,引导观看者的视线。

对比与统一

画面主体的形态应有对比,可以是大小、颜色和材质等,但也应在一些维度上有所统一。比如图例,统一的地方是图案形状都是圆弧,对比之处是它们的大小不同。

2 画面内容

在正式画之前,可以凭借想象多打几个草稿。书中的插图《金鱼风铃》就有两个版本,两个版本的侧重点不同,图一侧重表现环境,更有故事性;图二相对较为符合形式美原则,更有韵律感。

图一

图二

关于人物

绘制人物时,主要考虑固有色的搭配和光源的特征。通常较为单一的光源更能清楚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和衣服等细节。

对于身处场景中或受到多个光源作用的人物,需要对光源进行分析后再下笔。常见的光源,有阳光、天空光、灯光和生物光等。图中人物身处空中,受天空的蓝色面光源影响,故人物四周皆有淡淡的蓝色。

关于场景

光的表现

建筑师安藤忠雄善于在他的建筑中使用光和风,他说:“在我所有作品中,光线是最重要的控制因子。”

我们通过光的流动感知世界,是光创造了明亮多彩的世界,光在塑造形象、渲染气氛和表现色彩等方面也功不可没。光总是千变万化,生活中,需要仔细观察才能逐渐感受它的妙处。

作者:克劳德·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

投影的色彩表达

光与影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光线千变万化,色彩绚丽,影子受到它的影响,变得不再单调。若是能发现隐藏在阴影中的色彩,将使画面充满生机。

对比学院派康斯太布尔和印象派莫奈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对阴影不同的理解。学院派和印象派处理阴影的主要区别在于,学院派是多用黑色和褐色,讲究塑造形体和明暗关系;印象派多使用蓝色、红色,或者其他多样的色彩,它不甚在意对比,追求的是去发现光影之下的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约翰·康斯太布尔(1776~1837),英国画家。

作者:克劳德·莫奈(1840~1926),法国画家。

空气透视

空气透视指远处景物在大气和灰尘的作用下,失去原本的颜色和细节,与空气、天空等呈现相同的色彩。场景图常常使用空气透视来塑造空间的层次感。一般而言,近处的物体色彩明艳,远处的色彩则较为暗淡。但对于太阳初升和落日残霞的时刻,因为受到地平线上下的太阳光影响,画面亦有相反的情况出现。

关于常见的错误

在给插图上色时,有哪些常见错误呢?接下来跟着我一起往下看吧!

正常状态下的图

在写实或有场景表达的画面中容易出现颜色生,画面脏、花或颜色莫名其妙等问题。

正常

色彩太生是由于用色差异过大,画面颜色之间缺少关系。

正常

画面脏是因为对明度和饱和度没有掌握好,在浅色区域使用了过深的颜色。

正常

画面太花的原因是没有整体观,过于注重刻画个体,并且没有统一色调。

正常

莫名其妙的颜色

莫名其妙的颜色

为了丰富画面的色彩,画面中出现了许多不应该有的色彩。这种用色方式不太适合写实或半写实的画风,其他的平面式画风可以尝试。

正向色

反向色

用色模式化

绘制水彩人物时,有固定的肤色、发色和配色方案等。但也可以大胆尝试反向色彩,要注意光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