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
因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新生的充满活力的学科,它的外延至今在不断变化,它的内部包含了众多即生即灭的假说。其中许多经受了实践检验的假说已经为其他的国际关系分支领域共同使用,或是成为国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凡此种种,经常使涉足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生感到眼花缭乱。其实这些丰富多样的成果有着共同的本源,即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经过反复讨论确定的一对核心概念,或者叫一对基本矛盾。它使国际政治经济学得以区别于政治学、经济学或是国际关系的其他分支。这就是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也可以说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探讨国家与市场、权力与财富关系的一门学问。
如我们前面所谈到的,现代经济学纯粹以市场为研究对象,它的基本假设是经济活动由市场力量通过价格机制完成,不必考虑以国家为代表的政治力量的干预。政治学则着眼于权力,以最具代表性的权力机构——国家为核心,分析权力如何影响资源和财富的分配。纯粹的政治学领域假设国家仅仅根据社会和政治目标,通过行政决定(如预算)分配,对市场作用忽略不计。简单地讲,有市场无国家,属经济学范畴;有国家无市场,属政治学范畴。国际经济研究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集中讨论国家边界造成的经济要素不可流动性及其后果,其着眼点在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研究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讨论在世界范围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如何进行权力竞争。二者依然是泾渭分明。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表明,它不仅同时研究全球背景下的国家和市场,而且以二者关系为研究重点。
基本组织形式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念,以吉尔平的话来说就是:“国家和市场——这两种对立的社会组织形式交织在一起,贯穿着数百年来的历史(作者注:这里指的是国际关系史)。它们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逐渐成为决定现代世界国际关系性质与动力的关键因素。”
这个简短的表述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它解释了为什么选择民族国家与市场作为关注的焦点。的确,在市场经济之外,存在其他组织经济、分配财富的方式。诸如:(1)原始村社经济。它按照传统习俗运行,保持简单有效的互惠安排。每个成员在其中都扮演固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获得相应的权益。这种组织覆盖的范围很小,和外界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孤立的状态下,可以长时间地维持内部均衡。(2)奴隶经济。奴隶必须严格按照指令进行生产,交纳贡赋。因为有可靠的安排,交换范围可以迅速扩大。但是奴隶生产的效率低下,又限制了组织的扩张。(3)封建经济。君主在原则上主持再分配,附庸们层层纳贡,但各级封建领主在当中上下其手,结果生产和交换安排介于正式和非正式之间,基本上是地方化的。(4)帝国统治经济。专制君主全面控制着经济,依靠官僚机构或强大的军队发号施令,监督生产,收取赋税。它面临的问题是随着帝国的扩大,经济收益往往不足以支持民政或军政开支,依靠命令进行交换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率。
16、17世纪之前,市场经济和这些经济形式并存,而且影响范围相对狭小。工业革命前后,市场经济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逐步取代了其他的生产和交换方式,成为组织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吉尔平对这个过程做了准确的概述。
与此类似,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存在各种政治组织方式。从原始的氏族部落到古希腊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国家,从中等规模的王朝国家到庞大的帝国等。而16世纪以来,民族国家后来居上,逐渐成为普遍的政治组织形式。
阅读材料 1-1世界市场的兴起
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兴起是众多因素的结果,例如通讯和交通的戏剧性改善、新兴中产阶级的胜利、新大陆的发现。还应当强调另外三个因素,因为它们对国际关系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这就是:经济关系的货币化、私有财产权的变革、欧洲国家体系的结构。
…………
市场经济之所以兴起和扩散以及它之所以具有影响的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降低,尤其是规定和执行财产权的成本的降低。在前现代,不是以价格为基础的货物和服务的分配较为有效,因为实施财产权的成本超过了收益。据此,交换的互惠性和分配形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运输条件的改进、军事的革命、货币供应的增长,使创立新形式的财产权的成本得到下降,收益得以增加。这一发展反过来使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组织经济交易成为可能。这种交换形式的巨大效益刺激了经济增长并取代了前现代非价格基础的交换体系。
资料来源:〔美〕罗伯特·吉尔平著,武军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133页。
当时正值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国家为控制财富和权力展开激烈竞争。其中西班牙和法国试图通过建立传统式帝国来达到称霸目的,而尼德兰和英格兰则在探索新的组织方式,并最终建立了民族国家。在两种政治组织的竞争中,帝国起初占尽优势。西班牙的查理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其领地遍布欧洲,控制着意大利、南德意志、佛兰德地区的商业中心城市,而且掌握了庞大的美洲帝国。它所聚集的经济资源和军事力量令尼德兰和英格兰望尘莫及。但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内,西班牙帝国却因财政危机而宣告破产,领土四分五裂。富庶的尼德兰地区乘机独立,建立北方联省共和国,一跃成为“欧洲经济的三重中心:商品市场、转运中心、资本市场”。
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指出,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它能够最有效地把财政力量和军事力量结合起来,为民众提供福利和安全保障。
阅读材料 1-21500—1700年欧洲国家的竞争
西欧的许多政治单位在一个阴谋充斥、战乱频仍的世界经历了无止境的扩张、联盟和合并。甚至在主要的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和平时期仍不断地被打断。总之,这是一个扩大战争、施展外交手腕和玩弄阴谋的时代。费用之剧增令人惊愕。……每个发展中的政治单位不仅遇到令人困扰的财政问题,而且遇到了与野心勃勃的对手不可避免的竞争,因而要卷入无休止的政治结盟、合并阴谋乃至战争之中。无论以何种途径进行合并和扩张,其费用都将大大超过传统的封建岁入。……那些相对更有效地解决了其财政问题的政治单位得以存在下去,而相对无效的政治单位则被对手吞并。
无论是法国还是西班牙,尽管它们宫廷宏伟、雄心勃勃,却不能与尼德兰和英格兰一争高下。这两个专制君主国家在被卷入的争夺政治统治的斗争中不能创建一套提高经济效率的所有权,它们的经济结果陷入了停顿。……尼德兰不是依靠自然的恩赐,而是发展了比其对手有效的经济组织,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获得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与其国家之小规模不相称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美〕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著,厉以平、蔡磊译:《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123、150、165页。
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地位的确立和现代国际关系的产生发展是同步的,应当是国际研究的出发点。这是第一层意思。
国际关系的动力
其二,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现代国际关系发展的动力是国家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民族国家、世界市场与现代国际体系同时产生并不是偶然巧合。可以说是科技突破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张,而市场发展所创造的财富推动了民族国家的竞争,国际体系则是政治经济竞争的结果。
只是在世界市场出现之后,人们才习惯了迅速的经济变化,并且以持续的经济进步作为理想。在此前的自然经济状态下,经济繁荣的标准是静止的。市场经济的出现改变了数千年延续的模式。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跨越国界、形成世界体系之后,快速增长的观念开始流行。政府必须保证生产扩大、福利提高,争取领先其他国家。于是,在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要分出上下高低。国家经济水平的相对差距日益扩大,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增长、保证增长成果的公平分配逐渐成为衡量执政成败的关键。这是世界经济形成前从未有过的概念。
凯恩斯经济学的出现加速了观念的变化。公众认识到政治问题包含着经济内容,开始把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的问题同样看成政治活动的后果,而不再相信它们是某些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的必然产物。他们认为国家可以影响市场,可以改变经济活动的结果。于是能否有效管理资金流动、生产转移等成了衡量国家能力的关键指标。国家的命运同市场的功能与效果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最终取决于它管理经济、应对世界市场的能力。这个主题在三百余年的国际关系历史当中反复出现,却一再被持传统观点的研究者所忽略,而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给自己规定的任务就是发掘并阐明这个主题,从中寻找解释和预测国际关系的钥匙。
国家与市场的紧张关系
其三,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什么。吉尔平用两个词概括了他的理解。一是“交织”。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的代表,市场作为经济力量的代表各有其势力范围,但它们不可能互不干涉地独立运作。国家的政治决策、政治活动影响着市场的运行,市场力量同样决定着国家的实力和地位。仅仅国家不是主要的,仅仅市场也不是主要的,“至关重要的是它们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和周而复始的变化”。
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定义词是“对立”。它强调国家与市场遵循截然不同的组织原则和运行逻辑,因而必然发生冲突。首先,国家存在的理由是它可以为你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提供最后一道安全防线,无论是经济上、肉体上还是心理上的。而市场的口号是为你提供公平竞争、自由发展的空间,它的基本规则就是优胜劣汰。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不由自主地制造动荡,正是国家权力要提防抵御的对象。
其次,按照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各种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利益集团对国家表示忠诚和认同,出让一些权力,换取国家的承诺——运用国家集权维持利益分配协定。相比之下,市场提供的契约索取的较少,回报则不确定。游戏者只要遵守竞争规则,尽可自由发挥。无论最终产生什么样的利益分配结果,只要过程公正,市场就尽力维护。那么,当国家为兑现承诺强行更改竞争结果的时候,必然遭到市场的抵制。
最后,如斯密提出、现代经济学家分析论证的,市场经济依赖于规模效应,具有收益递增的趋势。这意味着一旦市场得以建立,它进一步扩张所需的成本很低,而带来的回报很大,因此它具有天然的扩张倾向。世界市场既在社会意义上扩张,把所有的社会集团纳入势力范围;也在地理意义上扩张,尽力把影响扩大到全球各个角落,以取得最高效率。而固定的领土边界是民族国家存在的前提,它要在此范围内行使它的管辖权。
总之,市场的逻辑是自由、变革、脱离控制和无限扩张,国家的逻辑则是安定、维持平衡和内外有别。不是说二者没有一致之处或妥协可能,而是它们的矛盾和对立更引人注目,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