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浅议出版工作中的几对矛盾

·廖斌·

出版工作(本文所指的出版工作指涉及装帧设计、排版制作、印刷装订等生产环节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或困惑,其中比较集中和突出的有以下几对矛盾:

一、计划性与随意性的矛盾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图书生产环节与编辑、发行环节一样,也有很强的计划性。非正常进度的生产任务——短时间内大量图书集中付印或者频繁地加急,会给生产调度和安排带来很大的困难。

通俗地讲,生产安排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排队”:同一个时间段内,社内同一个编辑部门的书需要“排队”,不同编辑部门间的书也需要“排队”;生产任务派到设计公司、排版厂、印装厂,不同出版单位间的图书同样需要“排队”。按照一般的经验,非正常进度的生产任务,如果占到同一时期总任务量的10%,生产安排问题不大;如果占到20%,生产安排就会出现困难但尚能克服。生产高峰期,比如春季教材、秋季教材集中印制时期,如果非正常进度的生产任务比例过高——超过20%,生产安排就会非常困难——全力以赴生产某些急书,那么其他书的周期势必会受很大的影响;解决了这个编辑部门的紧急任务,别的编辑部门的正常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编、印、发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生产安排要有序,正常的生产周期要有保证,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生产的计划性,缓解计划性不强带来的生产安排方面的矛盾:

(1)建立一种社级层面的沟通机制,让编辑、出版、发行部门参与沟通。不论是新书还是重印书,出版部提前介入,就可以提前进行生产筹划,提前掌握某个时段大致的生产任务量,提前了解哪些是重点书、急书,提前采购准备所需的用纸用料,提前对印厂印力进行统筹安排等。

(2)加强新书出书时间、出书节奏的计划性。出书时间合理,急书比例适当,新书的生产安排才能有序,正常的出书周期才能有保障。

(3)加强重印书在加印时机、加印印数上的计划性。重印书的加印时间,特别是常销书、常备教材的加印,应该按照“削峰填谷”的原则,尽量提前加印,错开教材印制高峰期。加印印数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和现实需求,科学测算确定,尽量减少同一品种少印量、多印次的频繁加印情况。同一品种少印量、多印次的频繁加印,既增加生产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印制高峰期的印力紧张。

当然,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多一些计划性,少一些随意性,正常的生产安排就会多一些保障。

二、规范管理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随着读者,尤其是大众图书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图书的装帧设计、印制工艺、用纸用料等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化形态。同时,决定图书形态的策划人对图书装帧设计、印制工艺、用纸用料等也有各自的审美偏好和需求,也决定了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多。

出版部门作为生产保障部门,原则上应该尽可能为编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但从大生产和生产管理的角度讲,规范性是必不可少的。比方说,中餐和西餐相比,中餐可以满足食客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但恐怕没有一个中餐馆,能提供各种口味的餐食,食客只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菜单上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选择。

规范管理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制度层面的矛盾。就出版部的职能而言,出版部既有生产管理职能,也有成本监控职能。图书成本的最大产出就在出版部。任何一个出版单位,无论规模大小,在社级层面都会制定相关的制度对生产管理进行规范。这些制度是出版部管理的依据,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不能逾越。比如供应商的进入制度,每个出版单位都有各自的招标或者遴选规定,要成为出版单位的签约供应商,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标或者遴选,所以出版部也就无法做到编辑认为好的排版厂、印厂出版部就可用。

第二个方面,操作层面的规范。在操作层面,出版单位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量,几乎都会根据不同的图书类型对装帧设计、印制工艺、用纸用料等予以规范。以我社为例,就制定有《装帧设计规范》,对不同类型图书的开本、工艺、材料的选择做了明确的规定,也对成本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超规范的个性化需求,也规定了相应的审批程序。

图书的装帧设计、印制工艺、用纸用料不仅关乎个性化需求,也与图书的成本直接相关。我社从2014年开始,自上而下推行《装帧设计规范》中关于特种纸的规定,当年就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在品种增加、扣除《看法与说法》特种纸使用量情况下,特种纸的用量总金额比上年减少102万余元。

第三个方面,从出版单位外部层面来看,每个与出版单位合作的供应商都有各自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很多情况下是与出版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相抵触的。大多数情况下,出版单位与供应商是一种利益博弈关系。供应商的实力越雄厚,博弈中就会占据更多的主动,谈判的能力就会越强,出版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就更可能被忽视。举例来说,著名的雅昌,不允许出版单位自带任何纸张材料,并且它所提供的纸张材料都要加收至少15%的管理费;易丰的精益生产管理系统,为了提高单位产出效益,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在封面、正文都齐、清、定的情况下才能进入计算机系统安排生产。

三、质量与周期的矛盾

此处所指的质量不包括图书的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装帧质量,仅指与印装生产相关的印装质量。图书质量与周期的矛盾,在读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编辑的周期要求越来越严的当下,表现得愈发突出。

图书的印装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工艺、工序上的客观要求,如果片面追求出书周期,在时间压力下,印装厂只能省掉某些工艺、工序,结果就是以质量的牺牲作为代价。

举一个我社真实发生的例子:某精装书由于要赶周期,要求在一周之内出书。按照正常的工艺流程,精装书因其质量要求高、工艺复杂、流程多,正常的印装周期至少都在10天以上。这本书按照要求的时间赶出来了,但是过了半个月,作者因为书出现翘曲找到了出版社。

书为什么会出现翘曲?按照正常的生产流程,精装书的书芯刷胶、荷兰板裱糊、上封成书后,分别都有一个24~48小时的压制过程。压制为什么需要24~48小时?因为黏结书芯、荷兰板的热熔胶里含有与环境湿度不一致的水分,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热熔胶里的水分达到与环境湿度的平衡。为什么需要压制?因为如果没有外部施加的压力,热熔胶里的水分在与环境湿度平衡的过程中会造成纸张、荷兰板的变形,通过压制施加的压力才能保证书芯、壳面不变形,才能保证全书的平整性。为了赶周期,印厂往往只能省掉刷胶后的书芯压制流程,缩短裱糊后的荷兰板、上封后的成书压制时间,最后就会导致成书摆放一段时间后出现翘曲的情形。

根据我们既往的工作经验判断,印装质量问题,起码有三分之二以上都与赶周期有直接的关系。

要处理好质量与周期的矛盾,我们认为一是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出书的计划性,尽量减少赶周期的情况;二是希望编辑尽量多了解一些印装工艺,尊重印装生产的客观规律,给印装生产留出合理的生产时间。

四、成本与效益的矛盾

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对编辑部门或者编辑个人实行利润核算或者单品种考核,编辑部门或者编辑对印装成本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说到印装成本,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图书工价,即排版、印刷、装订的价格。决定出版单位工价水平的,不单只有价格一个因素,是多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

出版单位的历史工价对其现行的工价体系有直接影响。有较长历史的出版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工价也是“被计划”的。在转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相关的软硬件,都有一个历史沿袭的问题,都是在逐步调整中与既有的历史逐渐告别,所以这些出版单位的工价无论是价格水平还是计价方式,都留有深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

出版单位对自己图书品质的追求也与工价水平密切相关。“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东西”,这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最理想化的结果,但现实中实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很小。“花合适的钱得到合适的东西”可能更理性和符合现实。

图书工价也是市场竞争的体现。印刷行业进入门槛低,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低端印厂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多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工价对它们而言,“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种状况当然是出版单位乐见的,但从长远来看,也有隐患。出版与印刷,是价值链上联系紧密的上下游行业。过剩的低端产能,已经出现调整和淘汰的迹象,一大批印刷企业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关闭、停产或转产。它们的淘汰,势必影响印刷的供需状况,也会影响到图书工价。

图书工价也与出版同业间的竞争紧密相关。我社以教材印制为主,合作的几个大的印厂也是高教社、外研社等大社的合作厂。在商言商,印厂都是以逐利为主要目标的。如果同类社之间工价有明显的差距,工价低的社在印厂“排队”就会靠后,尤其在教材印制高峰期,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图书工价也是厂社博弈的结果。合作印厂实力越雄厚(不单是规模上的大),在与出版单位的合作中议价能力就越强,对出版单位的各种要求也就会越多。存书情况、账款结算周期也是影响图书工价的重要因素。出版单位在印厂存书越多、存放时间越长,账款结算周期就会越长,印厂对工价的要求相应也就会更多。

大家关心的第二个有关成本的问题可能就是成本控制了。控制成本,先要抓主要的方面,再抓次要的方面。在印装成本的构成中,纸张材料所占的比例最大。控制好纸张材料成本,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图书的效益。控制纸张材料成本,需要出版部与编辑部门的共同努力。出版部对纸张材料成本的控制,重点应该放在采购成本的控制上,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把握采购时机,用合理的价格——追求最高性价比,采购适量的纸张材料——库存科学合理。编辑部门需要根据图书类型、市场需求、量入为出等原则,选择合适的开本、适当的纸张材料、适度的装帧工艺,特别要注意控制能对图书成本和效益带来较大影响的特种纸、高克重纸、高品质纸的使用。

在工价、纸张材料确定的情况下,一些小小的变化也可起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效果。比如,了解一些与印刷、装订相关的印数界限值。这些界限值有起码印数(低于起码印数按照起码印数计价)、装订费加价率印数(少于8000册,装订及胶价加价50%;8000~20000册,装订及胶价加价40%;20001~30000册,装订及胶价加价30%;多于30000册,装订及胶价没有加价)、盈亏平衡点印数。另外,减少专色印刷的使用,套书、系列书封面同时下厂也可以节省一部分成本,带来一定的效益。

以上四对矛盾都是工作范畴内的正常“碰撞”,需要用沟通去充分“润滑”。只要加强编、印、发各环节的沟通,基本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而转化为促进工作的“正能量”。沟通可以带来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