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中感染性疾病仍是重要原因,包括下呼吸道感染、腹泻和结核病,分别列于第3、第8和第9位。由于抗感染治疗的引入,不少感染性疾病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中为数不多的可以真正达到“治愈”级别的内科疾病。然而,如何制订抗感染方案也是内科用药最艰难的临床决策。对于每一个疑似感染的病人,首先要鉴别是否为感染,如果是感染,需要判断是什么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甚多,它们对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差别巨大。在处理感染性疾病时,应仔细思辨、积极探明引起感染的病原体,这是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提高感染病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同时,还需要考虑耐药性变迁、药物的PK/PD、联合用药的协调或拮抗作用、对脏器如肝肾功能的影响以及疗程和费用等因素。
为提高感染性疾病处置能力,满足越来越多的复杂难治感染的诊治需求,2015年8月上海中山医院开设了感染病科病房。由医院感染和呼吸感染专家胡必杰教授和潘珏教授带领的感染病科医生团队,敢于挑战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病例,两年多时间,病房收治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病人近3000例,得到我国业内同行的认可和广大患者的好评。感染病科在2016年被批准为“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协会”(ESCMID)中国第八家合作中心,2017年评为全国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实践基地。
从2017年7月开始,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部分疑难病例在“SIFIC感染官微”发布,每周一例。这些病例犹如福尔摩斯探案般复杂悬疑,通过寻找蛛丝马迹,抽丝剥茧辨真伪,最终拨开云雾锁定元凶,故将栏目命名为“中山感染探案系列”。栏目推出后便得到我国很多同行专家的好评。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今天我们把SIFIC感染官微发布的32个病例,整理成册。入选病例绝大多数为感染性疾病,少部分为疑似感染的非感染疾病,亦有感染与非感染疾病并存者。感染案例中以细菌真菌为主,尤其是特殊病原体,如非结核分枝杆菌、隐球菌、曲霉菌、诺卡菌、放线菌等。诊断过程通常以探查病原体为主线,积极采集相应的微生物标本进行涂片和培养;部分采用了非培养技术如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提高了病原体检出率,并发现了传统微生物检验技术难以检出的病原体如巴尔通体、斯莱克菌,或者明显缩短病原体检出时间;不少病例还通过组织病理学获得了最终病原学诊断。我们希望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案例,对住院医生、感染病科医生、呼吸科医生、感控医生以及微生物检验医师和抗菌药物专业的临床药师,能有所启发;更希望本书能激发医务人员对感染性疾病的兴趣,提高对病原微生物的认识和思辨能力,为提升我国细菌真菌感染的诊治能力和抗菌药物的应用能力做出贡献。
特别感谢樊嘉院长等中山医院领导对感染病科在人员和硬件配置、科室运行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的全方位支持,让我科能在较短时间内立足和发展;感谢恩师李锡莹教授和何礼贤教授,让我们在呼吸感染领域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SIFIC官微的管理员高晓东、黄小强和陈翔医生在探案栏目的策划设计和图文编辑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胡必杰 潘珏 金文婷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