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印文明:中国古代印刷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这批铜字从形制上看分四类

1.铜字呈扁正方柱状,底部呈圆凹倒锥形。

2.底部为四隅鬲足式。

3.铜字底部呈“冂”字形。“冂”字两壁中间呈槽状,两壁为支点。

4.“冂”字槽状两壁中间有穿孔贯通式。

底部圆凹倒锥形式

四隅鬲足式

“冂”字形式

两壁穿孔贯通式

这四种形制铜字尺寸不同,分为小字(约0.9cm×1.0cm)、中字(约1.3cm×1.3cm)、大字(约1.7cm×1.8cm)三种型号,有几枚应为半成品,未打磨、四边有铸造时留下的突出物,尺寸未记。这四种铜字高低各不相同,字体大小不一,属不同字形的铜字。细观察,同字形、同字体的铜字高低也有区别,排版时必须用铜、铁字盘,以蜡、松脂、纸灰等制成的敷料置于其上,以铜字排字制版,后字盘加热,用板压平,使版面平整,利于印刷,这种方法与文献记载相符。

这批铜字中有几枚,在“冂”字槽状两壁中间有贯通的穿孔。这是中国古代金属活字的独有特征。王桢关于锡活字的记载说:“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这说明在元大德时,中国的金属活字已经具有穿孔,在排印时用铁条将一列活字穿起,可以使排字整齐不易错乱侧倒,刷印时不易移位。底部或四足形式的制作首先是为了节约铜料,更重要的是排版时为了稳定,因为铜字较薄,排版压字时,字盘中的敷料加热后容易浮出,影响印刷效果。以“松脂、蜡和纸灰”等敷料固定压平,底部凹槽或四足在压平过程中接触面变大,更加牢固,也不易晃动,更利于刷印。

朝鲜学者李圭景(1788—1856)对印刷术深有研究,他在《铸字印书辨证说》(《五洲衍文长笺散稿》卷二十四)一文中对比中国和朝鲜的铸字印刷技术时说:

“中原活字,以武英殿聚珍字为最,字背不凹而平,钻孔贯穿,故字行间架,如出一线,少不横斜矣。我国字式,则或大或小,或厚或薄,又凹字底,不钻不贯,故字行龃龉。”

聚珍字是乾隆皇帝对武英殿所刻木活字的美称,但武英殿木活字并无穿孔,而且李圭景在这里比较的是“铸字印书”,所以此聚珍字应指武英殿排印《古今图书集成》所用的铜活字。李圭景道出中朝铜活字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铜字“钻孔贯穿”,朝鲜活字“不钻不贯”。活字体上带有穿孔,是中国古代金属活字的独有特征。考察已知朝鲜古代铜活字,确实印体都不带穿孔。

通过以上目鉴、铜字的合金成分检测、铜字的字体与韩国中国等对比、文献、形制这五个方面的考证认为,此批活字为明嘉靖以前中国铜活字,在我国的出版史、活字印刷史上具有很大意义,值得好好研究。在此感谢赵前、施继龙和艾俊川三位老师,提供科学检测报告及文献资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