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循证医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章 奔豚气病方

奔豚汤

【原文汇要】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2)

奔豚汤方

甘草 芎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原文释义】

奔豚汤主治肝郁化热之发奔豚。症见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治当养血达木,和胃降逆。方中用当归芎养血以护肝体,遂肝木条达之性,芍药柔肝止痛,生葛升发阳明清气,半夏伍生姜以助阳明镇降冲逆之力;用李根白皮清热,平降冲逆;黄芩苦寒以泄木火,药后肝木遂条达之性,则冲逆自平。

【文献概况】

设置关键词为“奔豚湯”“奔豚汤”,检索并剔重后,得到257篇相关文献,其中CBM、CNKI、VIP、WF分别为13篇、204篇、17篇、23篇。初步分类:临床研究20篇(7.8%)、个案经验127篇(49.4%)、实验研究3篇(1.2%)、理论研究73篇(28.4%)、其他34篇(13.2%)。在个案经验文献中,奔豚汤及其加减方的医案有157则。

【文献病谱】

1.临床研究文献

共涉及5类病症(证)系统、12个病症(证)(表8-1)。

8-1 奔豚汤临床研究文献病症(证)谱

西医病症系统中,消化系统在病症种类上居首位,精神和行为障碍在文献数量上居首位(图8-1)。中医病证亦为高频病证系统。各系统病症(证)中,频数位居前列(至少为3)的病症(证)有:神经官能症、发热。

8-1 病症(证)种类及文献数量分布图

2.个案经验文献

共有12类病症(证)系统、50个病症(证)、157则医案(表8-2)。

8-2 奔豚汤个案经验文献病症(证)谱

续表

按文献病症种类和医案则数多少排序,西医病症系统中,消化系统均居首位(图8-2)。中医病证在医案数量上居首位。各系统病症(证)中,医案数位居前列(至少为4)的病症(证)有:胃炎、神经官能症、围绝经期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冠心病、奔豚、不寐、腹痛。

8-2 病症(证)种类及医案数量分布图

3.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比较,两者在文献和病症数量上,消化系统疾病和中医病证均居前列,是共有的高频病症(证)系统。在具体病症上,神经官能症是共有的高频病症。

【证据分级】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

截至目前,奔豚汤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为:B级1篇、C级10篇、D级9篇。详细情况见表8-3。

8-3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分布情况

续表

【证据示例】

1.中医病证

(1)发热(小儿)

B级证据1篇。奔豚汤加减对照氯苯那敏治疗小儿发热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C)

刘帅[1]实施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为125例。试验组63例,内服中药奔豚汤化裁,基本方:当归7g、川芎9g、黄芩6g、白芍6g、制半夏3g、生甘草6g、葛根12g、柴胡12g。患儿外感和积滞发热常易伴双侧扁桃体肿大,舌红,尿赤,便干,辨证时应具体调整,可酌加桔梗、玄参、麦冬、生地。若小儿络脉紫红,多属里热,基本方中加枳实、制大黄、肉苁蓉、草果。我院中药房煎药20~60mL/袋,1剂/d,早晚各喂服1次。临床用药注意事项:阴虚发热者禁用;若患儿络脉鲜红,方中不可妄加枳实、大黄、肉苁蓉、草果之属,以免引起表邪入里而发生变证。对照组62例,口服氯苯那敏,根据体重折算具体服用量。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35,95%CI(1.10~1.66),P=0.004,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标准:根据《中药新药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发热明显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

2.精神和行为障碍

(1)心脏神经官能症

C级证据2篇。

奔豚口服液对照谷维素、维生素B1、美托洛尔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临床总有效率及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主要指标方面有优势(C)

朱翠玲[2]实施的一项临床对照试验,样本量为90例。试验组60例,使用奔豚口服液(按照《金匮要略》中的奔豚汤)制成,每次20mL,每日2次。服药期间畅情志,戒恼怒,停用其他治疗本病的中西药。对照组30例,使用谷维素20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20mg,口服,每日3次;美托洛尔12.5mg,口服,每日2次。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1疗程后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78,95%CI(1.27~2.50),P=0.0009;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主要指标:呼吸心率差加权均属差(WMD)3.62,95qoCI(3.58~3.66),P<0.00001;卧立心率差加权均属差(WMD)3.05,95qoCI(3.01~3.09),P<0.00001;30/15比值加权均属差(WMD)0.29,95%CI(0.28~0.29),P<0.00001;乏氏指数(WMD)0.10,95%CI(0.08~0.12),P<0.0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好转:症状改善,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效:自觉症状和心电图均无改善)。

【证据荟萃】

※Ⅱ级

奔豚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某些中医病证与精神和行为障碍,如小儿发热、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金匮要略》原文中用以本方治疗肝郁化热所致的奔豚,病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化热,随冲气上逆于胸。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等。小儿发热、心脏神经官能症等高频病症(证)在某阶段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可与之相符。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均支持精神和行为障碍、中医病证是其高频率、高级别证据分布的病症(证)系统。小儿发热已有1项B级证据;心脏神经官能症已有2项C级证据。

※Ⅱ级

奔豚汤加减对照氯苯那敏治疗小儿发热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

奔豚口服液对照谷维素、维生素B1、美托洛尔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临床总有效率及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主要指标方面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帅.奔豚汤治疗小儿发热63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4):64-65.

[2]朱翠玲.奔豚口服液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及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44-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