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其实陈伯钧的婚姻亦是有故事的。辛亥年后,陈济琛从浔江知府变为市长,依旧是城里数一数二的人家。1916年送长子陈伯钧东渡求学,成行之前赶着为他迎娶冷氏为妻。冷氏乃大乡绅之女,略识得几个字,相貌端庄,为人谦和,是传统而典型的大家族少姐姐。她婚后很快有了身孕,次年生下长子陈茂功,彼时陈伯钧已身在日本。冷氏守在家中,上奉公婆,下抚幼子,还要和弟媳范氏小心相处,已是不易。1920年,陈伯钧学成归来,没有家呆几天又径直去投奔广州黄埔军校,跟着孙文闹革命去了。气得陈老爷直骂逆子。陈伯钧投身革命后,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1923年,冷氏生下次子茂良。夫妻二人聚少离多,相敬有余而亲密不足。
陈伯钧性格刚毅,机智沉稳,在北伐和东征中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192始,蒋介石逐渐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黄埔嫡系更被一一重用,陈伯钧亦不例外。1933年,陈伯钧调任上海警备司令部任职,时年三十有四,正是一个男人事来的上升期。更兼他身材颀长有型,脸庞英俊不凡,谈吐不俗,竟让司令千金一见倾心,追求不止。陈伯钧念及自己已有妻室,开始一直回避,然杨小姐痴心不改,竟逼得顶头上司杨司令亲自出面说合,要他停妻再娶。在当时的国民党将领中,这类事很普遍,譬如蒋介石休陈洁如娶宋美龄,譬如陈诚。婚姻在玩政治的男人眼中,也是一种谋求政治利益的最佳途径。在各方压力下,陈伯钧经过艰难的思想博弈,在前程和道义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但他还是没有写下休书,因为对于冷氏这样一个旧式女人,丈夫另娶尚可以隐忍,但被休将会使她没有脸面苟活于世。
冷氏深知陈伯钧此次另娶不同于置偏房,那是要完全取代她的地位,从此丈夫对她来说将没有任何实质含义,不由万念俱灰。彼时公婆已离世,她将茂功,茂良二子送往上海陈伯钧处,将陈家宅院交给弟媳范氏打理,自己只带着一个陪嫁女佣前往冷月庵带发修行。究竟是大户女主人,不好出家为尼,于是在庵旁不远处另建石屋,终日青灯黄卷,再不问世事。直到1938年,陈伯钧马当撤退,安排家小逃往重庆,冷氏拒绝同行。几日后,日军搜捕卧龙峡,冷氏自备灯油自焚于石屋之内。
1935年孟夏,陈伯钧与杨家大小姐兰娣在上海举行了西式婚礼,盛况空前。之后,他随岳父前往南京国防部任职,淞沪抗战时官至少将副师长。杨兰娣于1937年生下一女,取名陈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