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中国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世界只有3个系统:生产系统、物流系统和技术系统;德国经济学家曾指出,未来世界上只有3种人:生产者、物流者和消费者。这些论述充分强调了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日趋复杂,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企业不断提升其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水平。同时,伴随着物流业成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物流业的发展备受政府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重视,生产运作与管理作为物流学科内容之一,也备受关注。
生产运作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在从事生产运作活动,有生产运作活动就有生产运作管理。随着服务业的兴起,生产的概念已经扩展,生产不再只是在工厂里从事的活动了,而是一切社会组织资源投入最多的基本活动。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企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它的竞争能力,而在经营过程中,生产运作管理的有效性是形成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正是通过生产运作实践,使生产资源转换为具有顾客所需经济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对企业重组、质量管理、价值增值、资源配置和运营高效率等的需求,无一不体现着生产运作管理的功能和运作策略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为此,对生产运作实务的研究是物流管理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方面。
本书的宗旨在于为物流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和从事经营管理实践的经理人员提供一本介绍和反映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知识和运作管理实务及其发展的专业教材,以适应我国在这方面教育的需要,并能够为我国企业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以及走向国际化所借鉴。
本书注重从生产运作策略的制定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角度阐述,依据不同的驱动运作方式讨论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的操作技能,强调从企业战略和生产运作策略的高度上认识和理解不同驱动类型的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内容。同时,本书在系统地介绍生产运作管理实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与方法的基础上,尽可能反映和体现当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的新概念、新体系和新方法,使读者对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实务的功能和作用能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并能了解当前生产运作管理的国际水平。
本书在内容的编写上主要有以下特色:
(1) 结构体系新颖。本书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设计、流程运作和资源管理来组织全书的内容。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通过运作系统中流程的活动逐步增值的;流程是由相关资源构成的,资源是用来创造价值的。流程有两种类型:预测驱动的推进式流程和订单驱动的牵引式流程。进入21世纪,以戴尔公司为代表的按订单生产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使按订单生产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界的重视。订单驱动式模式是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的体现,它与预测驱动模式在组织和生产过程上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本书对这两种模式都进行了阐述,将需求预测、综合计划、库存管理、MRP系统、作业计划与控制归为预测驱动生产运作管理部分;把产品和服务设计、项目管理、准时生产和大量定制等内容归为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部分。
(2) 本书在提出运作系统设计的基础上突出资源管理。资源是生产运作系统的物质基础,涉及供应链、约束、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由于设备和人员管理已有许多书籍专门阐述,所以本书只阐述供应链资源管理和约束管理。供应链是优势资源的整合,供应链协调和整体优化是发挥供应链资源效益的关键。约束管理是约束理论这一科学方法在资源管理上的应用。约束理论从整体思考问题,但不是笼统地研究整体,而是从整体制约因素入手,通过解决约束问题解决整体问题,这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正确思路和途径。
(3)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与本书的策划与编写。为了体现管理实务的特色,使生产运作理论密切地结合企业实践,进而使本书的理论管理实务和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实现零距离,编者在编写策划阶段和编写过程中,与南阳防爆电机集团公司、南阳路德筑路机械有限公司、南阳神威民爆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者一起研讨、共同策划,而且南阳神威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还参与了编写。这些参与的企业中有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也有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本书中的理论在实践中都能找到应用点。
(4) 编写体例规范。本书每章前面都有学习目标、工作任务描述和工作任务实施,后面都有思考题和实训与考核,充分体现实务的特性,便于读者学习。
(5) 强调基于时间的竞争。实践已经成为影响顾客需求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本书在生产运作策划中提出时间响应策略,在大量定制中专门论述了“即时顾客化定制”问题。
本书共分5个部分18章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包括第1~4章;第二部分为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包括第5~7章;第三部分为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第8~12章;第四部分为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第13~16章;第五部分为资源管理,包括第17、18章。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都是来自高职高专院校的一线教学优秀教师和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本书由李陶然担任主编,褚阳担任副主编,参编人员有:郭东阳、李晓琴、李春田、徐宜敏、赵蕾、陈晓东。其中,李陶然编写了第1、2、9、16、17章;褚阳编写了第3、4、11章;郭东阳编写了第7、12章;李晓琴编写了第13、18章;李春田编写了第14、15章;赵蕾编写了第8、10章;陈晓东编写了第5、6章;徐宜敏参与编写了第9章。
为了使内容结构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本书编写兼收并蓄,引用了不少文献的观点,借此机会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谢意。
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丈夫在工作之余承担了大量家务;女儿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很强,为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我能够集中精力潜心教学和研究。因此,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使他们父女俩欣慰。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和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中,所以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真心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