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通讯的采访
采访,是记者的生存方式。“七分采,三分写”,这是新闻采写的通理。对于容量大、层次多、信息含量丰富的通讯而言,采访尤为重要。没有深入扎实的采访,即使才华横溢,也写不出锦绣文章。
时代在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但是,任何一种方式都无法替代创作者自己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的体验感受、调查研究。无论记者置身于何种时代,这一点都不能改变。相反,信息时代向通讯采访提出更高要求,必须是独家、原创、首发,要抓取、挖掘反映事物本质的信息。
通讯采访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工作。只有占有大量材料,写作才游刃有余。记者如建筑师,素材即建材。创意设计再好,没有优质材料,也难有作为。一般而言,通讯创作使用的材料往往只占采访搜集材料的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少。比如《“三北”造林记》发表时全文1万多字,而采访笔记就有6万多字,背景材料多达百万字。为了创作这篇通讯,记者经历了两轮大型采访:先是1个多月的摸底采访,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二轮采访路线和重点采访对象,辗转内蒙古、陕西、宁夏三个省区,沿着毛乌素沙地边缘画了大半个圈,重点采访人物就有14个。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约翰·布雷迪在《采访技巧》中说:“采访无非是一种渴望——那是既简单又自然的愿望,你可以不需要大学文凭,甚至不需要掌握一定的交际术。你只需要对人们有执着的好奇心,同时对他们有不太轻率的信任。”我个人认为,通讯采访,是一门讲求技巧的艺术。面对陌生的对象,记者要在最短时间内打开采访对象心扉,形成思想情感的共鸣,让他道出实情、说出心里话,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如何选择恰当的采访环境,如何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何形成采访双方的互动,如何激发采访对象的爆发点,都对记者的采访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讯采访是一种综合创造的劳动。通讯采访不但是用脚走出来、用口问出来、用手记出来的,还要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它要沙里淘金,抓取经典的故事和细节;它要由表及里,挖掘新闻事实的本质意义;它要由此及彼,生发想象新闻事实关联的内容。通讯采访要求大视野、小切口、热投入、冷观察,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
通讯采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确定选题、做好案头工作、制定采访计划、拟定采访提纲到实地采访,从采访后的“复牌”到补充采访,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点,需要精心设计,科学施策。在不断反复和深化中,实现对事物从局部到全面、从表象到本质的把握。
精彩,总是在路上。通讯的采访,是一个探宝之旅、发现之旅,总有意想不到的精彩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并且稍纵即逝,通讯创作者要敏锐应接,紧紧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