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别样的风景
今年举行的“根之韵”全国非遗传承人风采摄影大赛,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300多件作品。周向阳《最后的窑工》、欧阳世忠《烟雾龙舟》、白翔《渐行渐远的箍漏锅匠》等5幅作品获金奖;郁中奇《阿细祭火》、叶蔚《凉山苏尼丰采》、张觉民《渔民节的习俗》、郑意川《舞动的火龙》、项新平《轧糖》等15幅作品获银奖;焦光华《精雕细刻》等30幅作品获铜奖。
参赛作品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聚焦传承人的生存状态,生动反映了传承人的艺术追求和精神风貌,形象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中非遗的命运;在表现手法上,彩色与黑白共存,纪实与艺术并重,历史与瞬间对话,形神兼具,给人以深思和震撼。通过这次大赛,吸引了更多目光关注非遗传承人,关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自2006年起,我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迄今三年,我省举办了三届非遗摄影比赛,2006年举办全省非遗摄影展,2007年举办全省民风民俗摄影展,2008年举办全国非遗传承人风采摄影展。每年一届,每年一个主题,每次获奖作品的展出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非遗是重要的人类记忆,其源远流长,川流不息,何止千百年。即使从良渚玉琮的雕刻、河姆渡先民的庆丰收载歌载舞算起,也有几千年了。非遗的宝贵并不全在于它的古老,更在于文明的一脉相承。它的存在、延续和发展,传承着先民的生存智慧,体现了先民的审美情趣,维系着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只可惜古代没有摄影艺术,无法记录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无法使许多斑斓多姿的瞬间成为永恒。
摄影是近代的事。中国的摄影,据称为清朝洋务运动时,早期留洋的“海归”,或是进行外交活动的官员,最早有所接触。传世至今的照片中,还有法国人拍摄的余杭“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乃武被绑赴刑场的定格,给这一传说留下了历史佐证。
群众性摄影活动的兴起,则归功于改革开放之后照相机的普及,特别是傻瓜相机以及数码相机的使用,使摄影变得简单易学。现今几乎是家家有相机、人人会拍照了。当然,十之八九的人都是“到此一游”的定格,但也有那么一群人用镜头寻找着“别样的风景”,钟情于非遗的精彩,致力于历史古迹抢救性记录。
著名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发起人冯骥才先生与时间赛跑,抢拍下了天津老城改造对历史古迹的摧毁,留下了珍贵的而且触目惊心的历史史料。我省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阎寿根先生,近年来追踪历史变迁,坚持不懈地拍摄古建筑,拍摄婺剧,拍摄民间乡土艺术,给明天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形象的历史。笔者的一位朋友张望先生,先后蹲点天台国清寺、杭州灵隐寺,“出家”大半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佛教僧人神秘的日常生活形态。
昨日的丰富多彩,曾经的斑斓多姿,在许多地方已是“好景不再”。许多草根艺术、乡土文化已逐渐为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与人们渐行渐远,而且这种情况已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把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拍摄记录下来,便变得越来越迫切。我们无法留住过去的所有,但至少我们能用镜头留住那些随着社会发展终将消失的印迹,通过自己的镜头和影像,记载那些影响着人们精神生态的民俗事象。
那些摄影家们倾注自己的心血,显然不是为夺奖而劳作。其实何止是这些可敬的民族精神家园守望者,掀起非遗普查和抢救保护以来,有成千上万的“民间摄影家”在不懈地努力,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坚持深入乡村田野、老城古巷,记录着非物质文化形形色色的表现形态,记录着民族记忆的“背影”,记录着我们民族之魂。
摄影是瞬间的捕捉,瞬间的永恒。摄影对于非遗的意义,不仅在于呈现它的艺术形态,更在于它的纪实性质和文献价值。我们坚信摄影在非遗保护中作用的体现将持之以恒,并得到更多公众的参与。
2008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