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个子不卖
8个青铜器在柴火棚子中躺了7个多月。年底的时候,在兰州城中当学徒的秦让回到了家里。秦让是秦恭的哥哥,因为在兰州一家商铺里做伙计,久经历练,长了不少见识。他看见柴火棚子里那8件沉甸甸的青铜器,不由心想,乡下人不识货,城里人可是喜欢买这些古怪的东西,如果将它们运到兰州,没准就能卖个好价钱。
秦让和父亲商量了这个事,他的父亲觉得这些东西放在院子里也没什么用,推到城里说不定还能卖几个大洋,就同意了。秦让便将这8件青铜器放到架子车上,和秦恭一起,一大早就赶往兰州。一百多公里的路,他们走得很辛苦,中途还在大车店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傍晚时分,终于来到兰州城内的古玩一条街上。
达雅轩古玩店的店主马实斋本打算打烊,忽然看到来了两个拉着架子车的乡下人,心里一动,就迎出门来询问。秦让见遇到买主,就打开盖在上面的草帘子。马实斋就着铺子里的亮光摆弄着这些青铜器,心里没底,虽然他无法确定这8件文物的价值,但他在文物收藏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知道凡有铭文的青铜器一定会有些来历。他有心收购这8件青铜器,但又不想出高价。马实斋经商多年,对付秦让这样的毛头小伙子自然绰绰有余,就连连摇头贬低这些青铜器。秦让知道这是商家常用的压价把戏,他也会这些手段,于是就说算了吧,你没诚意,我们去别人家看看。
马实斋装出很豁达的样子,连说:“天这么晚了,想看也得等明天了,今晚你们不如先找个地方住下,明天再谈,我相信这条街没有谁出价比我高。”秦让犹豫了一下,问马实斋:“老板,您能给多少钱?”
马实斋见秦让上钩了,便继续一番贬低,他令秦让错误地认为这8件青铜器根本不值钱。最后,马实斋伸出2个指头说:“20个大洋!”
莽权铜杖朱拓
秦让想了一想说:“老板,您还是不想买,100个大洋您都有得赚。”
这小家伙看来不好对付,马实斋连说现在收文物的行情整体看低,最多也就值30个大洋。秦让推车就想走,他觉得50个大洋都没问题。
马实斋见扛不住秦让的执拗,担心这笔生意告吹,便狠狠心开出了40个大洋。秦让还价80大洋,马实斋见附近的几个古玩店老板正走过来看热闹,那些人都是机灵鬼,说不定会和他争抢这个生意,便主动开口说可以出60个大洋,并对秦让说:“小伙子,我可是地地道道的生意人,有些人可是吃肉都不吐骨头的,别说给你60大洋,就是把你的东西给吞了,随便给你安个罪名你什么也得不到。”
秦让已经很满意这个价格了,他当即成交。这8件青铜器秦让得到了60个大洋,这让他们兄弟俩开心得不得了。当时在甘肃,5个大洋可以买一头大水牛,一个大洋可以买一担米。60个大洋对秦家来说,可是笔巨款了。他们还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谁曾想3天后马实斋一转手,便以十倍的价格卖给了兰州古董商张寿亭。
张寿亭在兰州城经营古玩多年,可谓手眼通天。他得到这8件青铜器后,并不急于出售,而是先将消息透露给北平的古玩商朱柏华。半个月后,朱柏华来到兰州,为了慎重起见,他先用500块大洋买走了一根铜杆(衡)和一个铜饼(权)两件青铜器带到北平,后经琉璃厂尊古斋古玩店的专家鉴定,此青铜器为“莽权”,是王莽篡位称帝建立大新朝政权后,为统一天下而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也可以称为“王莽秤”,遗址认为莽权早已绝迹,如今看来当属无价之宝。这8件文物虽是铜制,却比黄金还要珍贵十倍。没几天,琉璃厂尊古斋古玩店就以5100块大洋收购了朱柏华手中的2件莽权。
新莽铜权
朱柏华见有利可图,就想尽快返回兰州收购剩余的6件莽权。但是,有人比他下手更快,他还没动身,已经有一个神秘的电话打到了兰州。很快,有几名外国人开始和张寿亭接触,他们极力想要买走莽权。
时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实为大军阀的刘郁芬手下有一个旅长叫杨慕时,此时正驻守兰州城,他听到了这个小道消息,为了避免国宝流失,他立刻命令手下的士兵拿着800块大洋找到张寿亭,连哄带吓购买了他手中剩余的6件莽权。在那个有枪就是王的年代,张寿亭怎敢不卖,就这样,实力派杨慕时成为6件莽权的新一代主人。事后,张寿亭觉得有点卖亏了,四处找关系,想讨要回来。一来二去,杨慕时买莽权的事就没有不知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