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更好地加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紧紧把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统领,总结我们多年的职业教育研究和体育教育研究经验,编写了本书。
“大学生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书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体育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此外,学生还可以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适应性强。本书的编写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较为全面地介绍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操作性强。本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相应的切入点。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使教材具有较高的课后实际指导意义。
3.阅读性强。教材内容丰富,图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阅读性,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此外,本教材在内容设计上突破了教学内容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外展性,使学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持续性学习。
本书由阎桂兰、郭运举、丁丽任主编,张海燕任副主编,苏长滨、于立新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阎桂兰编写第1章~第11章,共计15万字;郭运举编写第12章~第16章(部分),共计10万字;丁丽编写第16章(部分)~第18章,共计10万字;张海燕编写第19章~第21章,共计8万字。参与编写的还有蔡晶、李滨、丁冠铭、闫德莉、贾秀珍、唐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