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期 魏国新闻(一)

8.魏文侯的内阁大臣中,有人,有羊,还有豹
【韩国消息】魏斯是魏国的开国国君,政界职称是文侯,人称魏文侯。大凡雄才大略的国君都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人,魏文侯就是这样。
据传,孔子高足卜子夏在西河讲学,魏文侯仰慕其才学,便不辞辛劳到西河去拜师求学,魏文侯进修学习,不是为了混文凭,不是为了镀金,更不是作秀,而是希望自己能在卜子那里聆听到圣人的教诲,接受经学的熏陶,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境界,以便将来更好地为国服务。
魏国媒体6日报道称,魏文侯听说田子方很贤能,就带着重礼拜访他,当即与他结为芝兰之交,成为无话不谈的契友。前天,魏文侯的儿子魏击乘坐豪华马车外出,路上遇到田子方坐一辆破旧的马车迎头赶来,魏击慌忙下车,站在路旁向田子方拱手致敬。可田子方看也不看魏击一眼,直接从魏击面前经过,傲慢之极。魏击心中不平,就派他的车夫上前抓住田子方马车的绳索令其停车。魏击走上前问田子方:“富贵的人可以狂妄无礼吗?贫贱的人可以狂妄无礼吗?”田子方说:“自古以来只有贫贱的人狂妄无礼,哪有富贵的人狂妄无礼呢?国君狂妄无礼,则社稷不保;大臣狂妄无礼,则宗庙不保。楚灵王因为狂妄无礼而亡了国,智伯因为狂妄无礼而亡了家,所以,富贵是不可靠的。贫贱之士,不考究吃,不考究穿,也不想当官发财,无求于人,什么都无所谓,也就什么都不在乎,所以只有他们可以狂妄无礼。你是富贵的人,我是贫贱的人,你不能狂妄无礼,而我就可以。”
魏文侯听说田子方在自己的儿子面前不讨好,不屈从,认为田子方有个性,有气节,有骨气,越发敬重田子方了。

另据报道,有人推荐说西河人段干木有德行,但隐居不仕,魏文侯听说,如获至宝,立即叫人把马车驶向西河,魏文侯要亲自拜见这个有才隐士。段干木听说国君的专车到了自家门前,立即翻过后院的墙头躲起来了。魏文侯得知后,并没有动怒,反而赞叹道:“高士啊!”据魏国官方称,段干木不愿见魏文侯,但魏文侯没有放弃,他在西河住了一个月,每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访段干木,为表示自己的敬意,车子一到段干木的门前,文侯就端肃地站起来,凝望着段干木的家,目不斜视。前天,段干木被文侯的至诚之心打动,终于出门迎接文侯。魏文侯让段干木和田子方一起做顾问,并颁发了任命状。
【韩国消息】魏文侯冒雨陪贤臣打猎,受到媒体一致好评。
这个贤臣叫虞人,魏文侯非常器重他,答应中午陪他到郊外打猎。
据悉,那天魏文侯上班很早,一到办公室,天就下雨,非常寒冷。文侯怕工作人员着凉,就提议放假半天,到餐厅喝酒驱寒。大臣们欢呼雀跃,心想这事太可乐了。喝酒时,气氛非常热烈,君臣之间无话不谈,融洽至极,正在酒酣时,魏文侯问身边的秘书什么时间了,秘书说午时。魏文侯立即下令撤宴罢酒,催促车夫赶快驱车到郊外,虞人在那里等着呢,工作人员都说天下雨了,不用打猎了。魏文侯却说,已经和虞人约好了,不能违约,于是冒着寒风冷雨前去赴约。
【韩国消息】魏文侯想攻打中山国,任命乐羊为大将军。
据传,乐羊就是魏国人,家有贤妻,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金子,回家后,妻子给他上课:“廉者不饮盗泉之水,志士不受嗟来之食。这些金子本来就不是你的,你怎么能要呢?这不是玷污你的德行吗?”乐羊很受感动,立即把金子抛到野外,让它去玷污别人的德行去吧。
另据知情者爆料,乐羊曾到鲁、卫等国求学,不到一年就回家了,回家时,他的妻子正在织布,看到乐羊回来了,就无比生气地拿剪刀剪断了布匹。乐羊很震惊,问妻子为什么这么做,妻子说:“剪断的布匹是不能做衣服的,同样,学业没完成是成不了大事的,今天你学业未成就中途回家,与我剪断布匹有什么区别呢?”乐羊很惭愧,重新启程外出求学,苦读七年,完成学业后才回国,最终成为万人思慕的“海归”。
有魏国媒体报道,和众多海归一样,乐羊的求职眼光也很高,一般的科员他根本不做,所以,他一直在家待业,做了宅男。魏文侯要攻打中山国,苦于没有良将,翟璜向他郑重推荐乐羊。翟璜说乐羊德才兼备,让他做大将军是非常合适的。但据内部人士称,起初翟璜的建议遭到了文侯的反对,文侯说乐羊的儿子乐舒就在中山国做大官,如果让乐羊做大将去征讨中山国,不大可能。翟璜为乐羊辩护道:中山国曾聘请乐羊去做官,乐羊拒绝了,就因为中山国是个无道之国。如果魏国任命乐羊为大将,让他去打一个无道之国,乐羊会乐意的。再说了,大家公认乐羊是个不徇私情、大义灭亲的人,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儿子在中山国就不打中山国的。
魏文侯最终听从了翟璜的建议,决定召见乐羊。据悉,听说君主要给自己提干,乐羊乐了,心里乐滋滋,喜洋洋,他当即表态说:“虽然我的儿子在中山国,但大丈夫建功立业,当各为其主,我不可能为了私情损害国家的核心利益。我如果不能打败中山国,我愿受军法惩处!”
魏文侯大喜,他拍拍乐羊的肩头,说:“难得你这么自信,我充分信任你!”
据魏国媒体3日援引该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昨天上午,魏国召开会议,会上,魏文侯亲自为乐羊颁发委任状。
【简讯】魏国的邺城郡守一职目前空缺,翟璜向魏文侯推荐西门豹,他说西门豹德才兼备,且对工作条件和工作薪酬的要求不高,是个“经济适用男”。魏文侯纳谏如流,听了翟璜的推荐后,立即任命西门豹为邺城地方官员。
【记者手记】
魏文侯是个局面很大的人,是个内圣外王的贤君。大凡贤君必定爱才,必定有度量,魏文侯就是这样的国君,他对人才的态度有两点,一是尊重,一是包容。田子方、段干木、乐羊都是人才,可他们都有缺点,或傲慢无礼,或孤高自许,或不近人情,但魏文侯从不计较他们的小毛病,一如既往地接纳他们,尊重他们,重用他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量才而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魏文侯在人才面前从不摆高人一等的臭架子,面对人才,他能放下身段,为他们做服务工作,甘愿做人才的公仆。魏文侯能做到这些,完全是为了这个新生的国家,他有治国安邦之宏图大志,同时,他深知治国靠国君一个人是万万不行的,一定要有文臣武将各路人才为你做事才行。有鉴于此,魏文侯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他爱才之心感召下,一时间,魏国人才济济,高材生虞人、乐羊、西门豹都成了魏文侯的左臂右膀、股肱大臣、得力干将,对此,有媒体调侃道:人、羊、豹都进了魏国的人才库。
谁占领了人才领域的制高点,谁就占领了国际政治的制高点,魏文侯如此重视人才,魏国的人才资源如此雄厚,魏国能不强大吗?
【知识链接】安邑古城遗址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镇,遗址四周长2500米,分前后两城。城墙残迹高5米,厚7米。安邑是魏文侯兴建的,并在这里建都,魏文侯在这里大展宏图。
9.喜羊羊吃掉了中山狼
【卫国消息】中山国君主姬窟荒淫暴虐,被公认为欠揍的家伙,魏文侯决定岀兵扁他。
知情人士告诉卫国媒体说,姬窟生活糜烂,经常晚上喝酒白天睡觉,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而且疏远忠臣,亲近小人,是个黑白不分、是非不明的人。其道德败坏的水平,可以与畜生媲美;其缺德程度,可称冠全球。
近年来,中山国政治黑暗,经济衰败,失业率持续上升,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民生问题日益严重,百姓怨声载道。
魏文侯为了主持公道,断然决定出兵中山国,推翻姬窟,救中山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卫国消息】魏文侯任命乐羊为军队最高统帅,西门豹为大将军,出动五万军队,攻打中山国。
据军事观察家透露,乐羊的军队屯兵于文山,中山国大将鼓须则屯兵于楸山。
【卫国消息】魏国和中山两国军队对峙一个多月,频繁交“箭”,不分胜负,最后乐羊用“火攻计”,打败了中山国。
据报道,乐羊通过侦察,发现敌军驻地楸山有很多楸树,他就告诉西门豹说,如果派一些勇士潜入楸山,放火焚林,敌军必乱,然后趁火打劫,把他们埋葬在刀山火海中。
西门豹赞同,自率一支特种兵趁夜间潜入楸山。据悉,西门豹的特种兵每人持一火炬,火炬用枯树枝扎成,里面灌有火药。
【卫国消息】特种兵一到楸山就迅速布阵,然后同时在四个方向放火,刹那间,整个楸山变成一片火海,巨大的森林大火蔓延到鼓须的军营。当时鼓须正在喝酒,酒兴正酣时,突然发现火光冲天,知道是魏军所为,他火冒三丈,怒火冲天,大骂魏军不是东西,风高放火。鼓须带领军士奋力扑火,但着火的地方太多了,无从扑灭,军中大乱。
鼓须心急如火,感到抵抗已没意义,无异于飞蛾扑火,于是慌忙从山后逃奔,乐羊亲率一支军队猛追,追至白羊关,十万火急的鼓须弃关而跑,乐羊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最后包围了中山国。
今天,乐羊成为各界焦点,评论家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乐羊跑到中山国放了四把火,彻底打破了军事上的僵局,火攻计让乐羊彻底火了一把。当然,敌方也火了,不过他们是怒火。
【卫国消息】鼓须兵败逃回首都,魏国大兵压境,中山国君臣手足无措,如蹈汤火,火烧眉毛、心焦如焚的姬窟听从了公孙焦的退兵之计。
中山国智囊团团长公孙焦告诉姬窟,乐羊的儿子乐舒就在中山国做官,完全可以让乐舒劝说他父亲退兵。
姬窟听从了公孙焦的建议,就对乐舒说:“你父亲乐羊率军包围了我国,如果你能劝说他退兵,我立即给你升官。”
乐舒起初表示为难,认为这种方式很难奏效,是钻火得冰,甚至火上浇油,后来在姬窟的强迫不得已出面劝和,他登上城墙,大声呼喊父亲出来相见。乐羊听到儿子的喊声,没等乐舒开口,就怒声谴责道:“你脑袋进水了吧?竟然在一个敌国政权里做官。我多次教育你:君子不居危国,不事乱朝。可你小子为贪图富贵,黑白不分,是非不明,跑到敌国苟且偷生。今天我替中山百姓推翻姬窟政权,是正义之举、道义之举、大义之举,而且胜利在即,旦夕之间就可以拿下中山国。你赶快劝他投降,主动下台,我们可以饶他不死,如果他执迷不悟,拒不交权,我们就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乐舒说:“投降不投降,交权不交权都是我们君主的事,我做不了主,请父亲暂时不要进攻,让我国的决策层有时间研究一下。”
乐羊看在父子的情面上,答应暂时休兵一个月,对中山国围而不攻。
姬窟认定乐羊父子情深决不会攻打中山国,数次命令乐舒出面求情,这一招果然奏效,在乐舒的请求下,乐羊先后两次延长休兵期各一个月。
乐羊的做法,让西门豹有所不满,西门豹质问乐羊:难道你不想打中山国了吗?为什么只围不攻?
乐羊告诉西门豹说,推翻姬窟是我坚定不移的决心,但如果攻打太急,会造成平民伤亡,这样的话,各界会谴责我们的。我现在延时进攻,不独为了父子情,也是为了收民心。
【卫国消息】乐羊在外打仗,打得热火朝天,国内的政敌乘机在君主面前煽风点火,说他的坏话,魏文侯很有主见,从不怀疑乐羊。
魏国官员发现,乐羊刚进了政府部门就被委以重任,掌握了军事大权,这让他们非常嫉妒,他们听说乐羊三次延迟对中山国的进攻,逮着机会向魏文侯进谗言,有的官员说乐羊因为乐舒的一句话就放弃了对中山国的进攻,明明三天就可以搞定的事,他却拖了三个月,这分明是视国事为浮云,视军事为儿戏。有的官员说中山国拿金钱、美女和土地收买了乐羊,还有的官员说乐羊要和中山国一起反过来围攻魏国。
乐羊的伯乐翟璜提醒魏文侯,那些官员有小人之心,不怀好意,居心叵测,千万不要理睬他们说三道四,招风揽火,对乐羊一定要做到用人不疑。
最终魏文侯没有理睬那些官员们的闲言碎语,并把他们写的所谓检举信用箱子装起来,来日送给乐羊看。
【卫国消息】乐羊强攻中山国,中山国君主逼乐舒自杀,并用他的五花肉煲汤。
据悉,由于中山国国君姬窟拒不投降,乐羊下令猛攻中山国。中山国城墙坚厚,粮草又多,乐羊攻打了数月也没有攻下,乐羊和西门豹急了,二人一怒之下冲到最前沿,冒死指挥士兵从四个方向强攻。据多方消息证实,在魏军的强攻下,中山国大将鼓须脑门中箭而死,有目击者说,当时魏军万箭齐发,活生生把鼓须射成了一个刺猬。
另据报道,面对魏军的强大攻势,中山国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大臣们纷纷进言献策,众多提案中,数公孙焦的提案最雷人,他建议把乐舒捆绑在高竿上,然后要求乐羊立即退兵,如不答应,我们就威胁说杀掉乐舒,并让乐舒哀嚎乞命,乐羊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必然退兵。姬窟采纳了公孙焦的建议,把乐舒绑了起来,乐舒在高竿上大呼父亲救命,乐舒满以为这下子老爸会心疼自己的,然而出乎乐舒的意料,乐羊并没有同情他,还大骂乐舒不争气没出息,败家子丧门星,竟然跑到无道之国做事。乐羊骂完拉开弓箭欲射乐舒,乐舒惊恐,哀求姬窟放他下来,姬窟把他放下来了。这样,苦肉计宣告失败。公孙焦认为,父亲攻城,儿子不能无罪,应当让乐舒以死谢罪。姬窟同意和乐羊撕票,就递给乐舒一把剑,乐舒自刎。
有消息称,乐舒死后,中山国再次召开会议,公孙焦又交一份雷人提案,主张把乐舒的尸体熬汤,然后派人送给乐羊喝,乐羊见到儿子的人肉汤,肯定悲痛欲绝,我们就乘他悲哀消沉、不能自拔时反攻他,拔掉他。军事分析家说,公孙焦的绝招真是一招又一招,无招不毒,无招不狠,可谓搜肠刮肚出馊点子。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他的怪招狠招并无大用。
然而昏庸姬窟毫无自己的主张,公孙焦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对公孙焦的雷人提案不加论证就采纳实施,他真的把乐舒的尸体熬成了汤,然后令几个仆人把汤和乐舒的首级送给乐羊,仆人把汤罐置于乐羊的面前,说:“中山国国君让我们送一碗猪头面给你吃,请品尝。”
乐羊看到儿子的头颅,无比震惊。然而,乐羊并没有出现公孙焦所料想的悲痛欲绝,号啕大哭,他面对儿子的人头,没有大哭,而是大骂:“猪头!蠢货!糊涂蛋!跑到无道之国做官,活该被杀!”乐羊骂完,端起敌人送来的靓汤猛灌起来,直到把汤罐喝个底朝天。完了,乐羊啧啧嘴巴对送汤的人说:“感谢贵国给我送来这么好的汤,等我来日攻破中山国,我这儿也有锅,就是给你们的国君准备的。”
【卫国消息】据魏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乐羊猛攻中山国,中山国国君姬窟害怕被捉受辱,躲进后宫自杀,死在妃子的绣床上。中山国的馊点子大王公孙焦出门投降,被乐羊当场杀死。
【卫国消息】另据魏国官方的说法,乐羊打败中山后,抚慰中山国民,由西门豹负责权力交接。大部分魏军在乐羊的带领下回国,只留下五千士兵维持过渡期间的社会秩序。由于“乐”和“喜”同义,魏国媒体亲昵地称乐羊为喜羊羊,并说乐羊推翻了中山国暴君姬窟的独裁统治,创造了喜羊羊吃掉中山狼的政治童话。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乐羊凯旋,魏文侯为他摆下庆功宴。宴会上,一向礼贤下士的魏文侯,亲自为乐羊斟庆功酒,戴军功章,这让别的高官对乐羊无比的羡慕嫉妒恨。乐羊则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
知情人士说,宴会结束后,魏文侯让两个助理搬出两个密封的箱子,交给乐羊,乐羊以为是魏文侯赏他两箱珠宝。乐羊叫家人把箱子运到家中,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魏国官员写的检举信,内容全是说乐羊的坏话!什么乐羊叛国,什么乐羊受贿……诸如此类。这么多信,全是对他的诽谤,尽管文侯对信中所言不相信,乐羊还是感到毛骨悚然,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乐羊阅后百感交集,既愤怒又欣慰,愤怒的是有那么多的官员诽谤他,欣慰的是魏文侯如此信任他。
【卫国消息】魏文侯封乐羊为灵寿君,同时剥夺了他的军权。
据魏国媒体报道,前天,乐羊在君臣会议上感谢魏文侯对他的信任和保护,魏文侯说没有自己,乐羊得不到重用;没有乐羊,魏国不会取胜。魏文侯还说,乐羊已经疲惫了,应该告老还乡。昨天,魏文侯宣布把灵寿那个地方赐给乐羊,作为乐羊的领地,并封乐羊为灵寿君,同时宣布乐羊正式告老还乡,不再担任任何军职。
消息发布后,有媒体记者采访乐羊,乐羊只是说:“感谢大王,感谢大臣。”但乐羊的伯乐翟璜很是不满,他质问魏文侯,乐羊如此有军事才华,为什么要剥夺他的军权令他告老还乡?魏文侯没有理睬翟璜的发问。昨天下班时,翟璜又问李克,李克的话让翟璜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李克说:“乐羊连自己儿子的肉都敢吃,他会不吃别人吗?在他身上已没有羊性,只有狼性,谁不怕?这和当年管仲怀疑易牙是一个道理。”
【记者手记】
中山国被魏国消灭,原因很多,如果长篇累牍地从军事上分析,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还不如从两国的政治生态上分析更有启发性,因为军事其实是政治的体现。通过分析两国的政治生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昏君手下必有昏臣,贤君手下必有贤臣。有姬窟这样的昏君,自然就有公孙焦这样的昏臣,有公孙焦这样的昏臣,自然就会有一个又一个荒唐之极雷人之极的提案。同样,有文侯这样的贤君,自然就有乐羊这样的贤臣,有乐羊这样的贤臣,自然就会有一个又一个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对策。这样一比较,两厢高下立判,胜负已明。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中山国的失败是在战争前就注定了的,是他们那种低级而糟糕的政治生态给他们带来了浓烈的死亡气息,不死才怪!
10.西门豹率官兵打掉了邪教组织
【韩国消息】邺城新县令西门豹下基层调查,发现一个特大邪教组织。
据消息灵通人士说,邺城是魏国的一个边城,老县令死后,县令位置一直空缺,上月,在翟璜的推荐下,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为邺城县令。西门豹履新后,轻车简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西门县令发现,邺城这个地方非常萧条,人口也特少,就连夜召集百姓,请当地百姓谈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邺城如此萧条。
百姓说,邺城这个地方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之所以如此萧条,完全是因为要完成河伯的纳妾工程。百姓告诉西门豹,邺城有一条大河叫漳河,当地巫婆说漳河之神河伯喜欢美女,要求每年娶一个美女,如果百姓满足他,他就保佑邺城风调雨顺,如果百姓不满足他,他就让邺城爆发洪水。百姓害怕水灾,不敢不答应。为了给河伯举办盛大婚礼,当地官吏和巫婆一起从百姓身上征收赋税,税名叫河伯纳妾税,这一新税种每年要征收三十万。赋税收上来后,地方官吏和巫婆象征性地从中拿出一点钱为河伯举办婚礼,剩下的他们私分。
据百姓透露,每年春天,巫婆到各个村庄寻找有点姿色的女孩,然后把女孩投入河中给河神做夫人,这些女孩眨眼工夫就成了水鬼。百姓如果舍不得女儿,就要拿钱赎身。很多村民无钱交税,又怕自己的女儿被投入河中,只能举家逃窜。这就是这个地方经济萧条、人口稀少的原因。
西门豹听闻百姓反映后,立即明白了事情的本质,那就是邪教组织对无知百姓的压榨,巫婆是这个邪教组织的灵魂,当地的坏官吏是这个邪教组织的保护伞。西门豹很清楚,在这个地方,坏的不是河伯,而是地方官吏和巫婆。河伯是不存在的,也就不存在好与坏的问题。所谓的河伯纳妾,不过是巫婆和当地坏官吏为了敲诈百姓胡编出来的,是政权和神权相互勾结盘剥百姓的体现。要实现邺城的欣欣向荣,必须坚定、迅速、干净、彻底地打掉邪教组织和涉案人员。唯有这样,才能驱散邺地的邪气。
【韩国消息】昨日,邺城巫婆为河伯举办婚礼,西门豹得到消息后,率官兵打掉了邪教组织,邪教组织的骨干分子被就地正法。
据楚国报道,西门豹对邪教组织来了次“钓鱼执法”,他听到百姓的反映后,谎称支持实施河伯纳妾工程,并煞有介事地说,如果巫婆再次为河伯主婚,他肯定会前来捧场。还说,如果婚礼办得不错,将来会向全国推广。巫婆们听说西门豹如此支持河伯纳妾,喜出望外,决定在河滨宾馆再为河伯办一次婚礼,趁机大捞一把。

据报道,这次围观婚礼的有数千人,其中包括当地官吏、当地百姓以及巫婆的子弟。西门豹带着官兵亲赴现场,假称为婚礼保驾护航。婚礼由大巫主持,大巫是一个老女人,面貌甚为丑陋,表情极其高傲。大巫后面跟着二十多个小巫,小巫手里捧着香炉。西门豹对大巫说:“把新娘叫出来让我看看。”大巫叫小巫带出新娘,新娘并不漂亮,西门豹告诉在场的官吏和巫婆:“河伯的小太太应该是个靓女,这女孩不够漂亮,不适合做河伯的妾,请大巫去告诉河伯,就说西门县令要为他另找一个美女做新娘,后天就送去。”说完,西门豹命令几个官兵抱住大巫扔到河中。
西门豹静立河边,煞有介事地等待大巫回来,良久,不见大巫回来,西门豹说:“大巫年纪大血压高,又晕车,所以行动缓慢,这么长时间还不见回来,下面派一个小巫到河伯办公室去催一下,要不然河伯下班了就麻烦了。”说完,又命令几个官兵抱住一个小巫扔到河中。
据目击者说,在随后不到一个时辰里,西门豹以同样的理由相继把三个小巫扔到河里,小巫见大巫去了。
等大巫小巫都一命呜呼后,西门豹说:“这些人就是不中用,办事效率太低,到现在都不回来向我汇报,莫非被河伯潜规则了?有必要派一个官员去河伯那里看看。”
话音一落,几个官兵上前几步抱住当地官吏往河里一扔,西门豹对着河里的官吏三鞠躬,然后恭恭敬敬地伫立河边,作等待回音状。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不见官吏回来,西门豹说:“现在的官吏素质就是不高,这个官吏估计在哪个酒店喝醉了,要不就是打牌泡妞去了,所以到现在都不见回来,下面请三老去督察一下。”三老吓得面如土色,身冒冷汗,拼命地磕头求饶,额头都碰破了,也不起身。西门豹这才发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不想被投入河中,你凭什么要把别人家的闺女投入河中?滔滔河水,只有河鱼,哪有什么河伯!让那么多姑娘含冤而死该当何罪!”
三老颤抖地说都是巫婆的欺诈,别人都被她洗脑了。西门豹现场下了几个重要命令:一、三老不投入河中,但要处罚;二、从今以后,胆敢再提什么河伯娶妻的,一律扔到河里喂鱼;三、以前从百姓头上征收来的钱财,立即归还百姓。
11.他是个法力无边的人
【战国日报消息】司法军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据传,魏文侯设置上地郡,任命李悝为首任郡守。上地郡与秦国接壤,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了提高上地军民的射箭技术,李悝在办案时,以当事人的射箭技术来判案,不论原告被告,有理无理,射中的一方胜诉,射不中的一方败诉。
李悝的政策发布后,上地军民争着练习射箭,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很多不法分子,为了打赢官司,拼命练习射箭,最后竟然胜诉。
李悝的做法,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面:这种政策,迅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抵抗了秦军的进攻,并多次打败秦军。
有弊的一面:以这种方式断案,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性,不能有效惩罚坏人,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

但也有媒体指出,李悝用射箭来判断的案件,都是一些纠缠不清、不明不白、是非不明、久拖不决的案件。这样的案件,即使严格按照法律条文来审判,也审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于是李悝灵机一动,采用射箭方式来决案,既提高了判案效率,又提高了民众的军事素质,可谓一箭双雕。
【战国日报消息】李悝被魏文侯任命为国相,主持变革,李悝首提“以法治国”理念。
李悝首先废除了世袭贵族的特权,剥夺了他们的俸禄,严禁出现贵族子弟和官员家属只拿工资不做事的情况,李悝主张有才者有职,有功者有禄,杜绝庸人当官、无功受禄。李悝提出:为国之道,有劳而食,有功而禄,赏必行,罚必当。李悝称那些无功食禄的人为淫民,提出要“夺淫民之禄,以召四方之士。”
经济上,统一分配农民耕地,督促农民耕作,发展农业生产。丰年,国家以平价向农民收购粮食,荒年,国家再以平价向农民出售粮食,取有余以补不足。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著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据报道,《法经》共六篇,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
盗是指侵犯财产的犯罪活动,偷盗的人要被送往边关当戍卒,情节严重的处死。据报道,盗法颁布后,魏国偷盗的情况明显少了。
贼法是对有关杀人、伤人罪的处治条文,其中规定,杀一人者死,并抄没其家和妻家;杀二人者,还要抄没其母家。
囚法、捕法两篇是有关抓捕盗、贼的法律。
杂律内容包罗尤广,包括禁止找情人,禁止议论国家政策,禁止赌博,禁止百姓聚集,禁止贪污受贿,规定大臣受贿,其身边人同罪,也要判死刑。
具律是《法经》的总则和目录。
政治分析家指出,《法经》的编订,是李悝在法律制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对国际政治的影响非常深远。
据魏国媒体报道,李悝当魏国国相期间,魏国迅速走上富强之路,综合国力首超秦国,为天下第一,魏国复兴任务完成百分之九十,而这一切得力于李悝的法家思想,于是有人说李悝是个“法”力无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