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脏象理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脾脏象理论的系统论分析

传统中医学认为,脏象不是一个由组织器官堆砌而成的混合体,而是一个自组织的有机整体。结构是功能的结构,不能从微观上找到整体的功能依托。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医深受西方还原论思想的影响。中医脏象理论首当其冲,运用西医的有关思维与理论加以解释。这背离了中医学的本质,扼杀了中医复杂性、整体性、非线性的特点。系统论的提出,也许会为中医脏象理论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法,中医疗效的多因素、多靶点、多环节、动态整体等特点有待实现。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贯穿着系统论思想。可以说,中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系统观,系统思维是中医特色的实质与核心。传统的脾脏象理论,由于缺少还原分析,其理论容易幼稚。它具有宏观的准确性,但缺乏微观的准确性。它对疾病的认识还停留在“黑箱”阶段,只注重功能层面。虽然描述了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总体轮廓,但忽略了支撑功能的结构基础。如此不见内部的细节联系,不重视微观结构的研究,必然导致了传统中医脏象理论在诊断中病位不清、治疗时方法笼统等缺陷,其推导出的只能是模糊的功能和不清晰的整体。脾脏象理论从定性角度来看是系统论的,从发展水平来看是不成熟的。

世界上不存在内部永远不可以被认识的“绝对黑箱”,脾脏象理论的现代化要除去幼稚气息,代以深入明晰的研究。有了明晰分析,并不就是理论的终结,它不过是脏象理论研究必不可少的一课。脾脏象理论要从古代整体模糊的象思维理论走向分析,因为分析是走向深化的前提。但最终还是要走向综合,因为综合是分析的深入,也是分析的归宿。而走向综合的方法,就是要充分发挥现代的系统科学方法论,在自我否定的辩证中自我升华,促使脾脏象理论的再一次的提高和深化。脾脏象理论的研究,不是缺乏理化指标,而是缺乏对理化指标的正确解读,缺乏发现相关指标隐性关联的方法,缺乏构建整体有机的脾脏象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脾脏象理论终究会呈现出一句概括性的真理,而在达到这一“单纯”之前,需先穿越复杂的系统论丛林。

一、整体性原则与相互联系性原则

系统论思想认为,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如黑格尔所说:“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这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的一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再者,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一)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

在《内经》“人与天地相参”观点的指导下,中医采用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构建了脾脏象的五行归类,即脾居中央,与长夏湿气相通应。脾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在长夏,湿土与湿气同气相求,故此季脾土受困之病较多。同时,外湿不仅限于长夏,凡冒雨涉水,久居湿地都会导致外湿侵入人体,引动内湿,困阻脾阳,痰湿内盛。社会因素对脾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金元时期,兵荒马乱,人民饥寒劳役,李东垣等医家认识到“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脾胃论》。可见脾脏象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贯穿了“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般系统分析法,也决定了脏腑生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为脾脏病机五行传变奠定了整体观基础。

(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传统中医理论强调“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体合肉”,脾与形体官窍四肢百骸都有着紧密联系。古代医家根据脾的生理病理特点,最终把上述临床变化归结为脾脏系统疾病。可见,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黑箱控制(一般系统论的一大分支学科),通过输入输出信息的特征,来判断系统内部的功能特点。中医的证候就是信息群,辨证就是用四诊的方法辨别疾病的信息。而遣方用药是输入治疗信息,排除干扰以矫正系统的状态,最终改善控制系统的质量。辨证论治包括控制论的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负反馈误差调节—即通过一次次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其中的误差并进行调整,最终使系统状态逼近目标值。

(三)脾脏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

“脾为后天之本”,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孔凡涵认为每个脏腑都可看成是全息胚。《内经》脾脏象理论包括脾的消化、吸收、运输、转化、统血等过程。现代研究表明,脾脏象虽然是消化系统的集中体现,但还涉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脾虚的本质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主导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整体失调。三者虽然各司其职,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信息物质及它们的受体和细胞内信息传递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调节着机体的生命活动。虽然现代研究推测中医之脾可能包括脾脏、胰脏、大小肠等脏器,但脾不能用几个解剖学组织加以限定,更不能把脾脏象归结为这几个脏器生理特性之和,因为脾脏象内部包含太多物质转运、能量转换、信号转导等生命过程。这与系统论所强调的整体性原则相一致,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原则:系统在整体水平上,存在着不能用各部分及其加和来解释的性能,一旦把系统分解为各部分,这种整体性能就不复存在,它是不可还原的,也不能归结或“提纯”为什么物质成分,只能在系统整体与内环境的相关作用中进行考察和调节。

(四)脾胃与五脏之间相互联系

五脏之间的影响因素是多样性的。脾脏作为人体这一开放性的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其他四脏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医五脏相关理论”是强调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多维联系的有机整体。这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影响因素存在多样性,具有非线性特征。脾脏象系统与其他脏象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叠加的,不是简单的一次函数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数量、性质、强度等性质进行考察,借鉴复杂性科学,运用多学科交叉进行综合研究,力争建立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准确的五脏相关理论。

二、有序性原则

宇宙中生命采取的物质结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生命的共同本质则是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是一种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来维持的有序状态,即一种“最小熵产生”的耗散结构。“脾气散精”即是指脾脏通过有效运化将营养成分输送至全身的过程,是人体获得有效能源和维持正常代谢的关键环节,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过程。脾脏象的功能是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若此有序性被打破,则为病态。

(一)有序性之“宏观气机调节”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脾具坤净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为无病之人。”可见,上、下两焦脏腑之气皆因脾胃之势而升降,正所谓“脾是阴阳升降的枢纽”。

(二)有序性之“中焦化物布精”

“脾在体合胃”,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降,糟粕得以下行;脾升,精气才能输布。胃为阳腑,喜润恶燥;脾为阴脏,喜燥恶湿。脾胃以膜相连、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各司其职,两者有序配合共同完成“水谷出焉”之职。在运化水谷上,“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经脉别论》),这与现代医学对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认识几乎一致。在运化水湿上,正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所述,人体所摄入的水液需经过脾的吸收和转化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养、濡润的作用。如上述有序性功能遭到破坏,则水液代谢失常,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健脾运湿的药物则是恢复脾脏的这种有序性。

(三)有序性之“微观气血生化”

现代研究表明,脾脏有序机制的物质基础可能是广泛分布于肺、肾及消化系统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也可能与oatp4a1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在微观层面,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通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氧化三大营养物质(水谷精微)生成ATP,并且还利用琥珀酸单酰与甘氨酸合成血红素。依此推测,脾的本质是细胞内进行能量转换的线粒体,而三大营养物质在线粒体的氧化供能过程,又是一个严格有序的呼吸链。

可见,脾对气机的调控、对水谷精微的转运,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体现着严格的有序性。现代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除了可见形态的组织在宏观上的观察以外,还存在着有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以保护其自身抵御干扰的‘不可见的组织’”。这里所说的不可见的组织就是系统的有序性,而主宰着有序的是信息。相信对现代信息论思想的深入了解也许会解开脾脏象理论内有序的神秘面纱。

三、自组织原则

所谓自组织,是系统在特定的内外条件下,从混沌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并稳定在一定有序度上的自我完成过程。自然界中的系统都是自我发生、自我调节的。脾系统在内外条件涨落的推动下,自己走向并维持在一个有序稳定的“目的点”上。其间的自组织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把系统组织到有序稳定的状态上来。关于自组织的本质,现代研究认为是“信息的流动过程,是系统‘吃进’信息、累计信息、增殖信息、保存信息的过程”。脾脏象自组织的实质,也许可以用耗散结构论等理论来阐释说明。

(一)自组织之“脾旺渐增不受邪”

脾脏象作为人体的子系统,同样也重复这一进化过程。小儿初生,脾禀未充,胃气未动,故显示“脾常不足”的初始状态,也是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的系统。随着不断地进食水谷精微,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换、积累、增殖和保存,脾的功能逐步趋于成熟,逐渐发展成“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阶段。

(二)自组织之“药疗自愈纠偏性”

在治疗方面,一切治疗作用都必须经过机体的自主性反应这一中介环节。从原则上讲,疗效是机体对治疗自主性反应的表现。以从脾论治痰瘀型冠心病为例:脾失健运,升降失常,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无以运化水湿,停而为饮,聚而为痰,痰浊内蕴,上犯心脉,阻碍心血运行,形成了痰湿停滞、痹阻心脉的病理状态。治疗上应健脾益气、祛痰化浊。健脾益气在先,通过药物的偏性,以纠正人体的偏性,恢复人体“自愈”能力;祛痰化浊在后,是脾虚症状改善、脾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彰显的必然结果。与西医不同,中医是借药方之力,触发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层次性原则

等级秩序是系统论的又一个重要原则。系统论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等级系统,可以分为无限多个层次,可以把任意一个层次看作一个系统。在脾系统中,脾为中心主导,维持脾及胃所主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活动。“脾在体合肉”,脾胃健运,则生养肌肉,臻于丰满;“脾主统血”,脾气充足,则血不妄行,循行脉内。肌肉和精血都是脾所运之水谷化生而成,而前者又是构成和维持五脏生理活动的重要要素。因此脾与所主之肌肉、所统的精血之间在不同层次存在等级差异性,可以视作脾系统内部的“肉系统”和“血系统”。

五、动态性原则

人的生命活动随时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干扰,应对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关键。

(一)动态性之“生理‘魅力’功能”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脾胃不断地进行消化、吸收和运输,为全身的脏器供应能量,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生自化”的自主生命运动。从宏观上看,脾主运,对能量物质起着“推动力”;脾主化,对营养精微起着“转化力”;脾主统血,对血液运行起着“固摄力”。脾的这些魅“力”,都是脾“气化”作用的集中体现,而“气化”作用正是人体“自主”生命活动的本质动力。生物力学的作用在无形之中增加着脾脏象的复杂性,更是不可还原、无法归结为什么特定物质成分的。况且,脾脏象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远不止这几个力所能概括。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医学脾脏象的认识尚处在朴素的水平,或许脏象系统运动变化的深层机制和规律,可以从这些“动力”入手,从而揭示出脏象动态干预、多层面整合的要求。

(二)动态性之“五行生克自稳”

脾脏的生理功能又受到其他四脏的生克乘侮,实际上是一个在自身涨落中保持整体稳定的“自稳模型”,是一种自保持和自稳定的机制。

(三)动态性之“脾胃正气防护”

中医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中医“正虚”的内涵既深刻又丰富,其中关键性的内容是指机体自组织机制和能力的“虚”。因此,调理脾胃气机,培护正气,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只有脾胃功能强健,人体“正气”才能充盛,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

脾脏象理论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大部分结构上的盲点已经扫除。然而,发病机制仍不清晰。这是因为人体的复杂性不在于结构而在于功能,不能够孤立地(非联系)、个别地(非全面)、静态地(非时空变化)看待脾脏象指标。脾脏象学说所强调的“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生克制化,调理气机,辨证论治”等,均是以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有序的思想来研究人体,与现代系统论的思想相吻合,是落在还原论视野之外的。脾脏象理论并不只是五行学说所描述的那种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层面的、极其复杂的功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