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学学院
【概况】 数学科学学院设有高等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信息数学研究所、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所、统计学研究所、运筹与控制科学研究所6个研究所,以及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建有数学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数学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浙江省一流学科,是“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院拥有“数学科学及其应用”国家“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2016年,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84人、博士研究生35人,2016级本科生196人确认进入数学科学学院学习,毕业本科生208人、硕士研究生54人、博士研究生40人。
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48人(2016年新增2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3人(2016年新增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1人(含兼职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另有在站博士后6人。2016年,教师中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青年“千人计划”3人,特聘研究员转浙江大学“百人计划”1人。
数学科学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一起优化了本科生培养方案,设立金融+数学、计算机+统计双学士学位创新培养班。该创新培养班根据培养方案进行个性化、交叉复合培养,已有高考成绩特别优秀的24名学生确认专业意向。优化和重新制定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数学、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有机融合通识、专业、思政教育和交叉培养,形成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课堂高度融通的培养体系。2016年本科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项。1人获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1人获唐立新奖学金,1人获自强之星提名奖,1人获评感动校园人物称号。研究生获得奖学金60人次,其中1人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1人获唐立新奖学金。2016届毕业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7.27%,其中出国率达到55.19%、国内读研率达到30.05%。
附表 2016年度数学科学学院基本情况
注:*表示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ITER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等。
2016年,到位科研经费为1,899.32万元;其中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到款经费1,556.89万元。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2项和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批准总经费为1,216万元,批准率达到41.94%,批准率位居全校第二。学院获得2016年度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2016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李松教授获得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王晓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冯涛教授获得国际组合与应用协会Kirkman奖;多位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学科ESI排名位于国际数学学科前1 %。
全年师生出国出境交流共计128人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次;新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人,聘请讲座教授2人,短期外国专家6人;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澳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荷兰埃因霍温工业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学生及学术交流活动。举办了郭竹瑞教育基金启动仪式,收到捐款24.69万元人民币。
【举办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委员会“基础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该暑期学校于2016年7月6日—8月6日开学,为期一个月,聘请了纽约大学科朗数学研究所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千人计划”专家(短期)、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林芳华教授,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教授、四川大学国家“千人计划”(B)专家董崇英教授,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刘小博教授分别讲授“分析学”“代数学”和“几何学”,共80课时,另聘请了六位优秀青年学者担任助教,同时还邀请了北京大学王诗宬院士,浙江大学陈叔平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汪徐家教授,复旦大学傅吉祥教授,中科院数学所徐晓平研究员,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景乃桓教授开设学术讲座。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2名研究生参加了暑期学校的学习,本校29名求是科学班学生也同期参加了学习。该暑期学校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托,由浙江大学举办。
【包刚教授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 2016年8月,包刚教授团队负责的数理科学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偏微分方程反问题的理论、计算与应用”获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项目总经费860万元。偏微分方程反问题在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及现代科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围绕这个主题,包刚教授组织了以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含B类)、中组部青年千人、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的12人团队,形成了致力于偏微分方程反问题理论、计算与应用研究的群体。项目拟以光及电磁波与复杂介质前期研究基础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为平台,建立合适的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并对其理论分析、参数识别、算法设计和应用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旨在探索和揭示能量在各种形式下的转移与转化。包刚教授团队的获选确立了本群体在国际反问题领域的顶尖地位,标志着学院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首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 2016年12月,包刚教授与孔德兴教授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这是数学科学学院首次同时获得两项集成项目。包刚教授的集成项目“波传播反问题的数学分析、计算方法及应用”总经费300万元,主要致力于研究波传播,包括电磁波、声波、弹性波等的散射和反散射问题。该项目的主要特色是将基础算法与可计算建模相结合,发展新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共性难题,力争在理论、算法、建模及地球物理反演应用上取得突破。孔德兴教授的集成项目“医学影像配准与融合的建模和算法”总经费250万元,针对医学图像对比度低、边界模糊、异质性、伪影和组织器官重叠等特点,着重研究建立高质量的图像三维重建模型和算法,提高医学影像分析与处理的质量,对临床精准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项目在肝癌的早期发现、手术方案设计与模拟、精准射频消融及疗效的定量评价等问题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熊晶蕾撰稿 卢兴江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