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必读:基础护理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0.特级护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51.一级护理适用于哪些患者?

答: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52.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①卧位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②应经常进行体位变换,至少每2小时一次。③在无禁忌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各部位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练习。④应加强受压部位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⑤患者卧床或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53.正确卧位对患者有哪些好处?

答:①有利于增进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疲劳感。②对于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以及各种检查起到良好的作用。

54.卧位护理的评估要点有哪些?

答:①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②了解诊断、治疗和护理要求,选择体位。③评估自主活动能力、卧位习惯。

55.临床上患者常用的卧位有几种?

答:共有9种卧位。
(1)仰卧位:①普通仰卧位。②去枕仰卧位(适用于全麻未醒、昏迷患者,防止误吸;椎管内麻醉和脊髓穿刺的患者,防止颅内压降低头痛)。③中凹卧位或休克卧位。④屈膝仰卧位。
(2)侧卧位。
(3)半坐卧位。
(4)端坐卧位。
(5)俯卧位。
(6)头低足高位。
(7)头高足低位。
(8)膝胸卧位。
(9)截石位。

56.哪些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位?

答:①接受灌肠、肛门检查及臀部肌内注射的患者。②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的患者。③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预防压疮。

57.半卧位有何临床意义?

答:①面部及肩颈部手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②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取半坐卧位,可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③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促使炎症局限。④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取半坐卧位,可增加舒适度减少疲劳。

58.如何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安置端坐卧位?

答:①患者坐在床上,身体稍向前倾斜,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背部放置一软枕,使患者背部也能向后依靠,同时膝部稍抬高15°~20°,以防身体下滑。②患者取端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内脏器对心肺压力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59.急性肺水肿的患者应取何种卧位?

答: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可以减少下肢静脉的回流,减轻心脏的负担。

60.俯卧位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①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②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③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患者采取俯卧位,可使腹腔容积增大,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61.头低足高卧位适用于哪些患者?

答:①肺部分泌物引流者,使痰液易于咳出。②十二指肠引流者,有利于胆汁引流。③妊娠时胎膜早破者,防止脐带脱垂,减轻腹压,防止并发症。④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

62.休克患者应取何种卧位?

答:休克患者应使用的卧位为中凹位。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②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出血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63.患者做胸腔穿刺时如何摆好正确的体位?

答:①患者反坐靠背椅上,双臂平放于椅背上缘。②危重者可取半卧位,患者上臂支撑头颈部,使肋间隙增宽。③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在肩胛下第7~9肋间隙或腋中线6~7肋间隙。④气胸患者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进针。

64.患者做腰椎穿刺时应采取何种卧位?

答:①患者取侧卧位,背部接近床沿。②头部垫枕,极度俯屈。③两髋、膝均尽量屈曲近腹,脊背弯成弓形使椎间隙增大,便于穿刺。

65.如何协助患者保持膝胸卧位?

答:①协助患者跪卧,两腿稍分开,胸及膝部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应注意保暖和遮盖。②女患者在胸部下放一软枕,注意保护膝盖皮肤;心、肾疾病的孕妇禁用此体位。

66.如何协助患者摆放截石位?

答:①协助患者仰卧,两腿分开放在支腿架上,臀部齐床边,两手放在胸前或身体两侧。②臀下垫治疗巾,支腿架上放软垫。③注意保暖,减少暴露时间,保护患者隐私。

67.卧位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注意各种体位承重处的皮肤情况,预防压疮。②注意各种体位的舒适度,及时调整。③注意各种体位的安全,必要时使用床档或约束物。④告知患者调整体位的意义和方法,注意适时调整和更换体位,如局部感觉不适,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68.体位转换的评估和观察要点有哪些?

答:①评估病情、意识状态、皮肤情况,活动耐力及配合程度。②评估自理能力,有无导管、牵引、夹板固定,身体有无移动障碍。③评估患者体位是否舒适;了解肢体和各关节是否处于合理的位置。④翻身或体位改变后,检查各导管是否扭曲、受压、牵拉。

69.协助患者翻身时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①检查并确认病床处于固定状态。②妥善安置各种管路,翻身后检查管路是否通畅,根据需要为患者叩背。③检查并安置患者肢体、使各关节处于合理位置。④轴线翻身时,保持整个脊椎平直,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旋转患者的头部、保护颈部。⑤记录翻身时间。

70.协助患者体位转换时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①卧位到坐位的转换,长期卧床患者注意循序渐进,先半坐卧位,再延长时间逐步改为坐位。②协助患者从床尾移向床头时,根据患者病情放平床头,将枕头横立于床头,向床头移动患者。

71.轴线翻身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协助颅骨牵引、脊椎损伤、脊椎手术、髋关节术后患者在床上翻身。②保持脊椎平直,预防脊椎再损伤。③预防并发症,促使患者舒适。

72.轴线翻身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节力原则。翻身时,尽量让患者靠近护士,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来保持平衡,缩短重力臂而省力。②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将患者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身,切忌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多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要协调、轻稳。③翻转患者时,注意保持脊椎平直,以维持脊柱的正确生理弯度,避免由于躯干扭曲,加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翻身角度不可超过60°,避免由于脊柱负担增大而引起关节突骨折。④根据患者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如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及时处理,酌情增加翻身次数,同时记录于翻身卡上,并做好交接班。⑤翻身时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坠床。

73.为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对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者,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保持导管通畅。②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应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③颅脑手术者,应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在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免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患者死亡。④石膏固定者,应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及局部肢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⑤手术后患者,翻身时应先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脱落,如分泌物浸湿敷料,应先更换敷料并固定妥当后再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

74.协助患者翻身侧卧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协助不能起床的患者更换体位,增进舒适。②减轻患者局部组织受压,防止压疮发生。③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等。④满足检查、治疗和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更换床单或整理床单位。

75.协助患者翻身侧卧应注意什么?

答:①不可拖拉患者,以免擦伤皮肤。②垫好软枕,保持体位舒适。③多人翻身时,动作要协调一致、轻稳。④若患者身上置多种导管,翻身时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各种导管是否扭曲、受压,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脱落。⑤为手术患者翻身时,应保持健侧卧位,翻身前先检查敷料是否脱落,如脱落或被分泌物浸湿,应先换药,后翻身。

76.护理操作中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有哪些?

答:①利用杠杆的作用,从而省力和保持平衡。②扩大支撑面,增加护理人员和患者的稳定性。③降低重心。④减少身体重心偏移。⑤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⑥使用最小肌力做功。

77.三人搬运法中,甲乙丙三人是怎样分工的?

答:搬运者甲双手托住患者头、颈、肩及胸部;搬运者乙双手托住患者背、腰、臀部;搬运者丙双手托住患者膝部及双足,三人同时抬起患者至近侧床缘,再同时抬起患者稳步向平车处移动,将患者放于平车中央,盖好盖被。

78.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时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①能在床上配合移动者采用挪动法;儿童或体重较轻者可采用1人搬运法;不能自行活动或体重较重者采用2~3人搬运法;病情危重或颈、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4人以上搬运法。②使用前,检查平车性能,清洁平车。③借助搬运器具进行搬运。④挪动时,将平车推至与床平行,并紧靠床边,固定平车,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协助患者移动到平车上,注意安全和保暖;⑤搬运时,应先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定平车,1人或1人以上人员将患者搬运至平车上,注意安全和保暖。⑥拉起护栏。

79.用平车搬运患者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搬运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②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省力。③患者的头部要放置于大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④运送时车速适宜,护士站于头侧,以观察病情,下坡时保持头部在高侧一端。⑤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垫木板,固定好再搬运。⑥搬运中保证患者的持续性治疗不受影响,如吸氧、输液等。⑦进出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避免震动患者或损坏建筑物。

80.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遵循节力原则。②动作轻稳,避免对患者的拉、拽等动作,防止关节脱位,使患者舒适、安全。③将各种导管保持通畅、安置妥当。

81.使用平车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推送患者时,护士应位于患者头部,随时观察病情变化。②推行中,平车小轮端在前,转弯灵活;速度不可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不适,并嘱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③进出门时,避免碰撞房门。④保持输液管道、引流管道通畅。⑤颅脑损伤、颌面部外伤以及昏迷患者,应将头偏向一侧;搬运颈椎损伤的患者时,头部应保持中立位。

82.用轮椅移动患者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①使用前,检查轮椅性能,从床上向轮椅移动时,在床尾处备轮椅,轮椅应放在患者健侧,固定轮椅。护士协助患者下床、转身,坐入轮椅后,放好足踏板。②从轮椅向床上移动时,推轮椅至床尾,轮椅朝向床头,并固定轮椅。护士协助患者站起、转身、坐至床边,选择正确卧位。③从轮椅向座便器移动时,轮椅斜放,使患者的健侧靠近座便器,固定轮椅。协助患者足部离开足踏板,健侧手握轮椅的扶手,护士协助其站立、转身,坐在座便器上。④从座便器上转移到轮椅上时,按从轮椅向座便器移动的程序反向进行。

83.使用轮椅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患者坐不稳或轮椅下斜坡时,用束腰带保护患者。②下坡时,倒转轮椅,使轮椅缓慢下行,患者头及背部应向后靠。③如有下肢水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足踏板抬起,并垫软枕。

84.出院护理的目的有哪些?

答:①对出院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和生活,并能遵照医嘱按时接受治疗或定期复诊。②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③清洁、整理床单位。

85.如何处理出院患者的床单位?

答:①撤去床上的污被服,放入污衣袋。根据出院患者疾病种类决定消毒、清洗的方法。②用消毒液擦拭床旁桌、床旁椅及床。③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脸盆,需用消毒液浸泡。④床垫、床褥、棉胎、枕芯等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使用臭氧机消毒,也可置于日光下暴晒。⑤传染性疾病患者离院后,须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进行处理。

86.医院内感染的特征是什么?

答: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遭受的感染。医院感染的特征:①感染发生的地点在医院内,排除在医院外已受到感染而在住院期间才发病的患者,但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出院后才发病的患者。②感染和发病在不同阶段发生,其顺序为感染→潜伏期→发病。③感染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患者、探视者,其中主要是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

87.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①病原体来源广泛,环境污染严重。②易感人群增多。③大量新型抗生素的开发应用。④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⑤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等。

88.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89.医院感染常见的易感人群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有婴幼儿及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营养不良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手术时间长者;住院时间长者;状态差,缺乏主观精神能动性者。

90.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答:①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③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④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91.三级医院感染护理的管理体系分别是什么?

答: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科护士长。三级管理:护理部副主任,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

92.医院常用的清洁方法是什么?

答: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常用方法有水洗、机械去污和去污剂去污,适用于医院地面、墙壁、医疗护理用具等物体表面和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处理。

93.消毒的作用是什么?

答: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杀灭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消毒的作用是相对的,它不能完全杀灭微生物,只能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致病的程度。

94.什么是灭菌?

答: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灭菌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经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95.隔离的意义是什么?

答: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96.隔离的种类有哪些?

答:①严密隔离:霍乱、鼠疫、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②接触隔离:破伤风、气性坏疽、新生儿带状疱疹等。③呼吸道隔离:肺结核、流脑、百日咳、麻疹等。④肠道隔离: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⑤血液-体液隔离: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⑥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轻型烧伤感染、结膜炎、轻型皮肤及伤口感染等。⑦昆虫隔离: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等。⑧保护性隔离:严重烧伤、白血病、早产儿、脏器移植患者。

97.哪些患者需要保护性隔离?

答: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少数易感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严重烧伤、早产儿、白血病、器官移植术后及免疫缺陷患者等,保护的是患者。

98.终末消毒的意义是什么?

答:终末消毒是指感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杀灭其遗留下来的病原微生物,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99.患者出院时终末消毒处理的内容有哪些?

答:①患者的终末处理:患者出院前洗澡、更换清洁的衣服。②个人用物须消毒后方可带出。③患者单位的终末处理:患者用过的物品须分类进行消毒;关闭门窗,打开床旁桌,摊开棉被,竖起床垫,用消毒液熏蒸或喷雾消毒,再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及地面;被服类放入污物袋,消毒后再清洗;床垫、棉被和枕芯等也可日光曝晒或送消毒室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