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阿拉伯固有文化”的研究意义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具有其自身极其复杂的特殊性,从历史纵轴来看,它经历了固有文化(伊斯兰教诞生前)、伊斯兰教文化及现代文化三个阶段。伊斯兰教诞生于公元7世纪,此前,阿拉伯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固有文化传统。伊斯兰教诞生后,它的某些价值观非但不与固有文化相一致,反而相冲突,如超越血缘的“穆斯林皆兄弟”,反对及时行乐,禁止酗酒与赌博,倡导平和等。到了近现代时期,阿拉伯地区大多成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各个国家因此也受到其殖民宗主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阿拉伯固有文化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只有深入研究阿拉伯固有文化,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代阿拉伯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协调问题,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代的走向。
正确认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意义显而易见。对“将文化和历史结合在一起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来说,‘传统’这个词意味着悠久的历史和部分历史一直延伸到现在的过程”[28],如果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我们会发现,“传统也并非仅仅保存旧的东西,相反,传统是一个在历史中不断积淀、汰变、演化的过程”[29]。传统不可能只靠一度存在过的东西的惯性去推动,它总是需要不断肯定新东西,不断接受新事物,不断产生新的意义。“传统就是我们主流文化内部过去带给我们的全部,因此,在岁月的过程中,传统承载历史,现实包含传统。”[30]
“一定集团或共同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精神倾向或性格通过若干时代承续,往往构成一种规范的力量,这种规范力就叫做传统。”[31]传统是世代传承积淀而来的精神价值,是“前人理解的积淀亦即过去遗留下来的价值、规范、原则、经验和知识的总和”[32]。传统的力量极为深远和持久,“传统”是“支配着整个民族的一种习惯势力和精神力量,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它支配着现时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现时文化的发展。人们遵循它行动,但又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33]。无论愿意与否,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总是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因此,充分理解和认识传统,对于了解、研究、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至关重要。
阿拉伯固有文化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中最深层的构成,对其后发展历程中文化的创造及传承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阿拉伯固有文化作为阿拉伯文化传统中最根深蒂固的存在,在价值、规范、原则等方面仍规范着阿拉伯民族的取向与标准。因此,阿拉伯固有文化在当代的影响,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集体意识甚至集体无意识,它对阿拉伯人的思维与行为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尽管人们很难意识到它的作用,但实际上处处受其规范。在阿拉伯文化发展过程中,阿拉伯固有文化作为其文化传统中最原初、最深层的组成部分,在阿拉伯人的深层价值观、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阿拉伯民族特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它依然鲜明地体现在阿拉伯人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等原则中。
正如阿拉伯当代著名思想家哈桑·哈乃斐所说:“传统就是我们主流文化内部过去带给我们的全部,因此,在岁月的过程中,传统承载历史,现实包含传统。”[34]
近现代以来,随着拿破仑入侵埃及,阿拉伯地区进入现代化发展历程。然而,源自西方的现代化理念与文化,与阿拉伯地区自身的传统文化价值相比,毕竟是一种异质的文化。阿拉伯文化传统中有许多值得深挖的价值,在当代阿拉伯民众的心理与生活层面也有着足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力。人们的处世原则、办事风格,无不体现着传统的力量,这是“原生”文化相比“外源”价值的优势。“一种属于本民族的、有特色的哲学或文化必须具有表征普通民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功能,积淀在人们心中,成为处事之道、为人之规,成为一种‘集体意识’。”[35]这种“集体意识”就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传统的力量深刻而持久,传统是“我们主流文化内部过去带给我们的全部”,因此,在岁月的历程中,传统“承载历史,现实包含传统”。[36]
因此,对于作为“他者”要与阿拉伯地区展开交往的我们来说,客观、正确而科学地认识阿拉伯文化传统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遗憾的是,在认识阿拉伯文化传统的有关问题时,国内外还存在许多偏见、误解与误读。例如,将“阿拉伯文化传统”等同于“伊斯兰文化传统”等。很多情况下,人们在追溯和梳理阿拉伯文化传统时,很容易将历史的回溯停留在对伊斯兰教文化的梳理上,而忽略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固有文化传统的影响。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7世纪,在此之前的近二百年间,即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阿拉伯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固有文化传统的积累。我们不妨拿中国文化打个比方,起源于公元前202年的汉代文化仍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深刻的影响地位,对我们民族的每一个个体仍然起到重要的影响。别的不说,我们的民族叫汉族,语言叫汉语。谁也不能否认,这是汉代文化产生的影响。那么,当我们面对公元5世纪中叶的阿拉伯固有文化时,我们怎能不重视其在当今阿拉伯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呢?怎能不去探个究竟呢?
本书所关注的主题——“阿拉伯固有文化”——试图从文化现象的角度,梳理阿拉伯固有文化的特征,呈现阿拉伯民族性格构成最深层的特点,尤其是其中的价值观特征,阐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并不仅限于“伊斯兰文化传统”。在更深的层面,阿拉伯固有文化作为阿拉伯文化传统的有机构成,在当代阿拉伯文化中仍然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阿拉伯人处世、为人的价值取向,仍旧是当今阿拉伯人集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阿拉伯民族性格中最深层、影响最久远的组成部分。
将阿拉伯文化传统中的固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传统分别进行梳理十分有必要。阿拉伯固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尽管在它们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纵轴上具有联结性,但是在各自倡导的价值观上,有些方面不仅不重合,而且相悖。例如,在固有文化时期,即“贾希利叶”时期,半岛上的社会风气是尚豪赌和豪饮的,而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后,伊斯兰教反对赌博与饮酒,在《古兰经》里一次性禁绝了此类行为;在固有文化中,血亲复仇是符合贝杜因人的正面价值观取向的,而在伊斯兰教兴起以后,倡导的则是超越血缘关系的宗教团结,号召“穆斯林皆兄弟”。
在阿拉伯文化传统构成中,固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倡导的价值观所呈现的“悖论”形态,使得阿拉伯民族性格特征显现复杂的双重性,或多面性。因此,在理解和把握阿拉伯文化传统时,如果不了解固有文化的特征,不了解固有文化对于阿拉伯民族性格的深层而久远的影响,就很难理解阿拉伯文化传统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因此,很有必要将阿拉伯固有文化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一方面,梳理和分析阿拉伯文化传统中最深层的结构特征,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其“传统”的内涵,以便更好地认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加深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复杂性与多面性的理解与认识,深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矛盾问题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与阿拉伯地区的人文交流,构建更具针对性的中阿文明对话。