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7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征
一、“7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分析
“70后”就是指在1970年到1979年出生的人,“70后”大学生是指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就读大学的人群。现在算起,最大的“70后”大学生已进入不惑之年,最小的“70后”大学生也早已过而立之年。“70后”大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要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值高速发展阶段。物质财富正在积累,精神文明正在建设,政治生活正在丰富,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步入明显进步的快车道。把“70后”大学生与“60后”大学生、“80后”大学生进行一下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70后”大学生与“60后”大学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都勤劳刻苦,热爱学习;“7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具有敢闯敢干的精神和勇气。但是“70后”大学生和“60后”大学生、“80后”大学生的差异也很明显,比如“70后”大学生没有“60后”大学生那么沉稳和踏实,也没有“80后”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70后”大学生的明显优点就是比“60后”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更加敏锐,比“80后”大学生和“90后”大学生的传统印记更加鲜明。由于“70后”大学生的童年和少年生活于社会转型期,青年时期又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这些都充分地洗礼着“70后”大学生,浇铸着他们“转型化”的人生特点。也正因为此,在“70后”大学生身上,我们可以找寻到他们所具有的积极务实的特征、责任感强烈的特点和传统价值观浓厚的特点,“70后”大学生看起来外表现代,实则内心相当传统,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70后”大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是改革全面展开的时代。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在1982年召开,不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而且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构想。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随后,1984年党中央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1987年党的十三大又明确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物质文明的快速推进,迫切要求精神文明的积极指导,所以,1989年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始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在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了要加强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4]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和转机,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也应当看到,还有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深层认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为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帮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二、“7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特征
“70后”大学生们并没有像“60后”大学生们那样经历过艰难时代的磨炼。但是,他们的大学生涯几乎与中国社会实质性转型同步。这种转型期的社会环境使得“70后”大学生具有优秀的特点:思想敏锐、知识面宽,反对保守、勇于改革,渴求知识、立志成才。但是,剧烈的社会转型,也使他们自身充满着现代要求与传统观念之间、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之间的各种矛盾。
第一,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拥有着高昂的爱国热情。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首次获得参加世界杯的资格,这一成就激起了北京大学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一起高呼:“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而在1981年11月6~1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中,中国女排又战胜素有“东洋魔女”的日本队,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了世界冠军。[6]这更加大大地激励了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起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些历史事件成为“70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时代主题,对1988年以后开始入学的“70后”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和重要的影响,如1987年5月29日党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对大学生提出了高度的要求,“高等学校广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立志振兴中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主流是好的”。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70后”大学生当中有些大学生过于放松了理论学习和知识储备,致使这种爱国热情没有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也不能使得可持续的爱国热情存在。
第二,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拥有着自强、自立的愿望。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70后”大学生们也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产生了较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如清华大学学生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集中体现了他们强烈的自我认同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体验。但是,由于“文革”结束后,大学生一直是作为“天之骄子”受到了全社会的宠爱,这也客观助长了他们不能很好地实事求是进行自我认识,而是有些盲目地过高估计了自己。这就容易导致他们脱离人民群众,不能正确地向社会学习,向历史学习,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形成了一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心态。这种心态非常容易引发绝对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以至于在遇到个人挫折时,他们无法忍耐和接受批评,当社会发展挫折时,他们无法继续坚持曾经拥有的社会理想,易于放弃曾经拥有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