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实验室的安全常识
一、有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有机化学实验除了实验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以及易碎的玻璃仪器外,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和性质尚不清楚的产物也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发生着火、爆炸、割伤、烧伤或中毒等事故。但是只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这些事故就可以不发生或少发生;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够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因此,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要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并在实验过程中随时保持警惕,对实验室内的异常现象(包括声音、气味等)要保持警觉,及时查明原因并正确处理。
实验室的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危,无论是刚进实验室的新同学,还是有多年经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都要随时注意,麻痹不得。必须指出的是,对于安全性不确定的实验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不允许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对实验内容的无知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急躁情绪往往会酿成实验事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进入实验室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建议穿白色实验服,便于及时发现沾上的药品,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实验进行时应经常注意仪器有无漏气、碎裂,反应进行是否正常,蒸馏、回流和加热用仪器,一定要和大气接通。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操作时应加置防护屏或戴防护眼镜、面罩和手套等。熟悉消防器材如石棉布、砂箱、灭火器以及急救箱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
二、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预防事故的发生
实验中如果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绝大多数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①实验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易燃,如乙醚、苯、乙醇、丙酮等,不能用烧杯等敞口容器盛装,更不能直接加热易燃液体。装有易燃有机溶剂的容器不得靠近火源,数量较多的易燃有机溶剂,应放在危险药品柜内。而蒸馏乙醚或二硫化碳时应采用水浴加热,并远离火源。
②易燃有机溶剂(特别是低沸点易燃溶剂)室温时具有较大的蒸气压,当空气中混杂的易燃有机溶剂的蒸气达到某一极限时,遇有明火即发生燃烧爆炸。有机溶剂蒸气都比空气的相对密度大,会沿着桌面或地面飘移至较远处,或沉积在低洼处;因此,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液缸内,用过的溶剂要设法回收。倾倒易燃溶剂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蒸馏易燃溶剂(特别是低沸点易燃溶剂,如乙醚)时,整套装置切勿漏气,接收器支管应与橡皮管相连,使余气通往水槽或室外。
③使用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禁明火并应防止一切火花的发生,如由于敲击、电器的开关等所产生的火花,有些机械搅拌器的电刷也极易产生火花,应避免使用。禁止在此环境内使用移动电话。
④常压蒸馏操作时,蒸馏装置不能完全密闭。减压蒸馏时,要用圆底烧瓶或吸滤瓶作接收器,不可用锥形瓶,否则由于受力不均可能发生炸裂。回流或蒸馏液体时应放沸石或在搅拌下进行,以防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加热后发现未放沸石,则应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否则在过热溶液中放入沸石会导致液体迅速沸腾,冲出瓶外而引起火灾。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热烧瓶,而应根据液体沸点高低使用石棉网、油浴或水浴。冷凝水要保持畅通,若冷凝管忘记通水,大量蒸气来不及冷凝而逸出,也易造成火灾。
⑤有些有机化合物遇氧化剂时会发生猛烈爆炸或燃烧,操作时应特别小心;存放试剂时,应将氯酸钾、过氧化物、浓硝酸等强氧化物和有机药品分开。金属钠、钾遇水容易起火爆炸,不能露置在空气中,应保存在石蜡或煤油中;用过的残渣必须及时回收,或用乙醇处理。
⑥开启存有挥发性药品的瓶塞和安瓿时,必须注意瓶内所盛物品的性质,充分冷却,然后开启(开启安瓿时需要用布包裹);开启时瓶口须指向无人处,以免液体喷溅伤人。如遇瓶塞不易开启时,切不可用火加热或乱敲瓶塞。
⑦有些实验可能生成有危险性的化合物,操作时需特别小心。有些类型的化合物具有爆炸性,如叠氮化物、干燥的重氮盐、硝酸酯、多硝基化合物等,使用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有些有机化合物如醚或共轭烯烃,久置后会生成易爆炸的过氧化合物,须特殊处理后才能应用。
⑧有毒试剂应根据其性质认真操作,妥善保管。实验室所用的剧毒物应由专人负责收发,并向使用者提出必须遵守的有关操作规程。实验后的有毒残渣必须妥善处理。在接触固体或液体有毒物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后立即洗手。
⑨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⑩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不能用湿的手接触插头。为了防止触电,仪器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应先切断电源,再将连接电源的插头拔下。
2.实验事故的处理
如果操作不慎,造成实验事故,切记不要惊慌,只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防止事故扩大,下面介绍实验室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①割伤是实验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为了避免割伤应注意以下几点:玻璃管或玻璃棒折断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破碎。截断后断面锋利,应在小火上烧熔使之变圆滑;将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塞子或橡皮管中时,应先检查塞孔大小是否合适,再涂点水或甘油润滑后,用布裹住逐渐旋转而入,同时拿玻璃管的手应靠近塞子,否则易使玻璃管折断,引起严重割伤;打扫桌面上的碎玻璃及毛细管时,要小心以避免划伤。发生割伤事故要及时处理,取出伤口内的玻璃碴,用水洗净伤口,用创可贴贴紧或涂以碘酒消毒后包扎,严重者要送医院治疗。
②皮肤接触火焰或灼热物体(如烧热的铁圈、煤气灯管、玻璃管等)会造成灼伤,可涂以凡士林或烫伤膏,重伤者要请医生处理。如遇化学试剂灼伤,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因酸或碱灼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酸灼伤再用1%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灼伤再用1%硼酸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洗片刻,涂少量油脂;如酸引起的灼伤特别严重,应立即用水冲洗后用乙醇或2%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至患处不再有黄色,再用甘油按摩,保持皮肤滋润;试剂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15min,并尽快送医院治疗。
③着火是有机实验室内经常面临的危险。如发生着火事故,切勿惊慌,实验室起火一般是由少量溶剂引起的,刚开始很容易控制,只要处理得当,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水一般不能用来扑灭有机物着火,因为有机物往往比水相对密度小,泼水后不但不会熄灭,有机物反而漂浮在水面上燃烧。少量溶剂着火,可用湿布或石棉布盖灭;如火势较大,首先要切断电源,关闭燃气开关,移开未着火的易燃物,然后根据易燃物的性质设法扑灭。油脂、电器及贵重仪器等着火时,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灭火后不留痕迹,使用时应打开灭火器上面开关,对准火源喷射,要注意手不能握住喇叭筒,以免冻伤。泡沫灭火器虽具有较好的灭火性能,但喷出大量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会给后处理带来困难。如遇金属钠着火,要用细砂或石棉布扑灭。衣服着火时,不要在室内乱跑,应就近用水扑灭或卧倒打滚,闷熄火焰。
④在实验时也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应引起高度重视。为杜绝事故,应注意下列几点:使用易燃易爆物(如乙炔、氢气、过氧化物、重氮盐等)或遇水易爆炸的物质(如钠,钾等),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浓硝酸、高氯酸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与有机物接触,极易引起爆炸,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有的放热反应过于猛烈,生成大量气体,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控制加料速度、冷冻或防护措施(如防护面罩、安全瓶等);常压蒸馏或加热回流时,切勿在封闭系统内进行,并经常检查仪器各部分有无堵塞现象。减压蒸馏时,不得使用受压不均的仪器(如锥形瓶等),必要时要戴上防护面罩;发现燃气管、阀门漏气时,应立即关闭总阀门,打开窗户,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
⑤化学试剂大多具有毒性,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或呼吸道接触有毒试剂所引起。为了防止中毒,除了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外,还要注意下列几点:称量任何化学试剂都应使用药勺等工具移取,不得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触及伤口。若试剂沾在皮肤上应及时用水冲洗干净;处理有毒物质(如氰化物、汞化物、硫酸二甲酯、有机磷和生物碱等)和腐蚀性物质(如溴、卤化氢、硫酸和硝酸等)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戴上防护眼镜和橡皮手套;对沾染过有毒物质的仪器、用具以及因打破温度计而洒出的水银,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处理。若出现中毒症状,应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