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日增兵东北将总攻义军,国联徇日请展缓讨论报告书
【秦皇岛二十一日下午八时发专电】 八、九两月中即频传日阀秘密增兵东北,疑信参半;至十九日东京讯,始证明前传有根据,并证此种军事计划系两月前预定步骤。今据由沈归来之某军官谈,三日前起,始有日军十七列车陆续由安东方面输送过沈,估量人数约三四万之谱,传有第六师团在内。至待归日整理之部队,包括有在江省之十四师团。其实现交防期,预料恐有相当期待。入境新军其一小部以沈阳为中心区配备,其大部开北满。因目下吉林省内愈趋混乱,故第一步决协同逆军对吉省内及吉黑边区义军施以总攻。我义军盼有充分不断之接济,日军虽谓精锐,亦难缨其锋。现南北满各站因调度军运关系,车辆缺乏,吉海等路已暂行停车。吉垣紧加戒备,交通机关与公用场所均临时派宪警把守,娱乐场所亦停,并全城大搜查。现王、冯部队距吉垣不远,另有别动队潜留城内。
【南京二十一日下午十一时发专电】 外部发言人称,日承认傀儡后,顷复传双方将另订新约,如系事实,我政府绝对不能承认为有效。
【日内瓦二十一日路透电】 莱顿报告书之印刷,两周可以完毕,国联方面采取一切方法,防止内容之泄漏。该报告之撮要现已草拟完毕,预备将来发与各报及新闻机关。此间预料报告书将于十月九日或十日分发各会员国,并提交国联行政院。但行政院暂不讨论,因已允许日政府之要求展缓讨论,以待日政府提出声明书并派特别代表赴日内瓦。预料国联将于十一月二十日召集特别大会,讨论莱顿报告书,会期约两星期。
【南京二十一日电】 外交界息。日本请求国联缓期讨论莱顿报告书,已经国联行政院允许,将于十一月二十日召集特别大会讨论。闻我政府对国联缓期讨论报告书之原则虽不坚决反对,但缓期达六星期之久则认为时间太长。闻莱顿报告书下月初即可送达国联秘书处,经印刷装订后,约下月九日或十日即可分送各会员国,并于日内瓦、南京、东京三处同时公布。
【东京二十日路透电】 官场消息称,国联在未来之行政院会与大会中,将尽力避免与日本正面冲突,颇有应允日本要求、延缓讨论莱顿报告书之倾向。惟一般颇恐各小国或将继续反对和平对待日本,盖各小国多为彼等自身利益与安全着想,而不能顾及国联之完整也。日方对此次行政院会主席大概将由爱尔兰执政狄凡勒拉充任,表示遗憾,盖恐彼或将“有意欲与美国亲善,对英加以掣肘”。据暗示,日政府虽准备应付任何事件,但国联如不采取日本不能接受之步骤,则仍将继续与国联合作云。
【柏林二十日合众社电】 国联调查团德国委员希尼博士,本日自北平返此。希尼抵此后一小时,即在其住宅接见合众社记者。氏主张中日直接谅解为达到圆满解决满洲冲突之惟一方法,谓:“自中国政府宣称对‘满洲国’独立表示不满,现时殊难希望满洲之和平。据予个人感想,如中日能趋妥协,满洲可有较好之发展;但此事失败,殊难达到两国最大利益之解决。满洲现较一年前日军未占领时尤为紊乱,予恐此种不安势将继续。”希尼郑重申述,相信日俄间尚无尖锐战争之危险。
【伦敦二十一日哈瓦斯社电】 《每日电讯报》外交访员批评中日争执时声称,中日问题刻有引起国际关系上严重纠纷之危险。该访员谓,有人主张未承认“满洲国”之国家,不能适用满洲门户开放原则,此种建议华盛顿当局极为注意。又称,此项建议来自日本方面,殆无疑义。现在美政府拟请欧洲列强协助,以便打消日方此项建议。美国虽无承认“满洲新国”之意念,但恐其他列强态度因受日本最近对于商业上之威胁而软化,其结果将危及美国在满之商务利益。美国舆论界对于满洲问题之惊骇,与其对于欧洲裁军问题之惊骇程度相若。某方且谓美国国务部已与国联当局接洽,俾使讨论莱顿报告之时期,延至十一月美国总统选举以后。唯因目前形势之变化,及日本之首先承认“满洲国”,故讨论远东问题之再度延期,实为事实上所不可能,是即该外交访员之结论也。
苏俄无意承认伪国
【华盛顿二十日合众社电】 本日此地有资格负责之观察者表示,相信日本现与苏俄纳普加煤油公司谈判一大煤油合同,证明美国在远东之外交不顺利。多人相信,此项谈判将令日、俄接近。此地有若干观察者预测,美国努力拥护处理远东情势之条约,将陷于孤立。彼等预料,英、法对于美国之拥护九国公约及其他公约,仅予以微弱之赞助。据此地宣称,美国未能与俄国缔结某种协定,致令莫斯科政府在自卫上将与日本亲善。但此项观点,美国务部官方并不同意。据此地负责方面云,苏俄不确悉美国在政策之歧路上究将如何。美国官方相信,苏俄政府虽拟与“满洲国”磋商办法,合作管理中东路,但并不拟承认“满洲国”。此地对日本实业代表与苏俄煤油公司谈判订立煤油合同,仍甚注意。
【哈尔滨二十一日路透电】 吕荣寰被任为哈尔滨市长,平田为副。“满洲国”外部驻哈办事处主任施履本于接见日人所办俄文报记者时发表谈话,谓彼获得此间苏俄某代表口头担保,称苏俄政府令彼代达关于承认“满洲国”之观点:苏俄政府在原则上准备承认“满洲国”,但须由两国代表讨论妥协条件,作为初步之办法,并须取得双方同意。施并未指出该苏俄代表姓名。
(《大公报》,1932年9月22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