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FACE
自序
“互联网+”让农产品更有尊严和价值地上行
互联网像鲁班的巧手,把古老的农业彻底“重构”了。中国农业的大变革,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全方位、全产业、全链条,一日千里迭代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应用共享、物联网、设施农业、互联网立体营销网络系统,以及“互联网+”农业、电商精准扶贫国策的交互作用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在主动或被动地“互联网+”。农业整个业态接二连三都在创新和重构。新产业链、新产品、新市场、新品牌、新运营、新服务、新渠道、新供应链、新主体、新县域经济、新社交、新模式……带来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巨大裂变。
农业产区在重构,一县一品、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地标产品、特色产品、生态产品,订单农业、品牌农业等产业链系统打破了原有的农业自然条块产区。基于互联网思维打造的网货让农产品充满温度,多彩纷呈。品牌农业正在重塑,不仅有区域公共品牌、龙头企业的大品牌战略,新农人好吃更好玩的小而美品牌,让更多农产品进入了消费者视野。农业产业链在创新中凸显价值,标准化、规模化、接二连三第六产业化。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订单农业、设施农业、农旅结合、特色小镇等让古老农业焕发青春,充满活力。农产品营销更是百花齐放,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农产品营销让长在深山无人知的山野土特产成为爆款,让远隔千山万水的原生态成为无法模仿的资源。“互联网+”农业示范工程以及精准扶贫的国策,让各级地方政府也加入推动农村电商的行列中,县域电商蓬勃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使社交电商进入农业,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模式。生鲜农产品是农业的重要部分,虽然生鲜电商发展过程中到处都会有想不到的问题,但生鲜电商从业者的步伐依然坚定,他们排除万难勇敢前行。农业新业态必然伴随新的经营主体——新农人的崛起,成为推动新三农发展的生力军。打破时空界限的电商促进了供应链的革命,而各种跨界创新营销又带来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迭代……
“互联网+”农业生机勃勃,互联网“赋能”的新农人、新农业、新农村描绘出了一幅“互联网+”时代的“清明上河图”。对于农产品营销来说,很多人正在努力利用互联网,以至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并加速度走进新零售时代。当很多人还在质疑农特产微商是否是传销时,全国各地微商村、微商军团、微商县长已各领风骚、精彩纷呈,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力量。现在社群社区新零售正处在风口,拼团很火爆。如果农村电商只停留在平台开店的思路上,结局会和柯达胶片一样。农村电商已经从早期的拼勇气、拼产品、拼活动、拼流量进入了中盘的拼实力、拼联合、拼链条的阶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我们的出路。为此,我们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去不断探索创新营销模式。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实现三农的变革,核心是如何更有效地推动农产品有尊严和价值地上行。对此,我们需要厘清很多问题:如何挖掘消费升级时代具有互联网思维消费者不断迭代的根本需求?如何在更高更宽的视野上,运用最新技术让农业产业链更加有效率、更加有价值?如何挖掘古老农业的深厚底蕴,让农业和农产品有温度地进入消费者心智,提升生活幸福感?如何让农产品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有尊严和价值地上行,让农民更有获得感?这些都将是本书的核心,也是新思维的核心。用互联网思维的广度,以消费者喜爱为中心的温度,创造可持续商务价值的实度,完成农产品尊严价值和消费者美好幸福的连接。
要实现农产品有尊严和价值地上行,我们必须要让农产品本身有尊严和价值。那些粗制滥造、不安全、不好吃、没有供应链服务支撑、违背价值规律的农产品不可能有消费者喜爱,必然不会有尊严和价值。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种养殖基地下功夫,让农产品在品种、品质、品牌、品位、品格上博得消费者喜欢和尊重,还需要尊重价值规律,创造市场需要的高性价比产品。我们还需要做好产品商品化、商品网货化、网货品牌化、品牌社交化、社交联合化、联合产业化、产业创新化。这些也是本书系统阐述的着重点。
笔者作为新农人联合会的创始人,几年来东奔西走、上下求索,一直在带领新农人再造故乡,探索农产品上行之道。本书更多运用鲜活的案例来说明观点,这些案例的主体主要是新农人群体,所以本书也更适合新农人创业者学习参考。
本书相关研究得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互联网+”时代下的山区青年农户特色农产品网商创业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AB1604)支持。郝彦明,邹健也参与了本书的写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