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剥削与市场势力
标准的经济学教科书(以及许多政治辞令)都热衷于讨论竞争的重要性。在过去的40年里,已经有太多的经济理论和论据被浪费在证明这一类主张上:市场普遍具备竞争性,竞争模型(以及类似模型的变式)能以一种更合理的,甚至更充分的方式描述经济[1]。也许在很久以前,当无数企业竞相以更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企业在自我创新与(也许是十分残酷的)市场角逐过程中艰难求生的时候,竞争尚且适用于描述美国当时的经济状况,但今天的美国人却被迫生活在这样一个经济环境中——少数几家大企业能够肆无忌惮地为自己攫取巨额利润,年复一年地霸占着经济和社会的主导地位。
美国科技界新的领军人物甚至已经对竞争一词只字不提。特朗普的顾问之一,硅谷的彼得·蒂尔曾一度直言不讳地表示:“竞争是为失败者准备的。”[2]美国最富有、最聪慧的投资者之一巴菲特也深谙此道。2011年他曾经这样告知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3]
要判断一个企业经营得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企业是否拥有商品的定价权。如果你有能力在与竞争对手保持业务来往的情况下提高商品价格,你就能把生意做得更漂亮。如果你的生意经营得足够好,如拥有一家垄断报业或者一家网络电视台,那么连你的白痴侄子都可以代替你掌管企业事务。[4]
早些时候,巴菲特曾向其他投资者描述一个行业的进入壁垒就像一条护城河。
(我们)考虑的是这条护城河的宽度以及企业维持其宽度的能力,以确保它难以被其他企业和经营者跨越。我们对企业管理者说,希望他们每年都能拓宽这条河。[5]
巴菲特的评估是正确的,他如此坦率地描述了一个不存在竞争的世界,而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问题在于阻碍竞争产生的因素无处不在,正如我接下来将要说明的一样,在创造、利用和维护市场势力方面,经营者的创意可谓层出不穷,他们以这些工具来拓宽、保卫他们护城河的宽度,然后利用由此产生的(经济或政治上的)力量来剥削他人,用抢夺而来的财富填满他们的金库。美国的商业巨头厌恶竞争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竞争将导致他们利润下降,使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刚好足够维持企业投资的水平,同时他们还要考虑到企业面临的风险。这些商业巨头追求的利润超出了竞争市场所能接受的限度,因此他们有必要修建更宽的护城河,以阻止竞争的产生,并绞尽脑汁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现在美国需要的是恢复良性竞争环境,创造一个更加平衡的经济体系,以制度创新来应对来自商业巨头的挑战。在本章的最后一部分,本书将展示美国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点。
[1] 美国对竞争均衡模型局限性的理解也有所加深。它并不强大——假设略有变化(存在小的固定沉没成本、小的搜索成本或小的信息成本及少量的信息缺陷)会导致结果发生重大变化,如市场势力的持续存在。即使每个行业中只有很小的市场势力,加起来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都对美国如何看待经济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竞争模式的批判在卡特、里根及后来的几任总统时期十分兴盛,但是在相同时期,竞争模式的影响也大大增加。这不仅表现出知识,而且也展现了意识形态和利益滞后的影响之大。
[2] Peter Thiel.Competition Is for Losers[J].Wall Street Journal,2014.
[3] 美国国会成立的调查2008年金融危机起因的委员会。
[4] 2010年5月26日,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访谈。巴菲特曾是三个主要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穆迪的主要股东。David Dayen.America’s Favorite Monopolist:The Sha-meful Truth behind Warren Buffett’s Billions[J].The Nation,2018.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正如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在其最终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这些机构“是金融危机的关键推动者”。
[5] 参见200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会议。(在达扬报道此之前,巴菲特使用“护城河”这个比喻已有数十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