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医书重刊专辑:金匮要略简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阳毒、阴毒病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形容像打伤),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金匮》论治阳毒和阴毒只此两条,并且没有说明原因。考巢氏 《病源》有伤寒阴阳毒候和时气阴阳毒候等篇,当为时病之一,即后世所说的发斑症。发斑症可以出现两种不同的外候,习惯上把阳斑和阴斑来区别。故过去注家将阳毒和阴毒对立起来,好像阳毒是热症,阴毒是寒症,因而怀疑阳毒用雄黄、蜀椒,而阴毒反去雄黄、蜀椒,于理不合。本人认为这样的看法是不合理的。阳毒和阴毒既然是在一种病中出现的两种不同外候,就不能用热毒和寒毒来划分,从 “面赤斑斑如锦纹”来看,阳毒是一种正常的斑症,所说 “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的阴毒,是体虚不能透发或被寒邪外袭而斑出不透的症候。斑出不透则瘀热壅遏,还是一个阳症,故巢氏 《病源》也说:“若发赤斑者十生一死,若发黑斑者十死一生”,明明指出了一种病的两个症状。总之,阳毒和阴毒的阴阳含义,不是指寒热,也不是指表里,而是从症候上的表现定出的。

时症发斑,多见高热、烦闷不安,甚则狂言谵语,咽喉肿痛,或牙缝渗血,脉象洪数。此时不可发汗,发汗便如火得风,燔灼更烈,也不能用泻下,泻下则热毒内陷,难于透泄。故一般治法,惟化斑汤(玄参、石膏、犀角、知母、甘草、粳米)最为妥善,如毒不通速化,接予阳毒升麻汤(升麻、犀角、人参、黄芩、射干、甘草),热毒过于利害的酌用三黄石膏汤(黄芩、黄连、黄柏、石膏、麻黄、豆豉、山栀、葱白)。倘然发斑期内体力不够,或感受寒凉,往往欲发不发,郁于肌肉之间,斑色由红转紫,以至黑暗不润,面色亦变青白,即所谓阴斑症,但烦躁、口渴、咽痛等热症仍然存在。此时用透发之药不能取效,又不宜过分寒凉,更不得使用温剂,据我个人经验于阳毒升麻汤内重用当归、红花、山甲片、赤芍、紫草等祛瘀和营最佳。所以阳斑、阴斑同是一种热毒,相等于小儿麻疹内陷,虽然红点隐伏,鼻青气喘,决不能用姜、附回阳同一意义。仲景对阴阳毒只用一方统治倘亦为此。有人谓治阳斑宜清宜下,治阴斑宜温,不免纸上谈兵,望文生训。这也说明了仲景升麻鳖甲汤用升麻、鳖甲、当归、甘草是极其合理的,就是雄黄、蜀椒二味不敢臆断。又 《伤寒蕴要》说:“有来势急者,发热一二日便出斑,来势缓者,发热三四日而出也”。仲景俱以 “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为期,似亦不可胶柱鼓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